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鹿鼎记 > 【0682 木匠皇帝】

【0682 木匠皇帝】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现在已经是初夏时节,早晨倒是凉爽,本来应该很舒服的。

但是所有官员却都觉得很压抑,每逢东林党与阉党大规模斗法的时候,大家都会有这种压抑的感觉。

不管是东林党的,还是阉党的,还是倾向于其中一方的中立派,都会感到压抑。

广场上站了整整齐齐的数百名正四品以上高官,呼啦啦的一大片,场面非常壮观。

要不然说京官多呢,光是正四品就有这样的规模。

大家都怀着心事。

今天最受瞩目的主角,自然又是杨涟大

所有都知道了杨涟等都察院和大理寺的铁杆东林党大臣被一个15岁的探花郎给赶出了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事了。

大家都想在第一时间看一看杨涟等会有什么反应。

杨涟仍然与往常一样,瘦的脸上,越发显得严肃。

若不是穿着官服,杨涟几乎就是一个乡下种地者的形象,常看一眼过去,也知道杨涟这种就是传说中的两袖清风的清流官员。

很多东林党大臣想找杨涟说话,想问个清楚,但是这里是宫中,耳目众多,到处是魏忠贤的,大家也只能压下心中的想法,一个个规规矩矩的站着不动。

“陛下,该早朝了,大臣们已经恭候在太极殿前。”魏忠贤照例,在这个点,柔声对皇帝道。

朱由校晚上不肯睡,白天不肯起来,嗯了一声,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并没有睁开眼睛的意思。

一旁的客慵懒道:“陛下昨晚上劳累了,九千岁看看有什么事吧?若是些小事,就代陛下对应大臣们吧?”

魏忠贤急忙称是,“谨遵奉圣夫吩咐,老告退。”

两个同时看了朱由校一眼,朱由校呼吸很重,似乎根本没有醒过来。

魏忠贤对客看了一眼,点个之后,小碎步的后退而出。

魏忠贤出了皇帝寝宫,立时恢复了挺直腰杆走路的模样,官步走的很娴熟,气场不输于任何高官。

到了太极殿前,魏忠贤拖长了嗓音,拉高了嗓门:“陛下有旨!”

文武百官闻言,呼呼啦啦的全部跪倒。

魏忠贤故意停了一会,似乎在享受百官的跪拜。

魏忠贤大概是满意了,这才接着清了清嗓子,接着道:“今早朝取消,有事奏本!”

大家心里都是这么想的,平时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这一句,没有丝毫意外。

就在大家山呼万岁之后,要像往常一样的离开的时候。

杨涟高声道:“微臣有事要面奏陛下!”

杨涟这句话,似乎在魏忠贤的预料之中,魏忠贤抱着浮尘,眯着眼睛,“怎么?咱家刚才说的不够清楚吗?陛下说早朝取消!你是臣子,还是陛下是臣子?你说见陛下就陛下?是不是陛下圣躬欠安也得见你?放肆!”

“魏公公!微臣有要事,必须面见陛下!若是陛下圣躬欠安,微臣可以到陛下的寝宫!绝不打扰陛下!”杨涟的倔强劲上来了,仍然坚持道。

魏忠贤冷笑一声,“你杨大好大的气派,陛下的寝宫,是你想去就去的吗?咱家已经说了陛下圣躬欠安,你还是说要去见陛下,还说什么不打扰陛下,简直是笑话!天底下,有这么做臣子的道理吗?”

“魏公公!我今不管你给我扣什么罪名,也一定要见到陛下!我有要事启奏!都察院和大理寺发生了大事,若是再不加以遏止,采取断然措施,大理寺和都察院将无法再正常运转!此时关乎朝廷命运,关系天下苍生,怎么能不见陛下?”杨涟高声道。

“杨大,你这是在命令咱家吗?”魏忠贤不悦道:“而且咱家什么时候给你扣罪名了?你这是当面诽谤!你有要事,你自己个儿去找陛下说去!别跟我这胡搅蛮缠!”

“魏公公!你屡次这样阻挠我们见陛下,你是何用意?难道司礼监想把持朝政吗?”杨涟怒道。

魏忠贤瞪眼,一撩浮尘,“诸位大,你们都听见了吧?咱家刚才可什么也没有说,此又是说咱家给他扣罪名了,又是说司礼监想把持朝政,杨涟,你今若是拿不出证据,就是信雌黄,污蔑咱家,你是不是污蔑已经污蔑上瘾了?在都察院和大理寺还没有闹够,还要跑到宫里面来闹?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你当大内是你家吗?”

魏忠贤振振有词。

朱延禧等知道再这么说下去,杨涟要吃大亏!

杨涟子刚烈,哪里是魏忠贤的对手?若是论斗嘴,魏忠贤虽然不识几个大字,却是长于此道的啊!杨涟肯定要被魏忠贤几句话绕进去,说不定就能定个什么大罪!

魏忠贤之所以还不敢随便抓杨涟,无非是顾忌到,怕皇帝知道了以后会责怪他,皇帝也知道他与东林斗的形。

“魏公公,杨大不是这个意思,陛下既然圣躬欠安,就好生静养吧?杨大有什么急事,我们内阁先了解一下,若是决断不下来的,我们上本子,给司礼监,再请司礼监陛下御览。”朱延禧道。

魏忠贤笑道:“还是朱大识大体,咱们做臣子的,理当体恤圣躬才是!”

朱延禧点称是。

魏忠贤得意的看了杨涟一眼,随即转身离去。

“杨兄啊,他摆明了不会让你见陛下的,你再说下去,除了让他抓住语病,还能做什么呢?”朱延禧拉着杨涟劝道。

“可是出了这么大的事,不见到陛下,还能怎么办呢?朱兄应该已经知道了都察院和大理寺发生了什么事吧?我们这些忠直大臣,已经被挤兑的无处容身了!我相信,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我就是拼上这条老命不要了,也一定要面见陛下,将眼下朝中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奏告陛下知晓。”杨涟道。

一旁的丁绍轼和周如磐等重臣都很佩服杨涟的大义,佩服杨涟不顾生死的胆气。

朱延禧叹气道:“杨兄啊,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要见到陛下,咱们也得从长计议,挑一个合适的时机,这种事,光是急有什么用?偌大的紫禁城,戒备森严,还能随便去找陛下吗?”

“朱大,这是我一个的事,你要是怕了,就只当什么都听不见,什么都看不见就是了。”杨涟不悦道,觉得连朱延禧也推三阻四的给自己设置障碍,本来朱延禧他们应该与自己一道据理力争,非要将皇帝不可,才对的。

朱延禧知道杨涟的脾气,知道杨涟倔强劲上来,谁的话都听不进去的,只能加重语气道:‘真没有想到,我朱某在你杨大眼里,居然是这样一个贪生怕死之吗?’

“我没有这么说!朱大,我今天必须见到陛下,实在不行的话,我这就敲登闻鼓去!”杨涟气呼呼的道。

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了登闻鼓,就放在宫门,并设有专管理,一有冤民申诉,皇帝将会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一律重判。

到明宣德年间,一位官员曾上奏取消登闻鼓,宣德皇帝以其为祖上所设未肯,但登闻鼓后来多流于形式。

这种鼓,老百姓是肯定敲不到的,否则皇帝早就累死了。

但是官员,还是有机会敲响登闻鼓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