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鹿鼎记 > 【0715 魏忠贤的远大目光】

【0715 魏忠贤的远大目光】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君臣之义可以断绝,但魏公与我的父子之恩,儿子我却永不敢忘啊!”台词很感,只是演技太浮夸,魏公公恶心得受不了,坚持把他撵回了老家。

另一位“十狗”周应秋,江苏常州,据韦宝所知,这位可能是魏公公的儿孙里面,唯一一个走技术路线的

周应秋的家烧得一手好菜,尤其是红烧猪蹄,堪称一绝。凑巧的是,魏忠贤的亲侄子魏良卿就特别吃猪蹄。

于是周应秋便经常请魏良卿来家里吃猪蹄,如果魏良卿不愿意屈尊前往,周应秋就兼职送外卖,亲自把猪蹄送到他家府上。

复一,猪蹄收买了魏良卿的胃,继而打动了他的心,还随之感动了魏忠贤,将他收为儿子,从此江湖称“煨蹄总宪”。

韦宝说服了王纪还不打紧,让魏忠贤万万想不到的是,韦宝居然连顾秉谦也说服了,这可是首辅啊。

最早投奔魏公公的内阁大臣顾秉谦,也是江苏昆山,庸劣无耻。

这位顾大,45岁才考中进士,熬到七十多岁,混进了内阁。

当时东林党风最劲,顾秉谦呢,也想挤进家的圈子,结果被对方嫌弃。

因为顾大履历上虽无大错,小打小闹的贪腐却也不少。

东林党很重名节、碑、德行、守,像顾大这样一身都是贪腐细菌的,怎么可以混进家东林党的圈子?

韦宝早就研究过,东林党不是没有贪官污吏,只是做的比较隐晦,通常是让家去搞,很少亲自出面。

不像阉党那么张扬。

想投东林党不成,顾大就去投奔了魏公公。

可是,魏公公的门是好进的吗?

顾大有狠招。

某一天,七十多的顾大,领着自己小儿子,去叩见魏公公,诚意满满地说:“魏公公啊,我本来是想给您当儿子的。只是我胡子都白了,恐怕您不喜欢,不如让我的儿子给您当孙子,尽一份孝心吧。”

一番话,哄得魏公公欢乐开怀:好好好,不错不错。魏公公哪里稀罕添了个孙子呢,他稀罕的是顾秉谦的内阁大臣这一身份。

有了顾老,魏公公等于是在以东林党为主的内阁里,也有了自己

以后东林党想些啥,打算啥,他都一清二楚。

堂堂内阁大臣,认贼作父,无耻至极。但跳出道德层面,用官场投机心态看,也不过是常态罢了。

替魏公公鞍前马后,顾大出力不少,回报自然也是大大的。

东林党倒台之后,顾秉谦成功坐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文官集团一把手。

从此以后,这一老一阉紧密配合,法力无边,内阁逐渐沦为了魏公公的私工具。

顾秉谦大的另外一位内阁同僚魏广微大险狡诈。

顾秉谦让亲儿子给魏公公当孙子,这作多少还有点羞涩,家魏广微比他就放得开多了。

魏广微去找魏公公的时候,说自己也姓魏,所以他跟魏公公不仅是同姓,还是同乡。

魏公公是河北肃宁,魏广微是河南乐县,今天一河南要对一河北攀老乡,可魏广微不在乎,硬攀。

而且他还说:我跟您一样都姓魏,同宗,一家。您比我大八岁,所以我就是您弟弟。但这还没完,他觉得魏公公太伟大了,自己提鞋都不配,得自降一辈,不能当弟弟,只配当侄子。

魏公公呢,对这位侄子也算特别关,给了他不少权力。

自从攀上魏公公之后,魏广微就经常两件事,一是画圈圈,一件画点点。

他想提拔谁,就在谁的名字上画两个圈;想弄死谁,就在那名字下点两个点。

一时间,跪求他画圈圈的,差点把他家门槛都挤塌了。

总之呢,攀上魏忠贤,成为“阉党”的,都混得风生水起,个个都有叫得响的名号。

魏公公自己岂能甘于后。其实他的好儿孙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名,配得上魏公公的伟大。直到一个叫刘诏的出现。

刘诏这,五毛钱本事都没有,学啥啥不会,啥啥不成,连结魏公公都找不对路子。

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剑走偏锋,对着魏公公五拜三稽首,喊了一句“九千岁”。

皇帝是万岁,九千岁,确实是配得上魏公公。魏公公大喜过望,让刘诏也归队了。很快,“九千岁”这一响亮的称呼,传遍了大江南北。

刘诏呢,就靠这一起名字的功劳,后面一直做到了兵部尚书外加太子太保。

韦宝说服了顾秉谦和王纪这件事,让魏忠贤很是忧心。

这一点,韦宝在见面之后,马上体察到了。

韦宝果断的将对王纪和顾秉谦说的一番话再说了一遍。

韦宝的才比顾秉谦和王纪好,更关键的是,韦宝敢说,不会隐瞒什么,这想法也是韦宝自己的,他能说的更加清楚。

“九千岁,比以往收的银子更多,满天下也将传播九千岁的贤名,开打上九千岁主张的新政,以后,后世也将留下九千岁的贤名,流芳千古,不好吗?三法司也将完全掌握在九千岁手里,各地的冤案肃清,老百姓的民怨也将大大缓解。”韦宝道。

魏忠贤不置可否道:“咱家说猴崽子,你是不是打算整顿完三法司,然后开始整顿吏部、户部、礼部、然后是兵部和工部?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都被你抓手里了,你快赶上首辅了,不,内阁首辅不是现在都听你的了吗?”

韦宝晕死,“九千岁啊,您老不会因为我这事没有事先请示九千岁而生气吧?是您老自己跟我说的,很多事下面会反对,所以我想,这回先说动底下,再告诉九千岁,省得九千岁以为我用九千岁的名义压底下啊。”

“咱家没有那么小气,不过,像你这么胡作非为的,你有想过吗?咱们有这么多补空缺吗?难道你以为你这么搞了之后,原本贪污受贿的那帮,就会一夜之间转了子?就不贪了吗?你知道你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吗?别等下没有归拢好,银子没有多拿几个,倒是先将普天之下的士绅大户都得罪了。到时候东林党正好将咱们都一窝端了。”

韦宝吸一气,还真是不得不敬仰魏公公九千岁啊,想的真是刻,看的真是明白,其实韦宝也想到过这个问题的,但他没有想到魏忠贤看的这么清楚。

韦宝心里忽然冒出一句话,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

明末的官员都很有钱,只要抄几家,得来的钱能抵得上大明一年到几年的税收。刚开始,一年只抄两三家就够了。

但是韦宝想试一试,韦宝觉得,第一、明末几乎是全体士族和商绅贪腐,而对于朝廷来讲这些是维持明朝正统的政治基础,不能得罪也不可得罪;第二明末的政治危机是天灾加祸,当时主流的统治阶层只顾及私利,毫无君国思想,这些无论是阉党还是东林党,都只是政治权利的冲突,于国于民基本毫无贡献,再加上连年大灾,奔溃是早晚的事;第三明末的新思已经开始跨越传统的儒家纲常忠君思想,顾炎武与黄宗羲的理论几乎可以直接连接清末的魏源和林则徐,初步的资本阶级民主思想开始萌芽,统治阶层认为天下有无皇上都无所谓了。

“你新近弄上来的那些,过不了几,就会与原来那些一样,别到时候,把一批旧换掉,又拢不住新,咱们自己把自己的后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