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欧皇崛起 > 第215章 布雷顿角岛的廉价纸张

第215章 布雷顿角岛的廉价纸张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连许多天,马林天天吃肥牛火锅,结果,吃到上火,嘴角生泡。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然后,马林才暂停了吃火锅。

不过,那么多牛没被消耗掉,马林也没停下吃牛的脚步。然后,马林改为煎牛排。先在平底锅上倒上油,然后拿出上好的牛排,加上黑胡椒,制作黑椒牛排。当然,不是那种三分熟、五分熟的半生的牛排,而是八分熟的,既,又不至于因为不熟而闹肚子。

黑椒煎牛排的推出,同样大受欢迎。在这个年代,牛是一种重要的牲畜,牛也是比较少的。普通百姓,一般吃猪或羊。而牛,则是贵族和富翁才会常吃的。

只不过,这个年代法式料理尚未出现。而且,欧洲此时也很缺乏食物油。因此,用油煎制食物还是非常罕见的。更多的烹饪方式,是烤和煮。

马林搞出的黑椒煎牛排,把上层士吃的牛,和同样是上层士吃的胡椒,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而且,味道想当不错。于是,这种使用牛、黑胡椒、黄油或橄榄油,以及洋葱作为辅料的很“贵族”的简单吃法,很快在东弗里斯兰伯国流行了开来,并扩散向全欧洲。

年后,忽然从北美的布雷顿角岛,运回来一船的纸张……

马林非常重视,赶到埃姆登港,亲自检验这些纸张的质量。检查下来,马林发现,这些纸张,貌似质量很不错。而且,似乎是迎合了马林的需要。这一船纸张里,有很多的油纸。

马林曾经对那些去布雷顿角岛北边建立造纸厂的工匠们说过,自己希望能造出很廉价的纸张,然后,做出厚实的油纸,用油纸袋,取代兽皮,成为一种很重要的防的包装袋。

然后,派去布雷顿角岛的造纸工匠们,使用鲸油,浸泡厚实的纸张后加热,制造出了鲸油纸。

不过,马林却是知道,真正质量好的油纸,其实是油涂在纸张表面制成的。油主要是桐油、梓油、亚麻油等。这种油燥速度快很容易在纸张表面形成氧化层,防水效果好。

与之相反的,是不油。这种油很难氧化燥,长期以比较稳定的油脂状态存在。这种油,因为不容易氧化,很适合作为润滑油。反正,马林记得前世化学老师说过,不油是不适合用来做油纸的。

而鲸油,比较怪。虽然是动物油脂,但碘值较高,高达110到135,属于半油。而牛油、羊油的碘值,只有三四十点,属于明显的不油。

所以,后世常用的牛油纸,为了增强能,纸张必须经过硫酸浸泡后,才会上牛油。不然,牛油不容易氧化,难以在纸张表层形成燥的保护油膜。

而鲸油因为是半油,不会像牛油那么难以氧化。因此,鲸油纸质量,虽然不像桐油纸质量那么好,但也是勉强够用的。

摸了摸鲸油纸,马林并没有发现手变得油腻。所以,这些鲸油纸,时间一长,或者经过高温烘,还是能够形成氧化油膜的。

有了这批鲸油纸,马林决定,找把这些鲸油纸做成油纸袋。以后,像蔗糖啊、盐啊之类的容易受的货物,就用油纸袋密封包装起来,免得受变质了。

要知道,这年,蔗糖和盐,都是很昂贵的商品。要是受变质了,那损失可是很大的。

不过,之前因为油纸成本太高。而且,用动物油也难以做出合格的油纸。所以,为了保护蔗糖和盐之类的贵重商品,很多都用兽皮袋来装这些东西的。

而马林在布雷顿角岛的造纸厂,因为采用了后世的造纸技术,导致造纸成本很低。根据加兰德送来的报告,布雷顿角岛造纸厂造纸的成本相当低。因为,造纸原料里,除了硫酸钠需要从埃及购买,算是有点成本。其余的,比如木材,根本就是随地砍伐的。这玩意,在北美到处都是。用作燃料的煤炭也是,布雷顿角岛上正好有个大煤矿——北悉尼煤矿。

总得说来,在布雷顿角岛造纸,成本也就是那点埃及进的硫酸钠,以及伐木和挖煤、运煤的那点力成本,外加造纸工匠的一些薪水。这点成本,在近代技术的高效化学制浆面前,根本不算啥。

根据塔拉的助手们的估计,在布雷顿角岛造纸的成本,大概每百张纸,才1芬尼,比大明的造纸,成本还低几倍。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叫大明的造纸,周期长达一百多天呢。而在布雷顿角岛,把木材变成纸浆,只要一天的时间就足矣。所以,尽管马林手下造纸工匠的薪水比大明那边的工匠高,伐木等力成本也高于大明造纸作坊。但是,在高效的近代科技面前,这点差距,早被抵消了。而且,还超出很多。

听说了百张纸成本才一芬尼,赶来凑热闹的杰弗里,嘴里都能装下一个大鹅蛋了。他可是多年的老官吏了,和纸张打道也很多。

杰弗里很清楚,目前欧洲,纸张的价格,一张就要1芬尼。其成本,大约没有1芬尼,但是,也足够达到马林布雷顿角岛的造纸厂的造纸成本的几十倍了。

也就是说,马林把造纸的成本降低了几十倍。这对于文化的传播来说,绝对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从前,普通每天的我工钱不过2个芬尼。而一张纸的价格就要1芬尼。也就是说,普通劳动了一天,只够买两张纸的……

这样的况下,普通的小孩读得起书么?显然读不起。要知道,一本书就有几十张纸(一开的大纸)。这还只是纸张的成本,另外,知识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加上印刷等成本,普通上一个月,也未必能买得起一本书。所以,在19世纪中期以前,一般是读不起书的。

知道19世纪中期,出现了机械制浆法和化学制浆法后,造纸成本大大降低下来。然后,欧洲文化迅速普及开来,科学在19世纪下半叶,也真正实现了腾飞。

所以,纸张成本的下降,对社会的影响,是极大的。

马林看到这些布雷顿角岛出产的廉价纸张,仿佛看到了科技的大发展。当然,还有廉价的油纸袋的推广。以后,易受的商品的保存和运输,有了大量廉价油纸袋,也不再是大问题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