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宋那些年 > 第十九章 兵贵神速

第十九章 兵贵神速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以前,作为商的柴荣,最喜欢的是以时间换金钱;

现在,作为皇帝的柴荣,最喜欢的是以时间换空间。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想用十年的时间,打下一个大大的华夏。

这其实也是一个商的心态,不过是从商业帝国转换成了土地和(做生意赚的是蝇小利,肯定没有“抢”来得快)。

为何叫“土皇帝”?没有国土你是谁的皇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柴荣不是那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

后周显德元年(954),南唐已经控制了江淮流域最富庶的三十五个州,成为南方十国当中版图最大的国家。

版图最大,国力也最强,南唐中主李璟最大的好不是开疆拓土,而是填词作曲、风花雪月,且看他填写的《浣溪沙》:

手卷珠帘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春色暮,接天流。

盘踞中原的后周皇帝柴荣跟他正好相反,俺书读的少,您别忽悠我,他最不喜欢的是写写画画,他喜欢炫耀肌,耀武扬威。

柴荣一生最可圈可点的战绩就是:征唐。

柴荣的目的不是灭亡南唐,他一时半会儿也吃不下这么大的一块,他要一点一点的挑着吃、涮着吃、蘸着吃、慢慢吃。

他要将南唐打服、打瘫、打垮、打烂,顺便再踏上一只脚,让它永世不得翻身。

他要杀骇猴,震慑他国,为北伐契丹扫除后患。

可见,李璟真正的“恨”与“愁”,应该不是流水落花春去也,而是大周铁骑卷起的烟尘。

显德二年(955)十一月,周世宗柴荣发布讨伐南唐诏书《伐淮南诏》,书曰:

淮地蠢材,竟敢抗拒大邦,盗据一方,越位称帝。晋、汉时代,国家不安宁,而你们招纳叛亡,共助凶逆。李金全占据安崇,李守贞反叛河中时,你们大起军队,前往支援。压迫侵夺闽越、涂炭湘、潭,至于与契丹来往,仗势侵犯徐部,沭阳之战,曲直可知。勾结契丹,进中原成为边患,结连并垒,实在是我们的世仇。罪恶难以指出,神共愤。

在诏书中,柴荣着重指出以下几点:

一、南唐是伪朝,李璟就是个伪皇帝,在政治上不合法;

二、李璟勾结契丹、北汉,企图南北夹击大周,这是我柴荣最不能容忍的;

三、大周怜悯淮南百姓生计艰难,准许过境进行粮食买卖,你李璟竟然将淮南百姓的救命粮据为己有,天理难容;

四、李璟气数已尽,淮南军民请速来归顺,否则一旦开战,难免祸及自身;

五、柴荣向淮南各界作出承诺,周军只打李璟,不打百姓,各界可安居旧业,不必惊慌。

雪中送炭间少,锦上添花世上多。

正当南唐中主李璟手握柴荣的诏书,一筹莫展之际,他后方的吴越王钱俶得到消息,派遣元帅府判官陈彦禧快马加鞭前往后周,献上贡品,臣服后周。柴荣让陈彦禧带诏书给吴越王钱俶,让他率军协助后周军作战,先在南唐的后方点上一把火。

此时淮河水势很浅,趁着南唐防备空虚,柴荣先派了小部队渡过淮河,搭建正阳浮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资治通鉴》载:“淮水西岸谓之西正阳,属颍州颍上县界,东岸谓之东正阳,属寿州下蔡县界。”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十二月十七,柴荣派遣李穀为淮南前军行营都部署(南征军主帅),兼任庐州、寿州知州,忠武节度使王彦超担任其副将,外加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二名将领,带兵杀南唐。

柴荣特别代李穀等:“不犯秋毫,犹如时雨,百姓父老,各务安居,剽掠焚烧必令禁止。”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豪。告诫他们,到了南唐,别有事没事总往老百姓家里跑,更不能随便动家的“秋毫”。

这一点,当年的工农红军做得最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努力减轻百姓的负担,尊重群众不骄傲,公买公卖不霸道。

李穀带兵从正阳渡过淮河,直寿州(今安徽寿县)。

南唐中主李璟派大将刘彦贞、张全约领兵三万,前来救援。

浮桥是后周军队过河的关键,李穀害怕浮桥被毁,腹背受敌,于是率军退回正阳。刘彦贞其实也不敢轻易出手,看到李穀如此软弱,于是就开始强攻正阳城。

这一定不是柴荣想要的结果。

果然,得知消息的柴荣大发雷霆,他将自己两张王牌,赵匡胤和李重进的马调往前线。

赵匡胤和李重进两队马刚到正阳城外,迎就遇上了刘彦贞。

《孙子兵法》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打仗就是不要走寻常路。

哥又要出场了。

赵匡胤属于那种狠话不多的类型(这一点,大家都可以理解,像乾隆爷这样的话痨皇帝,历史上找不出几个),整顿禁军之后,他手下的两千全都是一些洗过冷水澡、钻过烂泥潭,翻过铁丝网,拉弯霸王弓的硬汉,技能强、能吃苦、能打仗,关键是还特别听话,有组织、有纪律,铁骨铮铮,铁血柔

见唐军迎面而来,不等对方稳住阵脚,赵匡胤直接带兵掩杀过去。

南唐主帅刘彦贞还没列队摆好造型,比出剪刀手、小心心,没想到对方会突然来这一手,大骂后周军不讲“武德”。唐兵大,刘彦贞兵败逃走。

赵匡胤随后就追,李重进也跟着掩杀过去。

后周军奋勇追击,混战之中,刘彦贞被军击杀。

三军没了主帅,唐军这场仗肯定没得打了。

这一战,斩首万余级,伏尸三十里,收军资器械三十余万,周军大获全胜。

南唐损兵折将,残余马逃回了寿州。

◆ 御驾亲征

周世宗柴荣做事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事必躬亲”。

他的信念就一条:因为我要赢,所以你们都得输。

大过年的,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赵匡胤在前方大胜的战报传到开封,柴荣开心之余,心就开始痒痒了,他想到第一线,跟大家伙一起扛旗捉妖,一起搬砖。

显德三年(956)年正月二十二,柴荣率主力从正阳桥渡过淮河。

大部队来了,寿州城被后周军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风雨不透,水泄不通。

三月初一,柴荣骑马巡视水寨,到达淝桥,亲自从地上捡了一块石,拿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水寨中供炮使用(当炮弹),随从过桥的官员见状,也纷纷捡石,每也都携带一块,当炮弹。

有时候,榜样的力量是最不容忽视的。

寿州城周边的南唐援军驻地,已经被清洁工赵匡胤清除打扫得净净。

有探子来报,驻扎在淮水下游的涂山还藏有唐军万把,随时有可能对后周军发动攻势,柴荣对此很是担心,忙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赵匡胤道:“万岁勿忧,臣愿领兵前去涡迎击敌军。”

柴荣大喜,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