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的苛捐杂税。早已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如此丧失
心的统治者,注定是要失败的。而当时后金的统治者看到了明朝这一点。
所以才会选择攻打比自己强大很多倍的明朝。
因为一旦获胜将会获得大田土地以及
。
当时后金的实力由于经常的南征北战,使得他的军事实力变得越来越强。
后金多以骑兵为主,非常的骁勇善战。所以已经具备了攻打明朝的实力。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大明内部天灾
祸不断,农民起义众多,早已经消耗尽了明朝的实力。
所以明朝的统治者已经无法组织起大规模有效的反击,才会让后金钻了空子。
1408年,永乐六年三月,居于忽的河、法胡河、卓儿河、海刺河等处的“
直野
目哈刺等”朝明,明“遂并其地
建州卫”。
忽的河疑为今辉发河支流富大河,海刺河疑即今松花江支流海
河。
至此,建州卫管辖的
真
分布区,西扩至今吉林市东南,东近
本海,北达穆棱河,南过图们江。
明廷在任命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使的同一年,又在居今图们江北、珲春河流域把尔逊所领的胡里改部另一支
真中置毛怜卫,作为建州卫的子卫。
胡里改部虽分设两卫,但明廷常委任建州卫或毛怜卫的
真
到对方卫分任职,因而后来史书称居建州、毛怜等地的均为建州
真。
与海西
真、野
真,东海
真并称
真三部。
建州卫设立后,朝鲜认为是明朝扼制其向北发展,为了抵制
真
归明,关闭庆源集市贸易,引起
真
愤怨。
1406年,永乐四年,
真
“
庆源界抄掠”。结果被朝鲜军击退。
数月后,阿哈出率部众西南徒至回波江流域的凤州,亦作奉州、方州、坊州、房州。同时迁来的,还有部分毛怜卫的居民。
猛哥帖木儿所统斡朵里部
世与胡里改部为婚,两部关系密切。
所以猛哥帖木儿在“庚寅事变”中参与“寇庆源府”,畏朝鲜卷土来攻,亦于1411年,永乐九年率部众迁到凤州地面,住在从凤州通往开原的地方。
1412年,永乐十年,明朝将猛哥帖木儿所部从建州卫中析出,另置建州左卫,以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指挥使。
时建州卫首领阿哈出孙李满住,于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率“一千余户到婆猪江居住”。
婆猎江即今鸭绿江支流浑江。
李满住等领400余户住在浑江中游之兀刺山城南麓瓮村,距鸭绿江只一
程。
同时迁到婆猪江流域的,还有猛哥不花所统西毛怜卫部众。猛哥帖木儿未一同南迁,先派管下童家吾等27
率男
200余名还阿木河旧居地,“随率正军一千名,
、小儿共六千二百五十名”,又返回到阿木河地区。
猛哥帖木儿所以能再回阿木河地区,是得到明太宗同意回“原久居处住”的。
李满住等迁居婆猪江流域后,屡受朝鲜军袭击。
李满住等被迫于1433年,宣德八年率部又迁到婆猪江支流富尔江上游的“吾弥府”居住。
由于朝鲜方面误以为李满住于1432年袭击朝鲜江界、阎延等地,1437年,正统二年,又欲发兵攻吾弥府。
李满住闻讯,举部再西迁,于翌年到达今浑河支流苏子河畔,史称“移住灶突山东南浑河上”。
跟随猛哥帖木儿迁回阿木河居住的建州左卫
,在1433年前已有零星迁往婆猪江地区,1432年,宣德七年猛哥帖木儿向明钦差谈及,他的“族亲在婆猪江等处”。
次年,猛哥帖木儿因积极协助明钦差裴俊刷,还被杨木答兀从开原引诱叛逃到牡丹江、绥芬河一带的“漫散军官”及兵丁,冲突中,杀死“野
”
目阿答兀。
同年闰八月,原为安乐州千户的杨木答兀,“纠合各处野
,即所谓“七姓野
”约八百余名
马”,袭击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及长子阿古等
均被害,次子童仓被俘,房屋被烧毁,弟凡察等“俱各失所”。
事件发生后,朝鲜借机派兵进驻阿木河地区。
凡察向明廷求救,明廷只下诏令“野
”放还童仓,却不发兵问罪。
凡察在归途中往会李满住,满住力劝凡察迁来同注。
童仓被放回后,与叔凡察讨论今后大计,都有南迁之意,遂于1440年,正统五年,不顾朝鲜兵的阻截,率百余户迁到婆猪江流域,与建州卫都指挥使李满往会合,住在三土河、婆猪江以西至冬古河地区。
同时迁来的,还有部分东毛怜的部民。
凡察、童仓迁到婆猪江流域后。
1442年,正统七年,叔侄发生建州左卫“卫印之争”,即争夺领导权。
明廷为了平息纷争,析建州左卫为左、右二卫,以童仓为猛哥帖木儿正嫡,掌左卫,凡察掌右卫。
自此,便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建州三卫”。
建州三卫中,据朝鲜史籍1451年的记载,时建州卫有1700余户,左、右二卫合计才600余户,共计2300余户,以建州卫
户数最多。如按每户5
计算,时建州三卫共有
还不到12000
。
不过应当看到,无论是阿哈出迁出绥芬河流域,或是童仓和凡察南迁婆猪江时,史有明文,建州卫和建州左卫都有部分部民未迁走,1440年童仓等南迁时,左卫部民“留居者过半”。
迁居婆猪江流域的建州
真时虽只有1万多
,但由于他们在长期迁徙中患难与共,而聚居在一地后,因来归者
益增多,遂形成一个强大的联盟集团。
原来
数较少的建州左卫,当猛哥帖木儿后裔清太祖努尔哈赤登上政治舞台后,建州
真8部、海西
真4部及东海
真的一部分,均先后被他统一起来。
建州
真8部及其分布为:苏克素护河部;哲陈部,完颜部,栋鄂部,讷殷部,珠舍里部。
前
常称前5部为满洲5部,后3部为长白山3部。
表明建州
真区域,东至鸭绿江,西抵抚顺市,南有辽宁县桓仁县境,北达图们江的广大地区。
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率领部众去攻打尼堪外兰,攻克图伦城,但是,努尔哈赤原约诺米纳率兵会攻图伦城,而诺米纳背约不赴。
尼堪外兰又预知消息,携带妻子离开图伦城,逃至甲版城。努尔哈赤攻克图伦城后胜利而归。八月,努尔哈赤攻打甲板城。
然而,先前背盟的萨尔浒城主诺米纳见尼堪外兰有明朝做靠山,势力较强,便偷偷地给尼堪外兰泄露了风声,尼堪外兰闻风辗转逃往抚顺附近的鹅尔浑城。
努尔哈赤再度扑空,遂收尼堪外兰部众后而还。
不久,诺米纳与其弟鼐喀达约同努尔哈赤会攻
尔达城,努尔哈赤
知机会来了,便佯许盟约。
战前,努尔哈赤请诺米纳先攻,米纳不从。这时,努尔哈赤便使用预定之计,轻而易举地除掉了诺米纳。
万历十二年,1584年正月,努尔哈赤向李岱驻守的兆佳城发动攻击,取胜并生擒李岱。
万历十三年,1585年二月,努尔哈赤在对苏克苏浒部、董鄂部取得胜利之后,又剑指苏克苏浒部左邻之哲陈部。
努尔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