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一世富贵 > 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

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是棉。木棉高大如树,但其花里的丝绵却短小脆弱,纺织不易。下官庄子里种的是棉,虽然没有木棉那般高大,但花朵却肥,而且丝绵长且坚韧,最利于纺织。”

蔡齐点:“哦——原来如此,还分木棉和棉两种。”

徐平研究自己庄里的自然经济,一直也注意到底有什么作物,能够大规模的成为商品,打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辟商品经济的新时代。观察了十年,发现还是棉花是最佳选择。传统上布帛是轻货,利于长途贩运。可以分散种植,然后集中加工,市场又几乎是无限大,可以大规模地工业化生产。

原始的棉,比如中国历史上在明清时期广泛种植使用的那种棉花,由于纤维短而且脆,是很难使用机器织布机的。中国历史上的丝绸纺织业,很早就出现了水利纺纱织布,但却没有更进一步地发展,也没有大规模地推广。不是古太笨,而是因为丝绸纺织业的特点,要到工业化大生产的门槛太高。而门槛低的棉花纺织业,却并没有合适品种的棉花,无法用于机织。历史上是直到发现了美洲大陆,美洲棉和印度棉杂育种,经过了长时间的培育,才出现了适合于机织的棉花品种。

徐平的庄上,有来自于他前世的棉花品种,跨过了最重要的选种阶段,直接就可以用于大规模地工业化生产棉布,这才是最重要的。

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这些棉花品种,徐平即使能做织布机,也只能跟历史上的英国一样,先大规模地养羊,从织羊毛开始。

(备注:自然经济时代,猪是比较贵的。历史记载开封城里猪价格相差不大,宋价一般猪羊一起说。乡下地方,羊会明显贵过猪。其实一直到清末都是如此,不能用现在的经济条件,去理解宋朝为什么喜欢吃羊少吃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