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第一卷完结
第一卷写完了!
还在养书的赶紧开宰啦!
——————————
一、汇报成绩
本书今年10.16上架,首订3500,到目前为止已经上架将近三个月,收藏11万8千,上架第一章订阅数据一万四,均订5000,每天最新章节24小时追读数据1500~1700之间。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放到整个网文大环境里,这本书的成绩已经足够出类拔萃。
虽然比不上真正
火得到哪些大佬,但对于扑街而言已经是非常非常非常大的进步。
所以很感谢给予这本书支持的正版读者,你们的每一次订阅都是对我笔下文字的鼓励和嘉奖。
当然,细心的书友可能会发现,其实本书的数据并不算太健康。
收藏和均订的比例超过二十,均订只有高订的三分之一左右,而追读连均订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虽然我知道这和
常文的特
有很大关系,但某些方面的原因想必大家也都了解,我就不再多说了。
希望以后大环境能有所改善吧。
——————————
二、内容总结
1.整体结构
其实如果不是为了让第一卷总体上的结构呈现出完整的一个
回,第一卷应该在陈闻生
或者两
刚回到沪市的时候就结束的。
但在刚开始准备大纲的时候,第一卷的结构就已经定下了,是“开局表白”——“陈闻生
”——“七夕节”——“姜秋以生
”。
这是剧
的结构。
而跟随剧
结构一同走的,就是“从姜秋以主动到渐渐变成陈闻主动”的感
线。
从这一点上来讲,第一卷的内容完成度十分饱满,基本是按照我的思路在运行的。
而在往这个骨架中间填充衔接剧
的时候,回家后“老妈反应”和“魔鬼舅妈”是我最满意的,“钢琴汇演”、“漫展”、“有种”的剧
只能说一般,中间原本想加重刻画的林萌和邬键文的剧
,
思熟虑后还是放弃。
至于前后两次生
和七夕节这三次高
剧
,总体感官上都还算满意,只是都有很多不足之处。
比如陈闻的额生
,我其实没怎么去过电玩城,那部分大多都是略写。
比如七夕节,关于拍摄的细节没写那么多,更多还是开车的内容。
再比如最后的额厦门之旅,其实几乎没有详写任何一个有名的景点,因为我确实很多年没去过厦门了,记忆很模糊,光靠网上找来的资料,大部分都是推广类“软文”,真实
实在有限。
所以从总体的写作手法上来说,其实我的手段并不高明,甚至有些笨拙。
自己不擅长不了解的部分,我会选择
的略过,而自己擅长和拿手的剧
,则会好好下一番功夫。
逐渐学会扬长避短,算是写到现在的收获之一。
——
2.
物设定
因为自身笔力和掌控力的限制,我一直没敢写太多配角,极力克制自己扩张
物数量的表达欲望。
尤其是在新书早期,因为把“何染”这个
物写失败了,在问询了读者意见,果断舍弃这个
物之后,在配角方面我就变得相当克制。
除了林萌,也就锄禾·邬键文和丁泽宇能谈得上是半个配角。
其他出现过的
物暂时都还处于“工具
”的地位。
这让书里的
常缺乏更多的剧
张力,大部分时候都只能靠陈闻和姜秋以两个
撑起所有场面。
所幸大部分读者就是冲着两
的狗粮来的,否则仅仅依靠两个
的互动,绝对无法支撑起一部
彩的小说。
在这方面,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进步的地方。
在刚开书的时候,我以为B站有那么多优秀的up主,随便摘选一个下来,就是一个饱满的配角形象,还不带重样的。
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但后来发现这里面有些不妥,关于这方面我会在后面详细说明。
而后续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暂时我只想到一个,就是合理运用男
主两边家
的形象,或许更容易塑造出几个不错的配角。
——
3.后续走向
第一卷的卷名是“白给篇”,言简意赅,懂得都懂,姜秋以已经足够白给了。
第二卷的卷名是“求婚篇”,书中的时间线应该会从十月份一直延续到明年大四毕业放暑假,卷名同样简单明了,懂得都懂。
至于第三卷,目前停留在笔端的大纲仅仅几句话而已,写是肯定会写的,但究竟是详写还是略写,得看第二卷写完后的状态。
所以第四卷你们懂的,除非第三卷能够完成度较高,那我或许会考虑写一写他俩的婚后生活,但本
毕竟没结过婚,所以对此比较犹豫,可能不会太早去碰这个。
——————————
以上。
希望后续的旅程,诸位还能一起见证陈闻和姜秋以未来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