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鹿鼎记 > 【0673 荣正语】

【0673 荣正语】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污受贿终究是严重违法行为,时刻有可能因此锒铛狱甚至丢掉脑袋。

最重要的,还是以避税为支撑点的广为占田,和常例钱两大途径。

凭藉这两大途径,明朝官僚的实际收极其可观。

明代官僚有免税特权,故而中进士任官之后,就会有大量来投献土地,而明代官僚们也都是兼并土地的老手,因此获得的地租收,足够大多数官僚衣食无忧。

这固然也是损国利己之为,但如果说贪腐是彻彻底底的黑色收,“常例钱”就是名副其实的灰色收

常例也是搜刮民脂民膏,也是不合法的收,但却是大明王朝从上到下都心知肚明,都拿钱的收。常例虽不合法,但久经实践,已经形成国家机器运转中的潜规则,拿这份钱,心安理得,也不会冒有掉乌纱帽的风险。

谁若拒绝常例,譬如海瑞,反倒要被看作是不遵守游戏规则的表现。

明朝的常例自州县到阁部,无所不浸染其恶,但它的根长在帝国统治机器的最下层——胥吏。

明朝政府的基本运转掌握在胥吏手中,特别是与百姓最为息息相关的刑名钱谷,往往持在胥吏手中。

这些胥吏没有上升的希望,自然汲汲于倚仗手中权力肆意寻租,百姓稍有不从,可能面临家亡的后果。

故而被搜刮的民脂民膏,实际上第一层先进了胥吏的腰包里,不少书手衙役赚的盆满钵满。

胥吏虽然能对一般民作威作福,但在顶上司——州县官面前却像一只蚂蚁一样。留下自己的那份,更大的要献给知州知县老爷。

在淳安知县任上拒不受常例的海瑞,详尽地记载了淳安县的老爷们应收的常例清单:夏绢银一百六十两。太府如数,受否在。秋粮长银二十两。折色粮银四两。农桑绢银十两。盐粮长银十两。夏样绢八匹。太府如数,受否在。农桑样绢四匹。太府如数,受否在。清军匠每里银一两。审里甲丁田每里银一两。直里长初换天字下程一副外,白米一石或五斗,八十里皆然。审均徭每里银一两。经过盐每一百引银一钱,每年约有五万引。太府如数,受否在。住卖盐每一百引银一两,每年约有七千余引。样漆一百觔,太府如数,受否在。柴薪马丁家火,每一两收银二两。起送农民罚纸二刀,纳银五钱。本府罚纸二刀,纳银八钱。吏拨缺罚纸四刀,纳银一两六钱。受否在。收各项钱粮每一百两取五两。造黄册每里银二两。催甲每里银一两。俸米每石折银一两。出外直里长供应并店钱纱缎。

区区一个正七品知县,一年的常例收居然可以达到2700余两银子,几乎十倍于正一品的年俸。

各州县常例的种类和数量虽有不同,掊克的比例却是一样的惊

淳安尚是山区小县,如若到了富庶之地,县太爷的常例更为恐怖。

如松江府的华亭县,知县一年仅直接索要的常例就有两千余两,县太爷们“有需索常例、火耗,际馈仪,与一府各衙门吏书、皂快,指为货,动辄求,有不如意即怒目嗔詈”,等于是直接向胥吏勒索常例。

这正是变本加厉地迫胥吏敲骨吸髓,把老百姓到绝路。

州县索胥吏,府道索州县,督抚、二司索府道,层层加码。

地方官升职与否,全看上司脸色,故而这笔常例数额巨大。

但地方官在一级级乐此不彼地收黑钱的时候,很大一部分还要流向京官们。

明代地方官有各种层出不穷的敛财手段,故而个个赚的盆满钵满。

京官地位虽高,但油水不多,就不免过的清贫。故而对于地方官的孝敬,就格外看重,甚至明目张胆地向地方官索取常例。

如若地方官在京中有援,则升职会顺利很多,因为这点,每遇京,地方官必然“盛辇金帛以奉京官”。

不光是那些完全倚仗外边孝敬,否则就只能喝西北风的中下级京官,即使是部院堂官,也做不到惜羽毛。

嘉靖年间,以清廉著称的张璁阁老直言不讳道:“顷来部院诸臣,有志者难行,无志者令听,是部院为内阁之府库矣。今之监司,苞苴公行,称为常例,簠簋不饬,恬然成风,是监司又为部院之府库矣!”

即使是担负清肃监察之任的科道官,拿起常例来,也毫不手软。

大明官场从上到下,都以常例钱如呼吸一般自然。

其实,大明的皇帝对于常例的存在也心知肚明,宗还曾在圣旨中严令官员不得在水利工程中滥收常例。

但面对整个官僚系统根蒂固的习惯,皇帝的几句严旨也不过如过眼云烟一般苍白无力。

毕竟,历代明朝皇帝都没有朱元璋把贪官污吏全部杀光的勇气。

何况即便是朱八八同志,也没有止住腐败。

如若要制止常例,难道要皇帝从身边的阁部诸公开始一个个动铡刀吗?

官俸制度是明朝顶层制度设计的一个非常失败的案例,正是由于难以维持正常生活的问题,普泛的存在于整个官僚队伍之中,而非仅限于个别部门,使得一整套上行下效的系统腐败制度。

常例很快就成为明朝官僚机器上无法根除的肿瘤。

即使皇帝和个别有识之士认识到这一现象可能造成的巨大危害,也无力从根底掀翻整个官僚系统,更不可能冒着失去整个官僚系统信任的风险去严苛行事,这使得对常例的禁止完全成了无当真的喊号。

如同谢肇淛所说:“上官莅任之初,必有一番禁谕,谓之通行。大率胥曹剿袭旧套以欺官,而官假意振刷以欺百姓耳。至于参谒有禁,馈送有禁,关节有禁,私讦有禁,常例有禁,迎送有禁,华靡有禁,左右役需索有禁,然皆自禁之而自犯之,朝令之而夕更之。”

大家都明白,常例无法废除。

而常例的发展也就愈演愈烈,到了明末无钱不能办一事的地步。

在这一全面的制度腐败的作用下,明朝的官场何谈清廉?

统治机器怎能不缓慢发展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如此旱涝保收的丰厚收,又怎么不可能吸引一批批有志举子前赴后继呢?

“所以说啊,韦公子,你得了探花郎,又如此年轻,老老实实的在京中缩着,等个五年十年,然后争取弄个富庶之地的知府,凭着你韦大的财富,不要几年就能步步高升,重返京城,到时候,可就不是一般了啊。前途无量啊,韦大。”李利民说的渴,喝了茶,一副导师一般的态看着韦宝。

都有好为师的时候,李利民也不例外,他感觉今天自己对韦宝说的,足够韦宝受用一生,颇为居功自傲。

韦宝微微一笑,李利民说的,其实他都知道,但那绝不是他要走的官场路线,如果只是尸位素餐,想尽办法搜刮民脂民膏,他会瞧不起自己的,因为他不必那么做,也照样能够在这个时代过上优渥的生活。

“多谢李大提点呀!”韦宝心里不那么想,嘴上却仍然很客气。

李利民笑着点点:“这段时间千万别再惹事了,这都察院司狱是没有什么来的地方,最是适合躲清闲,好好在这儿熬时光吧,当然,有空可以多请你老哥哥我喝喝酒。”

“一定!一定!”韦宝呵呵一笑,暗忖请你喝酒有什么用?纯属费功夫,请你喝酒,我不如一阵子给你扔点银子,你更加高兴吧。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