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一世富贵 > 第69章 姚黄魏紫

第69章 姚黄魏紫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陶知县指着前面几株牡丹道:“都漕,这几株牡丹有个名目。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那黄的名为姚黄,原是一户黄姓家培育出来,后来流传。那紫的名为魏紫,传自侍中魏道济家里。言牡丹是百花之王,洛阳牡丹又甲于天下,而洛阳牡丹中又以这两品最为名贵。”

姚黄魏紫在后世已经成了名花的代称,这个年代却是刚刚培育成功没有多久,就是在洛阳城里等闲也见不到。花有了变异,特别突出的便可称为花异,而只有这些状稳定下来,能够遗传,才算是新品。姚黄魏紫这两种牡丹中的绝品,这个年代刚刚可以繁殖没多久,极是名贵。就这样一束花,出去卖上百贯也不稀。

徐平和王尧臣、杨告等走上前去,仔细观赏这两种花。牡丹花硕大无比,天然生得雍容华贵,黄紫又是贵色,姚黄魏紫几乎是集天下气运于一身,在花圃中尤如王者君临。

看过这两种花,一路沿着花圃里的小径走去,不多远到了一处小亭子里。

陶知县道:“亭里备了茶水果子,不如我们到里面歇一歇。”

“也好。”徐平说着,当先向亭子里走去。这处花圃极大,徐平走得也有些累了。

进了亭子,见里面石桌上已经放了几个盘子,里面几样耐储存的水果,还有茶酒。

亭子边上立了一块白壁,上面都是各种诗词,想来是到这里赏花的文所题。王尧臣和杨告两站在白壁前看个不休,也不知道是什么的诗词吸引了他们。

见两迟迟不过来,徐平不好一个坐下,只好过去与两一起看。只见白壁最显眼的地方,罩着薄纱,却是一首咏牡丹:“牡丹本是仙种,一抹红献紫宸。心若安时即富贵,花开此处便为春。”看着墨迹尚新,想来是刚题上去没有多久。

徐平不禁哑然失笑,这不是前年冬天自己在大棚里培育了牡丹献进宫时,在大内后苑作的那首应制诗吗。也真是难为了自己手下的这些官员,专门打听了题在这白壁上。

应制诗都是四平八稳,既不会多么出色,也不会多么不堪。惟一不好的地方,便就是徐平当时领用了七绝,在应制诗中很少见。应制诗大多与科举时考的诗格式接近,六韵八韵十韵,用律诗也大多是五言。七绝就少见,显得不太正式。

王尧臣笑道:“当年我们初登科时,云行作诗好用句,这些年来倒是平和了许多,有了些富贵气象。果然是历尽世事,才能返璞归真吗?”

几个一起大笑,这才离了白壁,回到亭子里坐下。

陶知县请了茶,对几道:“下官备了几杯薄酒,边饮边赏花如何?”

王尧臣点:“好,你吩咐上来吧。”

河南县是王尧臣属下,徐平和杨告两都是客,当然是由他做主。

不一刻,石桌上摆下几个小菜,无非是鲜果藕,一盘羊,一盘鲤鱼。

陶知县指着一个盘子里洁白如银的如根的菜道:“这是河南府治下偃师县所产,土名称作银芽,只产在那一小片地方,其他地方绝计见不到。这菜极是清爽,正好下酒。”

徐平笑道:“不错,难得你上心。我们都是外地初来不知道,冬天没有备下一些,只是偶尔吃了两次便就不见,没想到你这里倒是存得有。”

“下官在河南县也有两年了,知道这东西难得,冬天特意让买了存起来。既然都漕官喜欢,那一会便就挑两坛送到府上。”

这种小菜秀秀吃,只是她那里终究是外室,小门小户,没有这些经验,吃了两次便就再买不到了。找问起,才知道这东西产量不多,过了季节就再难买到了。既然陶知县要送,徐平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他也不想跟治下官员的关系弄得跟老鼠与猫一样。

喝了一会酒,说过几句风花雪月的闲话,便就慢慢转到正事上来。

王尧臣道:“自年后云行说是要在京西路让百姓开什么公司,说实话,对此事我都还没有弄得太清楚,却没想到西京城里却如雨后春笋一般,没多少子便就开起许多。”

杨告笑道:“那是因为伯庸不用担心自己家里的钱算户等里,都是从公事考虑。西京城的百姓可不是如此,一毫一匣他们都算得清清楚楚,自然踊跃。说起来这件事,我现在就想啊,关于这个公司,说不定很多事我们没想到,被钻了空子也说不定。”

“那是必然,我们不是仙,怎么可能事事都想得清楚?让百姓钻空子不怕,只要当时定的目的能够达到,便就由他们去。做事不要想着处处没有漏,也不要怕让民间百姓占了便宜,为官不能那样刻薄。只要我们当时定的目的达到,便就皆大欢喜!”

听了徐平的话,王尧臣摇了摇:“就是因为跟当时我们想的不一样,我才觉得有些难办。当时我们想的,是百姓尤其是那些豪门大户手里,不要放太多的现钱,才把现钱算户等里,要么就存钱庄,要么就去开公司。开了公司总要去做生意,让民间的钱由此活起来,不要成了死钱。可现在,我听说洛阳城里不少豪门大户,都是开的虚公司,只是为了存钱。生意都是在账上跑,看着热闹,其实都是虚的。”

徐平笑道:“我们担心这些做什么?一是公司的易要从钱庄走账,再一个他们有了生意便就要缴税,总不用担心他们白白缴税钱。”

杨告道:“都漕,我们有一些生意是免税的,只怕他们是在这上面做文章。而且公司往来易多了,也允许手里放更多的实钱。”

“他们手里拿着那么多实钱什么?”徐平皱着眉。“这又不是养牲畜,还能生出小猪小羊来,他们就不怕将来钱越来越不值钱?”

陶知县瞅准机会,嘴道:“都漕,下官说一句。那些小民都是鼠目寸光之辈,眼睛看见黄澄澄的实钱,就再想不起别的来。在他们的心里,这世间哪里还有东西比钱更加信得过?你跟他们说手里的钱会越来越产值钱,那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信的。”

徐平笑着摇了摇,不管什么年代,民间百姓总是有钻官府空子的,但说到底还是跟着官府脚步走得多。钱庄里收到那么多铜钱,是必定要花出去的,不然徐平费这么多心思什么?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心存侥幸又有什么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