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奋斗在晚明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再赴诗会(二)(第三更,为盟主戰Dn火加更!)

第二百一十三章 再赴诗会(二)(第三更,为盟主戰Dn火加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诗会当,武昌府的一众士子和河东诗社的成员分别前往一袖居赴雅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对于双方来说,此次诗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刘文广为首的一众武昌府士子急于通过此次诗会找回颜面。而以宁修为代表的河东诗社成员则要乘胜追击,彻底把武昌府的士子打服,奠定自己湖广文坛后进翘楚的地位。

刘文广此行是有备而来,他请到了几位强援。这几尤擅诗词,便是与那宁修硬碰硬的对决,也不会落于下风。

加上他们主场作战,气势上就占据了优势,相信此次一定能够扳回一城,一扫前耻。

双方都是摩拳擦掌准备大一场,诗会雅集的冲淡气氛便消散了不少,甚至隐隐有种剑拔弩张的氛围。

一袖居毕竟是新开的酒楼,又是外来户,自然想要借着此次诗会雅集出一波风,在武昌府站稳脚跟。

故而在酒菜细节上一袖居的东主颇是花了番心思,热菜冷拼珍馐美味数不胜数。

席坐定后,刘文广站起身来遥遥抱拳道:“今刘某在一袖居举办此诗会,为的是以诗词会友。来的是客,荆州府的朋友远道而来,我们可得好好招待一番。尽兴,诸位尽兴。”

他这话虽然说得轻松,但隐隐有一种下战书的味道。

宁修如何听不出?但他早有计较,后发制即可。他倒想看看,这个刘文广能够耍出什么花样来。

刘文广说完场面话后冲身边一个白发老者拱了拱手道:“还请德润公赐题。”

中的这位德润公便是有湖广第一才子之称的郑澿了。此经历颇有些传,早年也是走的读书仕的路子。郑澿属于童类型,早早便名声在外。连中秀才举后,郑澿在嘉靖二十六年赴京师参加大比,顺利考中了二甲进士。

之后郑澿通过馆选庶吉士成功进翰林院学习。与一众准官场新一样,郑澿整在翰林院读书,培养为官的基本素质。

但他时运不济,相严嵩于嘉靖二十三年升任首辅,此时正值圣宠。不仅朝中百官纷纷攀附于他,便连翰林院这等清流词苑中的词臣也不能例外。

不少郑澿的同年纷纷写了诗词拍严嵩的马匹,而郑澿却因为不屑严嵩的为而拒绝作诗。

在他看来,严嵩这样靠写青词获得天子器重的臣子简直就是,他岂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郑澿不但没有写诗词为严嵩歌功颂德拍马,还作了一首诗讽刺严嵩。

严嵩好歹也是有着童宰相之称的,如何听不出郑澿诗中的讽刺之意?

以严嵩睚眦必报的格自然是将郑澿列为了整治对象。不久之后,严嵩便找了个由让礼部革除了郑澿的功名。

此时郑澿虽然是庶吉士,但还没有散馆,在翰林院也只是处于学习的阶段,并没有官身。

故而严嵩想要收拾他根本不需要经过吏部。

郑澿得知这个消息后却并没有像同年想象中的怒,而是仰天大笑出门去,径直返回湖广老家。

或许在他看来,与其在相严嵩把持的朝廷下做事,变得近墨者黑,还不如穷则独善其身,回到老家修身养著书立说。

郑澿确实有才,虽然因为被革除功名不能做官,但他却充分释放出自己的文学天赋,诗词文赋信手拈来,在湖广文坛享有盛名。

宁修也曾听提起过郑澿的名字,知道这是为德行高尚的文坛前辈,却不曾想到今诗会刘文广能够把他老家请来。

不过细细想来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毕竟郑澿也是武昌府,又偏参加诗会雅集。这刘文广虽然是孤傲之辈,但在郑澿前辈面前肯定也是极为守礼的,被刘文广蛊惑来替他站台也就在理之中了。

宁修却没有丝毫的担心。诗会雅集比拼的还是硬实力,你的实力不行,做出的诗词质量差,就是不如,即便找出牛来站台又如何?

何况宁修相信郑澿的守,绝不会厚此薄彼,公然唱衰河东诗社的成员。

齐齐朝郑澿望去,只见他一边捋着胡须一边幽幽说道:“诗词之道在于,不在形。老夫独竹,因竹之品坚韧。今便以竹为诗题吧。”

刘文广听罢暗暗得意。他最擅长的便是吟颂竹菊松柏,肚子里的词藻不知堆了多少。他今就要让荆州府的这帮士子知道什么叫绝望。

他冲众笑了笑道:“德润公既然已经为吾辈取了诗题,刘某便抛砖引玉,先作一首拙作来。”

说罢他便背负双手在酒楼中踱起步来。

他脑子里确实装了不少有关竹的意向典故,可以直接拿来用,只踱了十几步便吟诵道:“遥忆叔夜当年时,清气经年饮中仙。更有孤胆向曹魏,长留青史当称贤。”

此诗吟罢,刘文广得意的冲宁修瞥了一眼,似乎是在示威。

“刘兄这首诗作的好啊。嵇康忠于朝廷正朔,司马家作恶篡位,其断然拒绝朝为官,青史留名,青史留名啊。这气节唯有竹可媲之。”

“是啊,德润公的气节亦如嵇康啊。当年相严嵩把持权柄,整个朝廷都乌烟瘴气,争相向其谄媚。翰林院如此青林词苑也不例外,惟独德润公出淤泥而不染,坚守气节。虽然被革除功名,却赢得了时尊重。刘兄这诗分明就是德润公的写照嘛!”

那些武昌府的士子纷纷拊掌叫好,替刘文广造势。

刘文广心中暗暗得意,上一次在荆州,他叫宁修先作诗从而失去先机,被那厮占了风。这次却是不能重蹈覆辙。

故而他抢先作诗,在气势上压住一众河东诗社的成员。

这样只要这些河东诗社的不能作出比他好的诗作,就已经输了。

柳如是却不怎么担心。

刘文广的这首诗虽然不错,但绝算不上作。

比起宁修之前的‘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差了足足一个档次。

宁修只要正常发挥完他是不成问题的。

抢占先机又如何?后发制亦可以让其好看!

热书推荐:猫腻大新作、忘语大新书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