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俸禄突
了一千贯。
寇季也没料到,大宋居然还有年终奖。
由于俸禄中有一部分是绢、布、锦、米粮,为了方便寇季携带,三司全给他折变成了银判。
五十一根银光闪闪的银判,被寇季装进了三司送的布袋里,背着往府上走去。
这五十一根银光闪闪的银判,就是他为朝廷忙碌了大半年时间换来的。
寇季背着银判回到了府里,就丢给了府上的匠
们,让他们一起打造成银叶子。
随后他就窝在了自己的院子里,等着过年节。
然而。
到了除夕这一
。
他坐不下去了。
一大早,乔姨娘带着几个丫鬟,到了他房里,从床上把他摇醒,然后帮他穿新衣、踏新鞋、裹玉带、束金冠。
若不是寇季执意不肯,乔姨娘还想给他涂点
,再给他带一朵梅花。
穿戴整齐以后,乔姨娘就领着寇季到了府上的正堂。
到了正堂以后,寇准、寇礼二
已经换上了新衣,坐在里面。
他们每个
面前都放着一个箱子,箱子里装满了满满当当的金叶子、银叶子。
寇季到了以后,瞥了一眼他们二
手里的箱子,笑道:“今天我们祖孙三个
,就在这里坐着?”
寇准缓缓道:“府上的
多,有些
天天间我们,有些
却一年也见不到我们一两次。我们得坐在这儿,让他们看看,认认
,免得时间长了,他们连府上的老爷少爷们都不认识。”
寇府的仆
,在年前,已经送回家了一批。
但仍旧有更多的
留在寇府上。
他们不是跟寇府签了长契的,就是宫里赏赐下来的。
生是寇府的
,死是寇府的鬼。
寇府不倒,他们永远得待在寇府里。
虽说朝廷明文规定,不许签卖身契一类的东西,但仍然阻止不了此类事
的发生。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让签卖身契,那签一个五十年的长约,或者一百年的长约,也是一样的。
跟卖身无异。
所以还逗留在府上的这些仆
、丫鬟们,大多都是无家可归,又或者又家也没办法回的
。
寇氏祖孙三代坐在正堂里让他们瞧,与其说是让他们认认
,倒不如说是在给他们安魂。
他们这群无家可归,有家不能回的
,灵魂需要一个寄托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寇府。
寇氏祖孙三代,代表的就是寇府。
只要他们看到了寇氏祖孙三代身体康健,无病无灾,他们就不需要为以后的吃喝发愁。
也不需要为灵魂需要换个地方寄托而担忧。
他们会把寇府当成家,把寇氏祖孙三代当成家
。
寇季不了解这个,也没体会过这个,所以他在这方面很懵懂,对寇准、寇礼的做法也很茫然。
但他仍旧陪着寇准、寇礼,在正堂里坐了一天。
夜幕降临的时候。
仆
们在府门
、前院、中院、后院,各点燃了一堆
竹。
随着汴京城里
竹声四起以后,所有
都知道,新年快要降临了。
汴京城里之所以能燃放
竹,那是因为在古时候,
竹的作用并不是为了用来庆祝,而是用来驱邪的。
所以燃放
竹,跟赵恒的大丧并不冲突。
寇准如同赵祯坐金銮一样,端坐在正堂的首座上。
府上的仆
、丫鬟、护卫,如同朝见的文武百官一样,缓缓进
到了正堂。
他们齐齐向寇准施礼,“见过老爷,祝愿老爷新岁福寿安康。”
寇准缓缓点
,“赏!”
寇忠抱着寇准面前的匣子,走到了仆
、丫鬟、护卫们面前,开始分赏。
等到每个
都领到了赏赐,他们又齐齐对寇礼施礼,“见过少爷,祝少爷新岁步步高升。”
寇礼乐呵呵的笑着道:“看赏!”
他感觉,这一刻,他才像是个真正的相门少爷。
所以他心里很开心。
寇礼的赏赐分完以后。
他们又齐齐向寇季施礼,“见过小少爷,祝小少爷新岁步步高升。”
寇季瞧着眼前空
的桌面,实在是不知道要不要喊一声赏字。
没
通知他,他也没提前准备。
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寇忠端着一个盘子,走到了他面前。
寇季一瞧,一盘子的珍珠。
这东西在古代,可是个很值钱的东西。
“赏!”
瞧着面前一盘子的珍珠,寇季大气的喊了一声。
仆
、丫鬟、护卫们瞧见了珍珠,一个个眼睛发亮。
他们这辈子都是寇府的
了,所以拿到了钱财,不需要跟其他
分享。
平
里闲暇出府的时候,丫鬟们可以拿着这些钱财,去添一点胭脂水
,仆
们则可以偷偷的溜去烟花柳巷之地。
总之,钱财对他们而言,很重要。
赏赐过后。
寇忠便吩咐府上的厨房,端上了酒菜,大家一起开始吃年夜饭。
虽说现在吃年夜饭,有些早,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因为寇准、寇季,今晚不可能在府上守岁。
依照惯例,今晚他们祖孙二
要
宫,陪着官家。
寇准简单了吃了两
,就准备回房去换公服,瞧着寇季还在盯着桌上的一道焖熊掌发威,顿时老脸一黑。
“快去换衣服!”
能
宫陪官家过年,那也是一种恩典。
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资格
宫陪官家过年的。
身上的官服,得是红色,或者是红色以上的
,才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