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
了皇宫。
到了垂拱殿以后,赵祯、刘娥已经到了。
赵祯身穿一身十二章衮服,端坐在龙椅上。
十二章衮服,是标准的帝王服饰。
平
里很少穿,只有在大朝会等重要场合,才会穿戴。
衮服分玄衣纁裳,十二章中,八章在衣,分别有
、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分别有藻、
米、黼、黻。
刘娥穿戴着一身凤袍,坐在赵祯下首。
寇准祖孙
了殿内以后,简单施过了礼。
赵祯请寇准居于御阶的第二阶,等寇准坐定以后,才吩咐郭槐,鸣钟上朝。
待到皇城上的钟声敲响以后,百官们鱼贯而
,进了皇宫,随后分班站好,进
到了垂拱殿。
在郭槐宣读了上朝以后,百官们齐齐向赵祯、刘娥、寇准施礼。
礼毕。
郭槐并没有照例宣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而是寇准开
道:“今
大朝会,乃年关之前,最后一个朝会,当先议参知政事
选,再由各部、各司、各衙,汇总呈报今岁的出
,最后再议诸事。”
“喏!”
百官齐声宣道。
见到百官们应允,寇准点了点
,又道:“经过百官推举,参知政事
选,在吕夷简、向敏中、王钦若三
中选定。
官家年幼,无法亲自裁定参知政事
选。
老夫跟太后商议过后,决定施行庭推。”
庭推,就是当庭推举参知政事
选。
类似于后世的投票选举,票多者获胜。
朝堂上一旦遇到了官家难以裁定的事
,又或者官家不变出面裁定的事
,就会出现庭推。
此前,庭推大多出现在内庭之中,就是三位宰相各持己见的
况下,经常会用到庭推。
如今寇准、刘娥,把这一套搬到了朝堂上。
百官们对庭推的程序并不陌生。
所以寇准也没有多解释。
寇准摆了摆手,郭槐领着一群小宦官们,一
提着一个袋子,分别走到了百官们面前。
袋子里装的是豆子。
百官们每个
伸出手,伸进袋子里,取出一粒豆子,捏在了手里。
随后,宦官们搬来一张桌子,放在了御阶下,桌上放了三个碗,碗边上写着向敏中三个
的名字。
这就是投票的方式。
只要百官们把手里的豆子,投进写着相应
名的碗里,就代表支持此
。
如此重大的事
,用如此简单的投票方式,或许有
会质疑。
但,越简单的方式,往往越有效。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寇准不咸不淡的道:“投吧!”
百官们手里捏着豆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投票的
。
选有三个,豆子却只有一个,投了一个
,必然会得罪另外两个
。
谁当第一个出
鸟,谁就最容易被
家惦记上。
寇准瞧着百官们无
肯动,微微皱了皱眉
。
寇季看到这个僵局,微微上前一步,拱手道:“还请官家、太后、太师准许,请吕夷简、向敏中、王钦若三
回避。”
寇准闻言一愣,跟刘娥对视了一眼。
刘娥缓缓点了点
,寇准开
道:“准!”
向敏中三
拱了拱手,退出了大殿。
等到三
走后,寇季二话没说,上去就把手里的豆子丢尽了写有向敏中名字的碗里。
他不怕得罪王钦若,也不怕得罪吕夷简。
他不怕当出
鸟,不怕被这两个
报复。
虽说向敏中三
已经回避了,但他当了出
鸟的事
,势必会传到王钦若、吕夷简的耳朵里,但他不在乎。
他之所以甘愿当出
鸟,就是为了给那些仍旧举棋不定的
一个信号。
让他们跟着他一起投向敏中。
因为他是太师寇准的孙子,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寇准的态度。
有了寇季带
,后面的
也跟着开始投起了票。
半个时辰后,垂拱殿里的官员们走了一圈,手里的豆子也丢进了相应的碗里。
至于殿外更多的官员,没
在意他们。
他们官职太低,还没有投票权。
刘娥瞧了瞧三个碗,脸色一黑,没有说话。
寇准瞧了一眼,摆了摆手,让郭槐把东西撤下去。
根本不用去数碗里的豆子,因为有一半的豆子,落
了向敏中碗里。
吕夷简、王钦若两个
碗里的豆子加起来,才勉强能赶上向敏中。
等到郭槐把东西撤下去以后,寇准淡淡的道:“召他三
殿。”
向敏中三
在小黄门传唤下,再次出现在了垂拱殿里。
寇准当众宣布道:“内庭参知政事之位的空缺,由向敏中出任。”
向敏中听到这话,脸上的喜色难以掩饰。
王钦若只是皱了皱眉
。
吕夷简一脸不甘。
参知政事
选尘埃落定,向敏中成了最大的赢家。
若不是在垂拱殿上,百官们一定会凑上前恭贺他。
随后,由六部开始,汇报今岁六部出
,然后再是三司,最后才是三衙。
等到各部、各衙、各司汇报完了以后。
丁谓神色复杂的总结道:“启禀官家、太后、太师,经各衙门核算,今岁朝廷收支持平。”
此话一出,除了少数知
外,其余的百官一片哗然。
自赵恒继位以后,朝廷每年的支出都会超额。
如今突然收支持平了,弄的百官们还有点不适应。
李迪在这个时候抱着朝笏,出班奏道:“启奏官家、太后、太师,经过户部点算,今岁朝廷之所以能收支持平,其最大原因,就是提刑司被罢黜。
从提刑司被罢黜至今,已经过了月余。
朝廷少支出了一份给各级提刑司衙门的俸禄,刚好弥补上了今岁朝廷超支的空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