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穿越种田记事 > 227 消息

227 消息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于青梅笑骂道:

“哼,我放心什么?你不知道加小心,受伤的也是你,吃苦药汤子的也是你,我放心什么?”

李云心知道于青梅嘴硬心软,便只微微笑一笑不说话。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

从于家出来,李云心一路上,一直都在消化自己今天得到的消息。

庞家跟盛家和解了。

盛家二老爷千里迢迢地从永州赶了过来,亲自出面解决了盛家七少爷的事儿。

但庞家六娘子没有嫁给盛家七少爷为妻,甚至也没有被抬进盛家为妾。

她被庞老爷安排了,趁夜接回了庞家。

再之后,便再没有听说过她的消息。就好像这个庞家六娘子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

据说庞家六娘子的生母是庞老爷的一个不受宠的姨娘。

所以她打小儿就没用过什么好东西。多少有些眼皮子浅。在家的生存之道,基本上就是靠着结奉承她的嫡姐。

帮着嫡姐捧高踩低,跟红顶白,指哪打哪。

来赴菊花宴的那一,她戴的那些珠光宝气的首饰,多半都是跟嫡姐借来的。

盛家大娘子漏了点意思出来,她就自动自觉地扑上去了。

却不料,竟然会遇到李云心这样一个直白到不懂世故,全然不知忍耐为何物的怪胎。

更不曾想过,不过是换件衣衫,竟然会遇见醉酒的盛家七少爷。

盛家大娘子将她留下,她原本是该执意回家的。

只是一来,盛家大娘子看着和气,实际上并不是多讲道理的

二来,庞家六娘子也想搏一搏,兴许能嫁进盛家,做了盛家的媳儿,便再也不需要跟在嫡姐后,做嫡姐的刀了。

虽然嫁到盛家,她的子也未必好过。但她真的想离开庞家,换个不一样的活法。

只是……

因为盛家大娘子和庞老爷之间没有谈拢,盛家七少爷就那么拍拍走了。

把庞家六娘子一个扔在了这里。

这事儿发生之后,于家老太太请了能的管事帮盛家大娘子看宅子。

盛家大娘子闻弦歌而知雅意,带着家里一堆下急急地买了套大宅子,搬了出去。

两家的婚事是一早定下的。

这件事儿处理得不妥当,其实并不会影响到盛家大娘子和于知秋的婚约。

只是,盛家大娘子的名声,一向是大方娴雅,聪慧能

这回这件事处理得一团糟,于家难免要怀疑几分,她这些闺阁名声,有多少水分。

盛家大娘子倒也并不是真的不聪慧,只是被私心与意气遮住了眼,一时没有选对路子罢了。

再一个,跟庞老爷之类的老家伙打道,她还是太过稚了些。

她既不想被庞老爷牵着鼻子走,又斗不过家这种经验丰富的谈判高手,最后便只能态度强横、仗势欺,撒泼到底。

留下一堆烂摊子,给盛家二老爷收拾。

至于庞家六娘子这个小物,早早便被盛家大娘子忘在了脑后。

之前扣着她不放,也是出于一时意气。

撒手不管之后,盛家大娘子脆把庞家六娘子给忘了个光。

还是于青梅想起来这么个,派了家里下照看她。

在庞老爷跟盛家二老爷谈完了事儿,派了来接庞家六娘子的时候,也是于青梅让丫鬟陪着,把庞家六娘子送回了庞家。

只是,于青梅与庞家六娘子并无

而且,因为知道庞耀祖之前的劣迹,更觉得庞家六娘子这一出闹剧,是带着几分因果回意味的典型现世报。

所以,妥善地照顾了庞家六娘子,并且将她送回家,已经是于青梅能做且愿意做到的极限了。

李云心没有试图去纠正于青梅的想法。

她对庞家六娘子没有仇恨,甚至还有几分同

但,庞家六娘子不喜欢自己是事实,又曾主动挑衅自己在前。所以李云心也不可能主动去帮她,更不可能劝说于青梅去帮她。

毕竟庞家六娘子在庞家过得如何,说到底,是家的家务事。

至于李云珠,她自己在庞家过得就不怎么样。

李云心又有什么立场,让要求李云珠冒着得罪公公,得罪嫡出的小姑子的风险,去涉一个庶出的小姑子的待遇呢?

……

庞家六娘子的遭遇,让李云心愈发怀念现代社会。

只是,再怎么怀念,她也回不去了。

不过,路是走出来的。说不定,她可以在这个时空之中,再造一个现代社会出来呢。

嗯,太夸张了。考虑到现在的生产力水平,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不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

即使建设不出来一个现代社会,起码也得试试,能不能建设出来一个桃花源吧。

自打穿越以来,一直弥漫在心的迷茫之感,淡去了许多。

李云心觉得,她找到了为之毕生奋斗的目标。

而有了目标,自然就有了动力。

李云心的步伐,都变得分外轻快起来。

其实,除了庞家的事,于青梅还透露了一些别的消息给李云心。

其中就包括,豫中郡和豫北郡因为一些小摩擦,已经打起来了。青州郡权衡再三之后,往那边派出了增援的军队。

消息灵通士——其中就包括粮商——多半已经得了信儿。

所以近期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应该会迎来一波飞涨。

凭李家现在的实力,在这一波涨价之中,即便有损失,也不会太大。但,靠山屯的村民们,怕是就没办法安然度过了。

中秋和重阳这两个大节都过了,眼瞅着就要冬至。

天气一天天冷了下来,尤其渤海郡。

不冷的时候是真不冷。

冷了的时候,就好像秋天没过完,突然一下子就进冬天了。

从原主的记忆里,李云心知道,那种滋味,非常不好受。

李家多,而且房子坚固,只要烧柴和吃食跟得上,再略添置些冬衣、棉被,冬里的子,就并不会太惨。

大不了大家集中到同一套房子里睡。

睡一间屋,睡一间屋,男孩子跟父亲住,孩子跟母亲住,这样只要能保证两间屋的供暖,这一大家子,就都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

当然,这些来自于原主的记忆和自己的理推测,但其实现在,李家过冬的时候,其实已经远远用不着这么窘迫了。

但靠山屯的很多家,尤其是那些春天为了买粮食之类的事,暂时把冬衣、棉被送到当铺的家,要抵御这飞涨的粮价,又要面临即将到来的严冬,就相当痛苦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