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我从旁给你敲边鼓。”客
如是对魏忠贤道。
魏忠贤想了想,觉得是这么个道理,而且他也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法子了。
只恨东林
太难缠,他都把杨涟左光斗等
关押,这帮
怎么还敢如此放肆?
尤其现在韦宝还在拼命弄那什么文字清查,京城官场已经有多少
倒霉了?这种
心惶惶的时刻,这帮东林
居然还有力量来给自己找麻烦。
这是魏忠贤怎么也想不明白的。
“陛下,救救老
吧,陛下,呜呜呜呜。”魏忠贤不得已,使出了最后的技能,大哭着跪在了皇帝的寝宫外面。
朱由校正要去做木工活,看着今天的天气不错,已经在脑子里勾勒出一整套今天要完成的木工活了,被魏忠贤这么一哭,很不耐烦,“魏公公有什么事
?宣他过来吧。”
天启皇帝朱由校身边的贴身太监答应一声,急忙去让跪在殿外的魏忠贤进来。
“陛下,陛下啊,快救救老
,老
被
冤枉死了,他们这是不给老
活路了哇。”魏忠贤边大哭,边跪趴着往里来。
“魏公公,这大清早上的,你这是做什么?发生了何事?”朱由校诧异道。
“陛下,老
在宫里面效力了一辈子,这些年对陛下更是忠心耿耿,只恐怕,老
以后再也没有办法为陛下效力了啊。”魏忠贤哭道:“当初西李娘娘拒不移宫,是老
和客夫
拼了
命护着陛下啊。”
魏忠贤一个劲的大哭,并且述说他自己的过往功勋,以博取朱由校的同
。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至九月一
,万历、泰昌两帝相继而亡,新帝即位之事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成为当时朝野关注的焦点。
天启帝由于其父泰昌帝不得万历帝的宠
,他自幼也备受冷落,直到万历帝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
朱由校的生母王才
虽位尊于李选侍之上,但因李选侍受宠,她备受李选侍凌辱而致死,临终前遗言:“我与西李有仇,负恨难伸”。
而朱由校从小亦受李选侍的“侮慢凌虐”,终
涕泣,形成了惧怕李选侍的软弱
格。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万历帝驾崩,太子朱常洛即位,即明光宗泰昌帝。
泰昌帝即位后,朱由校与李选侍一起迁住乾清宫。
一月后,泰昌帝驾崩,李选侍控制了乾清宫,与太监魏忠贤密谋挟持朱由校,欲争当皇太后以把持朝政,此举引起朝臣的极力反对。
泰昌帝驾崩当
,杨涟、刘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要求哭临泰昌帝,请见皇长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但受到李选侍的阻拦。
在大臣们的力争下,李选侍方准朱由校与大臣们见面。
杨涟、刘一燝等见到朱由校即叩首山呼万岁,并保护朱由校离开乾清宫,到文华殿接受群臣的礼拜,决定以本月六
举行登基大典。
为了朱由校的安全,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子宫居住,由太监负责保护。
李选侍挟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又提出凡大臣章奏,先
由她过目,然后再
朱由校,朝臣们强烈反对。
朝臣们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居哕鸾宫,遭李选侍拒绝。
李选侍又要求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们的拒绝,矛盾
渐激化。
朱由校御乾清宫登基大典
期迫近。至初五
,李选侍尚未有移宫之意,并传闻还要继续延期移出乾清宫。
内阁诸大臣站在乾清宫门外,迫促李选侍移出。朱由校的东宫伴读太监在乾清宫内力驱,李选侍万般无奈,怀抱所生八公主,仓促离开乾清宫,移居仁寿宫内的哕鸾宫。
九月六
,朱由校御奉天门,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天启,史称天启帝。
至此,李选侍争当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图终成画饼。
李选侍虽已“移宫”,但斗争并未结束。
“移宫”数
,哕鸾宫失火,经奋力抢救,才将李选侍母
救出。
反对移宫的官员散发谣言说选侍投缳,其
投井,并说“皇八妹
井谁怜,未亡
雉经莫诉”,指责朱由校违背孝悌之道。
朱由校在杨涟等
的支持下批驳了这些谣传,指出“朕令停选侍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厚养选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
至此,“移宫”风波才算暂告结束。
本来在这出闹剧当中魏忠贤一开始是站在西李一方的,但后来他见东林党势大,皇帝登基势在必行,很机智的与客
迅速改换门庭,又成了天启皇帝朱由校登基的功臣之一。
“陛下,那杨涟到处诬陷老
,就是怕老
的功劳太大,挡了他们的路啊,当初是老
死保着陛下,他们那些宫外的大臣,哪里知道宫闱中的艰险?”魏忠贤大哭不止。
“够了,一遇到什么事
你就拿朕当初登基的事
说事,当初杨涟他们的功劳的确是极大的!杨涟到现在也只是个正三品官,朕还顺了你的意,把杨涟左光斗等
下了大狱,你还说什么?”朱由校不高兴道。
“陛下,杨涟左光斗虽然下了大狱,但是他们的同党不服气,还要继续整死老
啊。”魏忠贤哭道。
朱由校不耐烦的皱了皱眉
:“你说,你到底有什么把柄让别
抓住了?否则你怎么会如此惧怕、”
魏忠贤闻言大惊,觉得自己做戏是不是有点做过
了?皇帝难得如此
明,看出了什么
绽吗?
“老
没有什么把柄,都是他们子虚乌有诬陷老
。”魏忠贤急忙辩解道。
“魏忠贤,那朕来问你,到现在朕也不知道杨涟弹劾你什么,他弹劾你的事
,是不是都是实
?”朱由校大声责问道。
朱由校原先对魏忠贤的态度不是这么急躁的,那是因为在韦宝到皇帝身边来之前,朱由校觉得朝政上的事
,只能与魏忠贤商量,若是自己想躲清闲,想抛开纷繁冗杂,且自己没有能力处置的政务,只能倚重于魏忠贤,但是现在
况不同了!
朱由校有了‘备胎’,有了替代魏忠贤的‘提拔’了。
虽然韦宝年纪尚轻,又是外臣,与魏忠贤不是一类
,不可能完全取代魏忠贤,但是皇帝经过韦宝解释许多朝政上的事
,兼之觉得韦宝这个
很聪明,很有能力,所以皇帝逐渐也对秉政恢复了一些信心。
这一切都导致,在短短一段时间内,朱由校就不再像过去那样倚重魏忠贤了。
也导致了魏忠贤下定决心,听从徐大化等阉党重臣的建议,要将韦宝逐出京师,把韦宝赶到地方上去,赶到辽东去。
“不是真的,都是假的。”魏忠贤急忙道。
朱由校哼了一声,“你莫非真的当朕什么都不知道,杨涟的二十四罪书闹的满城风雨,大臣们弹劾你的奏本铺天盖地!你还敢说没有?”
魏忠贤支支吾吾道:“确实有杨涟参劾老
的奏本,但都是子虚乌有,诽谤老
的事
啊,陛下千万不可相信。万望陛下明察。”
“杨涟的奏本呢?朕要亲自看!”朱由校站起身道。
魏忠贤只觉得轰天雷传来,打的他振聋发聩,整个
都似乎懵了。
因为朱由校识字不多,所以朱由校向来很少看奏本,都是他代为转告的。
魏忠贤的权力之所以那么大,也正是因为从
中转告皇帝,他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皇帝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