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帝国重器 > 第三百零七章 商业体系

第三百零七章 商业体系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对了!”

网购的模式可不只是淘宝一种,实际上到胡文海重生之前,京东的发展可不比淘宝要弱上多少,甚至有后来居上的势

“那我脆先拿出一笔钱来在全省范围内的厂家采购,然后在盛京建设一个物流仓库。在省内其他地市提供一个产品目录给个体户们呢?”

胡胜利和夏博洋面面相觑,下意识的摇了摇:“这要用多少钱,才能满足个体户的需要……”

八十年代虽然个体户发展的高峰还没有到来,但市面上各行各业都已经有个体经营者了。要想覆盖个体户的进货需求。那真是涉及到衣食住行的各个行业。

在互联网改变整个中国之前,中国的企业里供销科的的地位往往是非常超然的。销售的意义自不必说了,那为什么拿钱买东西也是一项技术活呢?原因很简单,有的时候你拿钱也买不到东西,专业的采购员手上会有一个名单,企业进货的命脉就在其中。要想寻找一个能够代替可信任供货商的替补选手。往往是需要长年累月的寻找和接触才能确定的。

而在网络社会来临之前,获取信息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所以电子商务一旦在中国站稳脚跟,立刻就席卷了大江南北,刻的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商业模式。因为信用不再是采购员脑袋里才有的一本帐,而是很简单就能查看的公开信息了。输关键字,整个中国甚至世界所有同行业企业都迅速展现,采购员的自此成了纯技术工种。

“多少钱?”胡文海越想越觉得可行,丝毫没有为难的感觉:“一亿够不够?两亿呢?三亿呢?我们先承包了渤海省内的通勤列车,如果这个模式可行,再考虑扩大规模……”

胡胜利和夏博洋目瞪呆,夏博洋手上这个地产项目,总投资也没有一千万的规模。胡文海这张嘴就问一亿、两亿够不够,也真是让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不过胡文海倒是兴奋了起来,原来只是打算给绣城个体户组织货源,优化物流,盘活绣城段的铁路三产,给小叔胡胜利搞点事做,出一气。不过当这个新想法从他脑海里冒出来之后,他就再也坐不住了。

钱不是问题,哪怕不算伟哥的专利收,水锂电电池今年一年就为新科公司创造了三亿美元的纯利润。这笔钱换成民币,再加上国内的出退税和高科技补贴,换成民币就是足足十五亿以上躺在银行账户上长毛。

胡文海现在或许仍然是缺美元。但真心是不缺民币,相反大量的民币躺在银行反而有着沉重的通胀负担。抢在民币贬值之前把这些钱花出去,就成了最艰难的任务。

八十年代中国或许会打击私营企业,但对个体经营却从来没有限制发展过。八、九十年代的很多万元户和十万元户。都是个体户中的佼佼者。在国企工一个月不过一百多块钱的时候,个体经营者手上早就攒下几万、十几万的资本了。当九十年代国家放开私营经济之后,最先发展起来的,就是这些早就准备好第一桶金的个体户。

不说远了,夏博洋他家里开的一个小饭店。不过三四十平米的地方。私下里胡文海打听过他家的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纯利润两三千都没有问题。他家别说万元户了,一年少说量产两三个万元户的水平。

而在绣城里,像他家这样的小生意个体户,真是不知凡几。若非如此,夏博洋手上这个地产项目,又怎么会这么轻易就引起这么多的关注?八九十年代,不管国家宏观经济是好是坏,个体户始终都是在赚钱的。

这些个体经营者手上有钱,但投资渠道却相当狭窄。房产投资才会这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胡文海将开始那个浅尝辄止的方案抛到了一边,转而考虑是否真的能在八十年代完成这个体系?

采购、仓储、物流、运输、快递,依靠铁路系统,搞八十年代版京东,代替这个目前国内野蛮无序的商业环境。

简单来说,以渤海省为例,13个地级市、18个县级市,那就需要31个门店——或者说商城,至少是足够大的样品展示场所。哪怕暂时只做市内快递生意,每个城市至少需要十辆车四十个。县级市可以减半配置。那么需要220辆车和880,这倒是还好说。

最大的难点,在于必须对渤海省内的企业资源进行调查,评级并且建立合作关系。

作为中国最早工业化的省份。要想统计全省产品目录并且对他们的经营状况评级,这是只有国家力量才能做到的事

除此之外,物流要拉上铁路系统,满足一省个体户的需求,仓储压力同样巨大。看看后世京东烧钱建的仓库就知道了,这一块的投资足以吞掉这个系统早期的所有利润。

胡文海虽然眉皱的紧紧的。脸上却丝毫没有沮丧的色。正相反,他感觉自己抓到了一条改变整个渤海省命运的契机。

简单来说,大下岗对中国南方和中国北方、中国东北的影响力是完全不同的。南方改革开放早,有圳特区这个窗,私营经济、外资投资规模都是全国领先的。而越是往北国营经济的影响力越大,到了东北可以说是中国国企势力最根蒂固的地区。

而这也就造成了大下岗对南方来说,或许也是个很大的麻烦,可并没有存亡危机那么严重。因为南方私营经济发达,下岗工转身就能在私营工厂里找到新的工作,或者做些小生意也能轻松糊

可对东北来说,当大下岗来临,国营企业崩溃,私营经济却无法发挥出南方的作用,无法吸纳那么多下岗工

这是悲剧发生的根源。

可是说到底,东北私营经济发展缓慢,这个锅真的扔不到别上,更多是们观念、思想的问题。

早期商业环境的野蛮和无序,是制约私营经济发展最大的拦路虎。经营资源被极大的费在这个系统的内耗,以及对不规范市场的防备、保险之中,限制了资本的再次投

赚了钱不敢扩大经营规模,反而像过去的地主老财一样,想着存银行或者买房置地,规避市场投资的风险。

如果能够解决市场环境这个问题,自然能极大的提高私营经济发展的速度。

而前期胡文海可以自己投资,搞京东体系来建立一个基础的互信格局。当这个互信的基础产生,到时候就能把这套体系向淘宝方式转换,除了仓储、物流以外,这个体系还可以提供厂家与商户的评级,让诚信和名声真正拥有变现的意义。极大的推进社会商业体系的建立。

到九十年代,哪怕东北的私营经济仍然没有南方那么发达,有这套系统的支持,下岗工再就业的选择可就丰富多了。

胡文海双目炯炯有。满脸振奋:“我有一个新的计划,小叔、老夏,你们看看这样能不能做起来?”

……

当胡文海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胡胜利和夏博洋整个都已经石化了。

胡文海开始不过是要做一个铁路系统的三产,或者是一个房地产项目。可是怎么一转身。他似乎是要重新打造整个渤海省的商业体系了?

这么大的事,真的是我们能做到的吗?

沉重的压力和对自己的怀疑,让胡胜利和夏博洋根本拿不出主意来。虽然理智上,他们觉得胡文海设计的这套体系,应该有不小的实现可能,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金钱扔进去。可是感上,两个真的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建立这个系统的能力。

只能说,这个计划实在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