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在明朝当国公 > 第一百八十四章 条件

第一百八十四章 条件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不去……当然……嗯?你不去?”

员外郎先是一愣,随即几乎是不可置信的看着杨峰结结说:“杨大,这可是兵部下的公文啊,你难道打算抗命不成?”

“抗命?”杨峰撇了撇嘴,“本官带的可是卫所兵,而且还是内卫,前往辽东原本就不应该到我们这些内卫所去。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尽管朝廷给本官加封了一个参将的衔,但那不过是好听一点而已,朝廷甚至连开拔银和钱粮都不给本官发下来,你总不会让本官带着江宁卫数千将士自备粮上路吧?”

“这……”

员外郎的老脸一红,任何一支部队在开拔之前都要拨发下开拔银和一笔粮,这是朝廷的规矩,为的就是让将领和士卒们没有后顾之忧,他之所以没提这茬就是想要拿捏一下杨峰,等着杨峰给好处费呢。现在既然家提了出来他自然也不好意思再装糊涂了。

“这个东西自然是有的。”员外郎有些含糊的说:“此次朝廷给江宁卫准备了三万两银子和一千石的粮食,另外你部所需粮可以象沿途的地方官府索要,这样总行了吧。”

员外郎说完后只觉得隐隐有些心疼,要知道兵部也只是拨了三万两银子和一千石的粮食,那么多的东西经过他的手却没能留下一点,这实在是有违他往的原则啊。不过他的心疼只是暂时的,因为对面这位爷对他的“好意”却一点也不领

“我不去!”

杨峰依旧拒绝了,只见他正色问道:“王大,本官在江宁卫的产业可不少,每个月的流水就更多了,若是本官带着所有将士镇守边关,朝廷如何保证本官在此处的产业不被抢走?”

“这……”

这位员外郎有些迟疑了,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杨峰的买卖他也略有耳闻,他在南京、镇江府、扬州甚至常州一带都开设了店铺,专门卖那些从欧罗拉来的货物,那些货物诸如镜子、金银饰品、的化妆用品以及一些在许多看来属于技巧类型的东西。

别看这些东西乍看起来不是什么生活必需品,但是从外面疯传的消息来看,这些东西在南京甚至江南一带简直就是卖疯了,经过大半年的相传,如今的有钱都流行在家里摆上几件欧罗的镜子或是小玩意。

什么……这套胭脂水竟然要八百八十八两银子?你还别嫌贵,家这还是限量出售,不是你有银子就能买的,你还得有相应的身份才能买,比如官宦家或是巨富之家才能买,那些贵或是小姐若是没有几套欧罗的胭脂水,你都不好意思出门跟打招呼。

这样的生意说它是进斗金那是绝不过份的,背地里若是没有窥探那简直就是个笑话,如今之所以没有敢对这份产业下手那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有曹大忠罩着,而且那时这份生意还不大,所以也没会冒着得罪镇守太监的风险来抢夺它。等到别发现这是一条进斗金的生意后杨峰自己也当上了江宁卫指挥使,加之又手握数千兵,自然没会冒着生命来开罪他,即便是有这个心思的也被杨峰给打回去了,看看徐弘基、张惟贤以及卢建的下场就知道了。

但是这一切都有个前提,那就是杨峰有足够的实力震慑住那些宵小,可一旦杨峰不在这里坐镇,即便是员外郎也能想象得出届时会有多少只饿狼扑过来,所以杨峰的话绝对是有道理的。

看到员外郎迟疑的样子,杨峰冷笑道:“怎么,王大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员外郎想了想才说到:“杨大,本官跟你实说了吧。将你部调往辽东是陛下首肯,内阁发文,兵部下令的,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而且在来之前陛下还让您带上另一个一起去辽东。”

“另外一个?”杨峰好的问道:“本官倒想知道谁这么有面子,竟然让本官捎上他一起上路。”

“是熊廷弼大。”员外郎很是脆的说。

“熊廷弼?他不是被陛下问罪了么,难道又被放了?”

“没有。”员外郎摇了摇,“陛下宽大为怀,认为熊大并无大错,所以只是将他革职,令他闲赋在家,此次辽东战事将起,孙督师点名让熊大前往辽东效力,所以陛下恢复了熊大辽东经略的官职从新启用了。”

“哟……这个熊廷弼命还真大啊。”

杨峰很是有些意外,按道理这个熊廷弼已经被魏忠贤给掉了,怎么他又没死呢?其实杨峰并未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历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悄的发生了一些改变,由于他和朱由校的认识,以及朱由校在江东门千户所暂住的这段时间里他给朱由校灌输的一些思想和理念,使得朱由校并未象另外一个时空那样盲目的信任魏忠贤,也使得他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到整个大明的弊端和问题,意识到广宁之败跟熊廷弼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朱由校就下令将熊廷弼给放了,而这件事的推手其实就是现在还是一脸懵的杨峰。

熊廷弼没死,孙承宗还在主持辽东军务?杨峰不禁思索起来,今年是天启五年(1625),正月的时候后金军取旅顺,游击张盘、都司朱国昌等战死。盖自辽土失陷,惟金州东监海盖,南近登莱,游击张盘以孤军据其地,而兵力单弱,退保旅顺。后金兵来犯,张盘力战死,朱国昌阵亡。

而且再过几个月就是柳河之战了,这场战斗明军战死四百余,前锋营副总兵鲁之甲、参将李承先战死,而正是由于这场败仗给了言官们攻击孙承宗的借,东林党的那些言官们以这场败仗为借拼命攻击孙承宗,说他在辽东“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

以这样的角度来看孙承宗确实有些碌碌无为,但后世对孙承宗的评价却很高,说孙承宗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许多历史学家也说孙承宗之所以打的都是小仗,是因为后金知道他能打仗,再加上登莱两军镇袁军门的水军牵制,后金不肯贸然来碰他的霉,所以两年下来,孙承宗和登莱巡抚袁可立一直没有发动大战役的机会,而发动战略总反攻把后金赶出去的机会又不成熟。但反过来说,孙承宗已经在无形中为朝廷省下了许多军费,确保了山海关安然无恙,使明朝有了更多的机会养蓄锐,充分显示了天朝的不战之威。

而反观自从孙承宗被东林党和魏忠贤联起手来赶下台后,辽东的局势便开始渐渐恶化。等到朱由校死后,大明帝国在那位志大才疏的崇祯皇帝的带领下局势越来越恶劣,最后整个大明都被辽东每年巨额的军费给硬生生的拖垮了,从这点来说孙承宗对于辽东对于大明是何等的重要。

想到这里,杨峰陷了沉思。虽然他并不是这个时代的,来这里最初的目的也只是想要赚上一笔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回到现代社会过子,现在他连嫦娥姐姐都追到了手,手里也积攒了一笔不小的钱财,按理说即便是拋开这个时空的一切回到现代社会过上有事秘书没事秘书的生活似乎也可以,但不知为什么他总是有些舍不得,毕竟作为一名华夏,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满洲鞑子挥舞着钢刀把华夏最后一个由汉建立的封建王朝摧毁掉,既然来到了这个时空,那自己似乎应该为这个民族做点什么。

看着沉思的杨峰,这位员外郎也不敢打断他的思绪,这毕竟是一件大事,去辽东戎边可是非同小可的事。别看如今的杨峰在南京一带也算是兵强马壮了,但是这五六千一旦到了辽东这个地方还真不算什么,搞不好一个大战下来全军覆灭都是有可能的。他自问如果换成了自己也是绝不愿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