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能升级避难所 > 第四百六十五章 一封信

第四百六十五章 一封信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陈院士,赵副市长让我把这个给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已经变成陈新办公室的安置点指挥室内,一名市府的工作员以十分郑重的表将一份文件与一封信一齐到了陈新手上。

陈新接过了工作员递过来的东西,惊讶了一下,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关于是否在原市区展开灾后重建工作的民意调查结果,以及安置点的群众写给市府的一封信,赵副市长看过之后,让我将它转给您,他说您应该看一下。”工作员似乎也已经看过了这封信,神有些伤感,同时也有一些激动,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自豪。

“好的,我会看的。”陈新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认真的点了点

工作员告辞离开之后,陈新这才翻开了手中的文件,而信则暂时放在了一旁。

民意调查的结果可以说在陈新的预料之中,却又超出了他的预计。

幸存下来的民众当中,有超过九成以上的支持重建城市,并且选择了在城市原址上进行重建这一选项。

民众支持重建城市,这当然是在陈新预料之中的事,毕竟炎国自古就有离乡贱的说法,移民迁徙虽然说可以被安置到更安全一些的地方,但总归远离了自己的家乡,变成了无根的浮萍。

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谁会愿意远离自己熟悉的地方和生活环境,去往陌生的地方呢?

民意调查是这样的结果陈新一点也没有感到意外,唯一让他惊讶的地方或许就是有九成的都支持在城市原址上重建这一条了。

这确实超出了陈新的预料之外。

尤其是在这一条下面还有一句特别注明,是用笔手写上去的,而这一句话也让陈新感受到了的震撼。

这句话写的十分的简单,但在陈新读到它的时候,却感觉每一个字都重愈千钧。

“我市全体民对重建工作中造成的遇难者遗体损毁表示接受和理解。”

短短的一句话,乍看上去很简单,意思也表达的很清晰明白,不存在什么误解和歧义。

但越是如此,越能够感受到这句话背后的分量。

那不是一两具遗体,也不是一两个的简单同意,而是十万遇难者的遗体与二十万饱受失去了亲痛苦的幸存者在忍受着莫大的悲伤与哀痛下,做出的艰难而伟大的选择。

他们做出的选择所放弃的是他们亲的遗体,不仅是放弃了对亲遗体的收殓,同样还有对他们死后身躯完整的维护。

死生事大,在炎国对于死者能否获得死后的安宁,是非常看重的一件事

在炎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死者的身后事是非常讲究的,不仅要事死如生,更对死者躯体是否完整以及能否下葬土非常讲究。

如果死者不能够土为安,或者下葬之时尸身不全,也就意味着死者的灵魂无法获得安息,将永远沉沦世间承受苦难。

这在炎国的传统文化中,是非常忌讳的一件事,即便是现代社会一些封建陋习已经被摒弃,但对死去亲的哀思和尊重,依旧让炎国非常注重死者死后的安宁。

像这样无法收殓死者遗体,任其曝尸荒野,更要将尸身损坏的事,即便是现代社会,也依旧是很受忌讳的一件事,更是对死者以及生者极大地不尊重。

但现在,这座城市的二十万幸存者,却选择了对他们而言非常痛苦的抉择。

陈新不敢去想,这些承受了失去家园、又失去了亲的痛苦的幸存者,究竟是以怎样的心去做出这样的决定,而这个决定背后又代表着怎样的牺牲。

虽然说活着的比死去的更重要,在眼下这样的环境和局势下,让更多的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

但死者并非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他们在不久之前还是活生生的,是我们最重要的亲、朋友,现在他们逝去了,这本身就已经是对生者莫大的打击,是感上难以承受的痛苦。

现在不仅无法收殓他们的遗体,还要在埋葬着他们遗体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将埋葬着他们遗体的废墟推平,导致他们尸身不全,无法土为安,这无论是在感还是道德伦理上,都绝非可以轻易接受的事

事实上就算是所有都反对推平废墟,陈新也觉得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现在,二十万的选择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他们选择了对他们自己而言最痛苦的选项。

陈新觉得自己的心里很是沉重,咬了一下嘴唇,放下了手中的民意调查报告,捏了捏鼻梁之后,才拿起了那封和民意调查报告一起送来的信。

虽然不知道这封信是谁写的,信里又写了一些什么内容,但陈新觉得上面应该会有自己想要的答案。

怀着一份敬畏,陈新这才将这封信展开,阅读起来。

信是写在一张白纸上的,看得出来只是临时找的一张纸,纸面上甚至还有一些污渍,但却并不妨碍

因为信的内容并不长,只有寥寥的几行字。

“地震带走了我们的亲和朋友,他们的遗体被埋在废墟下无法收殓,这确实是非常痛苦的事。”

“但逝者已矣,虽然做出这样的决定非常困难,也很痛苦,但我依旧愿意同意市府推平废墟,重建家园的决定。”

“尽管在废墟下还有我的家的遗体,但生者比死者更重要。”

“重建家园,才能够让更多的活下去。”

“推平废墟,损毁遗体,这确实令难以接受。”

“我的家已经永远离开了我,这确实让很悲伤和痛苦,但我不能因为自己,而让别的家也离开他们的身边。”

“如果我也是遇难者中的一个,如果我的身体也还埋在废墟之下,请把我的身体当成新家园的基石,这是我唯一能够贡献的力量。”

“死去的我已经没有了希望,活着的们,请带着我的那一份未来,建设新的家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