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奋斗在晚明 > 第二百五十三章 乡试(四)(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第二百五十三章 乡试(四)(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对于用宁修自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加之他对张居正的考成法有很的分析,作起策论来自是得心应手。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分明就是一道为宁修而生的题目嘛。

很快他就将策论作好,又通读了一遍,心畅快不已。

宁修甚至很想知道张居正本看到这篇文章会作何感想,会不会对其吏制改革产生某种影响?

策论试结束后,宁修照例离开号舍,和一众考生一起出了贡院。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了,宁修将和刘惟宁一起等到乡试放榜。

虽说乡试未放榜就不能彻底放松,但宁修对自己的发挥很满意,便也与三五好友相聚一起到武昌府最著名的酒楼双凤楼吃酒。

其中大多是荆州府的士子,除此之外还有宁修刚刚结识的长沙府的三名士子。

说来也巧,以刘文广为首的一众武昌府士子也在酒楼之中。他们分坐在几间包房之中,每个身边都有一到两名歌陪酒,有的甚至脆坐在这些士子大腿上,全然不顾影响。

这些武昌士子喝的酩酊大醉,完全没有意识到宁修等来了。

宁修冷哼一声也不多说什么,与店家要了两间雅间往三楼去了。

刚一进到雅间座,便有小二殷勤的凑过来赔笑道:“诸位公子想要吃点什么?咱家有武昌府最著名的盐水,还有全湖广独一份的红焖羊,保准诸位满意。”

宁修淡淡道:“捡拿手的菜肴上,再来两壶酒,动作麻利些。”

说罢宁修将一锭银子拍在桌上,闭上了眼睛。

那小二见宁修出手阔绰,谈吐不凡心道一定是哪家的贵戚公子,更是赔了十分小心。

“哎,哎,公子爷您等好吧,小的这便去传菜。”

说罢拿起银子拔腿就跑。

小二离开后刘惟宁连翻白眼道:“这小二也太市侩了吧,不过就是一锭银子,瞧把他乐呵的。”

宁修笑了笑道:“也不能这么说,家是开门做生意的,见了银子自然喜笑颜开。再说,那锭银子足有十两,着实不少了。”

刘惟宁尴尬笑了笑道:“那倒也是。”

“方才我在二楼看见刘文广一众,真想上前数落一番。乡试刚刚结束他们就狎取乐,丑态百出,真是给吾辈读书丢脸!”

崔樊和却对方才见到的形耿耿于怀,咬牙切齿的说道。

“是啊,做最重要的就是修身养。他们这样,即便中举也是斯文败类!”

钱盏附和道。

赵渊一甩衣袖道:“就这样的,还看不起我们长沙籍的士子,真是岂有此理。”

宁修暗暗蹙眉,好端端的气氛要是被刘文广这老鼠屎坏了就太不值得了。

“哈哈,今乡试已毕,吾辈自当开怀畅饮,说这些不开心的事作甚?”

“宁朋友说的是,为这些坏了心实在不值!”

说话的工夫小二便把酒菜端了上来,既有他们双凤楼最拿手的招牌菜,也有时令小菜冷拼,当然也少不了两坛上好的陈酿黄酒。

酒菜已至,宁修又赏赐了小二些碎银子,便打发他下去了。

适奉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窗外一明月高悬,让顿生感慨。

宁修斟了一杯酒,慨叹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吾辈能一起赏月也是一桩缘分,只希望秋闱放榜之时,我们都能榜上有名。”

刘惟宁点了点道:“宁贤弟说的好,来来来,让我们一起满饮此杯!”

说罢亦是举起了酒杯。

纷纷斟酒举杯,满饮杯中酒。

一杯佳酿下肚,崔樊和起了兴致,就着策论试的题目发表起了感慨。

“今策论题目是‘用论’,不知诸位朋友有何见解?”

宁修微眯着眼睛,缓缓转动手中酒杯,心道好嘛到底是文骚客,总是有一颗指点江山骚动的心。

不过现在乡试已经结束,就乡试题目探讨一二也无伤大雅,只要别越界说的太过火就行。

见众皆没有先说的意思,崔樊和砰地将酒杯放在桌上朗声道:“既如此,崔某便抛砖引玉了。”

他稍顿了顿,继而接道:“说起这道题目,崔某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张相国推出的考成法。推出考成法的目的是改吏制。为何要改吏制?归根到底是用的法子出了问题。国朝定鼎两百载,世风早已变得奢靡,一起变得奢靡的还有官风。官员们只知道敛财比富,对待政务却是不怎么上心,完全一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长此以往,我大明官场焉能不腐朽?故而要想根治此疾,必须大刀阔斧的改革,绝不是割补疮能够治愈的。”

崔樊和慷慨激昂的说了一通,众皆是附和。

宁修笑了笑道:“那么依崔兄之见,张相国这个考成法是不是推行的恰到好处呢?”

崔樊和一昂,中气十足的说道:“那是自然。不过依崔某之见,还有几处瑕疵,若能修正那么对于整饬吏制是大有裨益的。”

“崔兄不妨说来听听。”

“其一在于地区的区分不明。我大明幅员辽阔,北至九边,南至两广,东起辽东,西至蜀,凡总州县不计其数。像福建、浙江、山东、南直隶等沿海州县,税收自然要多。而像陕西等居内里的布政司,百姓本就贫穷自然也就收不到太多税。如果对这些州县制定相同的考成方法自然是不公允的。”

崔樊和咽了一吐沫,继续说道:“所以我觉得朝廷唯有根据各州县的实际况制定考成细则才能服。”

宁修心中暗暗慨叹,这个崔樊和真的不一般呐。说实在的这个年纪的士子满脑子装的都是儒家文章,即便对于时政有些考虑也多是浮于表面,附和权贵之言。像崔樊和这样有自己见解的实属不易。

他连连拊掌道:“崔兄所言甚是。在宁某看来,这也是张相公考成法最大的弊端。”

不仅哗然。

在他们眼中张居正张相国就是,而现在宁修和崔樊和竟然公然质疑这尊!

大明毕竟是一个封建王朝,权贵的地位是无可撼动不容置疑的。

天子是大明皇朝的第一,张居正称之为第二是不为过的。

别管私底下大伙儿对张居正的新政有何看法,至少不会这么说出来。

偏偏宁修和崔樊和这么做了,这让众士子都倒抽了一凉气。

见众面面相觑的样子宁修直是觉得有些好笑。

不过这也是之常,可以理解。

“宁朋友说说看,张相公的考成法还有何弊端?”

崔樊和听闻宁修和他意见一致,顿时也是来了兴致兴奋的问道。

宁修清了清嗓子道:“考成法的另一大弊端就是对于时间的划分不够清晰。譬如前任留下了巨额亏空,虽然不需要现任来填,但难免会影响到税收。因为当地百姓已经被苛捐杂税陋规火耗得家徒四壁了,又哪里得起税呢?”

纷纷点。宁修说的很有道理,府库县库出现巨额亏空,说明地方官主政搞得一团糟。在这种况下寄希望于继任者能够立刻收拾好烂摊子拨反正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在宁某看来朝廷需要给出这些州府官员时间,时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