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天下豪商 > 第581章 论道——夺道统

第581章 论道——夺道统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个相当圆满的体系。

不过这个体系是对大儒大哲而言,不是对寻常而言的。

所以在国子监论道的第二天,程颐一开始就拿出了“君子三畏”中的“畏天命”来提问。

苏东坡回答道:“吾信天道,当畏天命,惧天怒。”

这个答案,当然也是武好古和苏东坡反复讨论出来的。

天道、天命、天怒,当然还有归天,凑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学体系。

学是少不了天堂、地狱那一套的,连哄带骗加吓唬嘛!

如果无惧无畏,那就不是学了。

武好古补充道:“信天道,当遵守五常、五伦,最后归于天。若不畏天命,则必造天谴,必为天所弃。”

他进一步解释道:“天道是万物之源,是自然知道。五常、五伦可以解释为天道之德,是和天道的联系。最后归于天,则是死后归于自然,归于本源,得到最后的解脱。而不畏天命,不遵守天道之德,那就会遭到天谴天弃,不得解脱……”

“那么言和祖宗呢?”程颐又把问题引向了更加敏感的“水区”。王安石的“三不足”(其实不是王安石喊出来的,而是别替他总结的)的第一不足是天命不足畏,这其实是存在争议的,但是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却是比较实在的。

现在苏东坡和武好古已经将“天理”、“实证”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个相当圆满的体系,如果再能批倒新学,那么新儒家显学怕是要诞生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