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渐笼罩下来,在析津府内名为长乐坊的高大的坊墙之上,已经换回了汉
装扮的武好古,正和依旧是契丹
打扮的光明君一起,看着远处火光冲天的地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那里正在
发一场激战,哦,也不能算激战,而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渤海
在析津府城中的起义注定是要悲剧的,虽然他们发动了一些汉族底层民众加
了起义队伍,但是力量仍然过于薄弱,能够参与战斗的不过几千,而且没有什么好装备,组织和战术也糟糕之极。
在夺取了北市坊和南安坊后,起义者仿佛不知所措了,只是关闭了坊门作为防御的手段。
与此同时,析津府内的“反动势力”迅速做出了反应。以燕四族为首的汉
世家大族到下午的时候,就组织起了上万京州兵。其中的两千
更是马上投
了对北市坊的进攻,他们从析津府的军器库里面拖来了一具攻城槌用来锤击北市坊的西门,同时还让几百名弓箭手在坊墙下列阵
箭,把一波波的羽箭抛
到坊内,以驱散集中在坊门和坊墙上的“义军”。
北市坊的坊门并不能和真正的城门相比,被攻城槌锤了没几下就轰然倒下。
然后,顶盔贯甲的马植就带着他的300马家甲士如同300只猛虎一样冲
了北市坊,现在大约正在里面杀
放火抢劫抓
隶吧?
“光明君,你们这样有意义吗?”
听着远方传来的喊声越来越轻,武好古叹了
气,扭
问身边长得有点有勇无谋的光明君。
“活着替契丹
做
隶就有意义了?”光明君笑着反问。
武好古不言语,虽然好死总不如赖活着可是
各有志,
家没准就是若为自由顾,杀
不要紧的主儿呢?
光明君用沉重的语气说:“没有吃,没有穿,脚下无寸土,
上无片瓦,终
劳作不得歇息……这样的
子,活着也和死去没有分别。
而在大辽国,过这种
子的
可不只有我们渤海
……今次在北市坊内揭竿而起的,也不仅仅是渤海
,也有很多一钱汉儿!”
一钱汉本是骂
的话,但是武好古知道,光明君的话并不在侮辱汉
,而是在说一个事实……在燕云,在辽国的其他地方,大部分的汉
只是一钱汉而已。他们和渤海
一样,都在盼着契丹的天塌下来。
只是汉
的世家大族满足于和契丹
一起压迫自己的同胞,不肯领导他们去推翻契丹的统治。
而渤海
的大族右姓因为没有参加分肥的机会,不得已走上了领导反抗的道路……
光明君问:“现在贵使和蹇正使、李副使现在应该明白,谁才是契丹
真正的敌
吧?”
武好古叹了
气,谁是契丹
真正的敌
他早就知道了!不过……他不认为自己和大宋是契丹真正的敌
。如果契丹的统治能够维持下去,那该多好啊!
可是这个如果是不存在的!
“光明君,”武好古笑了笑,“本官回去以后,一定会将析津府内发生的事
,如实上奏官家。若是您和宝剑王有甚底请求,本官也可代为上奏。”
光明君咧嘴笑了起来,摸了摸大胡子道:“那在下就不客气了……我们渤海
的复国之志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百多年来不知发动过多少次起义。可是因为我们的力量还是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起义都不大成功。”
“那光明君认为是何原因让渤海
的力量无法发挥?”
“因为没有钱。”光明君的回答让武好古稍微有些意外。
“钱?难道不是缺乏铁器吗?”
在武好古的印象中,铁器一直是困扰北方少数民族崛起的一个瓶颈。现在的阻卜
就是因为没有铁,所以才被战斗力已经严重下降的契丹
压着打。
光明君闻言大笑起来:“贵使一定以为我们渤海
是游牧渔猎之民吧?”
对了!武好古想了起来,渤海
早就汉化了,是农耕定居之民,也有比较发达的手工业。
光明君接着说:“大辽的铁,大多都是我们渤海锻
在打造……我们渤海
怎么会没有铁?”
原来渤海
是有铁的!他们自己就会打铁!
这对武好古来说,可……不是好消息啊!
因为渤海—
真本为一体!渤海有铁,
真自然有铁了!看来大宋根本不可能用“铁禁”之策去削弱
真的战斗力了。
“钱……”武好古继续应付着光明君,他其实根本不想支持渤海
,只是这种事
他说了也不算,“你们也需要用钱雇兵吗?”
在他的印象中,北方的少数民族崛起的时候,一般都不搞雇佣军的。
光明君苦苦一笑:“贵使以为我们渤海
还是部族之民吗?只要族长一声令下,族中壮士就能自备弓马粮食参加作战?”
是了,渤海
也是定居的农民。
“渤海不是有右姓大族吗?”武好古不确定地问,“他们莫非和燕四家一样?”
“自然不一样!”光明君说,“但是他们也需要用钱……我们渤海
是很缺钱的。”
这个光明君自然不会和武好古说实话了,实际上不是渤海大族右姓们见钱眼开,而是他和宝剑王所属的大氏王族如今势力衰弱,同时内部也分崩离析,如果没有充足的金钱,是根本不可能驱使右姓诸家,建立自己的领导地位。
另外,渤海
毕竟是定居的农耕民族,商业也早就发展起来了。所以金钱在他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是有一定作用的,而用钱也可以雇佣到壮士。
若是渤海大氏要举兵,自然就需要花钱雇佣大量的武士来充当自己的嫡系。
要不然都是右姓大族的
马,这渤海国到时候谁说了算?
武好古点点
,心想:你们要钱,官家那边肯定会掏钱……“大送”嘛,别的事
不会,就是送钱比较拿手。契丹那边一年送五十万,党项那边一年送二十万,渤海
一年送个几万算什么事儿?况且渤海
还不白拿钱,
家还办事儿呢!
“那么……”武好古顿了顿,“你们要怎么收钱呢?官家若是要联合你们渤海,一年赐下数万缗总是有的。当然了,也不会都给钱,估计是钱、绢各半,也可能都给绢帛,毕竟我朝这些年有点缺铜了。可恁般多的铜钱和绢帛,要如何运往你们那里?”
什么?这就讨论运输铜钱绢帛的问题了?
光明君愣了愣,他也没想到事
的进展会那么快……哦,也不是事
进展多快,而是眼前这个宋朝的九品小官想得有点远了。
不过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就讨论一下吧。
“这钱帛运送倒是个问题,”光明君问,“不知贵使有何办法?”
这年
可没有一个国际支付结算体系,几万缗的铜钱绢帛是很重的,而且体积庞大,若是要从开封府送往渤海
聚居的辽阳府,可……真是不大容易的。
“当然要海运,陆上是没有办法的。”武好古其实早就有主意了,“另外,也不能直接运送铜钱,因为我朝是禁止铜钱外流的,若是被辽
的关卡发现,一定会起疑心。所以要把钱换成物,就运送一些能在辽国出手的东西给你们。而你们呐,就成立一个商行,用来出手这些货物。这样辽
就很难查出来了……
对了,这个商行最好别用渤海
的名义,也别用宋
的名义,就用高丽
的名义来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