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冰冻三尺非一 之寒、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
之寒、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 、从表面上看,奥匈帝国也是一个拥有65万平方公里土地,开战前5000多万
、从表面上看,奥匈帝国也是一个拥有65万平方公里土地,开战前5000多万
 的欧洲大国!怎么真正打起来就那么
的欧洲大国!怎么真正打起来就那么
 呢?以至于奥匈帝国在战争中都将一些荣誉部队的称号取消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原因很简单,打得太丢
呢?以至于奥匈帝国在战争中都将一些荣誉部队的称号取消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原因很简单,打得太丢 了!
了! 
 正所谓成功和胜利不是一蹴而就,卖相如此之好的弱 之所以能成为弱
之所以能成为弱 那也是有原因的!奥匈帝国的悲催不是某一个因素导致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因素有这么强大的作用!
那也是有原因的!奥匈帝国的悲催不是某一个因素导致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因素有这么强大的作用! 
 说起奥匈帝国为什么会悲剧,只要对历史稍微有些了解的都会说道奥匈境内悲催的民族问题。以1914年1战 发时为例,
发时为例,
 占总
占总
 比例3以上的民族就有11个,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民族德意志
比例3以上的民族就有11个,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民族德意志 和匈牙利
和匈牙利 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3和21!这两个所谓的主体民族即使在自己的国家内的
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3和21!这两个所谓的主体民族即使在自己的国家内的
 也占不到总
也占不到总
 的一半啊!
的一半啊! 
 然后捷克 12,波兰
12,波兰 11。捷克
11。捷克 还好一些,算是哈布斯堡王室的老臣民了,而波兰
还好一些,算是哈布斯堡王室的老臣民了,而波兰 加
加 奥匈帝国可是当年三家瓜分波兰的产物!塞尔维亚
奥匈帝国可是当年三家瓜分波兰的产物!塞尔维亚 和斯洛文尼亚
和斯洛文尼亚 一共占
一共占
 总数的9这些
总数的9这些 和俄国
和俄国 是同一个民族,再加上塞尔维亚的鼓动,分离倾向
是同一个民族,再加上塞尔维亚的鼓动,分离倾向 趋严重,历史上费迪南大公去哪
趋严重,历史上费迪南大公去哪 什么?然后又发生了什么,大家都懂!所以说整个奥匈帝国再民族
什么?然后又发生了什么,大家都懂!所以说整个奥匈帝国再民族 上就是一盘散沙!
上就是一盘散沙! 
 而民族的问题自然影响到军队的问题。毕竟军队也是 构成的!没有一个民族能作为军队中可以信任的主体民族。如何一边保证部队规模一边强化军队的对内控制作用成为了弗里茨皇帝必须面对的问题。
构成的!没有一个民族能作为军队中可以信任的主体民族。如何一边保证部队规模一边强化军队的对内控制作用成为了弗里茨皇帝必须面对的问题。 
 所以奥匈帝国将部队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帝国国防军,一种是地方部队,前者是奥匈帝国的 锐部队和机动兵力,作为对外作战和对内镇压的支柱。他们的指挥官大部分从贵族中选择,从指挥层开始保证对皇室的效忠。这支部队是奥皇最信任的部队。
锐部队和机动兵力,作为对外作战和对内镇压的支柱。他们的指挥官大部分从贵族中选择,从指挥层开始保证对皇室的效忠。这支部队是奥皇最信任的部队。 
 而就这支被奥皇视为 锐的、可以信赖、大力培养的部队依然被民族问题搞的一塌糊涂,按照规定,这支部队按照通用语言分为两种,分别为奥地利团和匈牙利团,这种用所说的语言来区分部队的做法也算是空前绝后了吧!
锐的、可以信赖、大力培养的部队依然被民族问题搞的一塌糊涂,按照规定,这支部队按照通用语言分为两种,分别为奥地利团和匈牙利团,这种用所说的语言来区分部队的做法也算是空前绝后了吧! 
 但是不要忘了,这两个民族的 数都没有一半!你从各地招过来的诸如捷克
数都没有一半!你从各地招过来的诸如捷克 、波兰
、波兰 、乌克兰
、乌克兰 、斯拉夫
、斯拉夫 、马扎尔
、马扎尔 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啊!再加上各方方言横行。造成了即使统一以某种语言作为标准用语依然无法高效的指挥部队,当时的教育水平非常有限,尤其是战争开始后扩军后临时征兆的部队,你能指望也给刚放下锄
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啊!再加上各方方言横行。造成了即使统一以某种语言作为标准用语依然无法高效的指挥部队,当时的教育水平非常有限,尤其是战争开始后扩军后临时征兆的部队,你能指望也给刚放下锄 语言不通的农民有多高战斗力吗?
语言不通的农民有多高战斗力吗? 
 相反,反倒是地方部队至少在语言和民族的问题上要好很多,至少大家都是来自一个地方的,语言相同,甚至 伍前抬
伍前抬 不见低
不见低 见。关系好得很,所谓上阵父子兵吧,期表现反而更好一些。
见。关系好得很,所谓上阵父子兵吧,期表现反而更好一些。 
 除了最基本的指挥问题之外,随着战争规模的持续 发,各种民族思
发,各种民族思 等等问题被残酷的战争激发并且不断放大!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帝国防卫军,随着战争的进行而发生了各种严重的问题。以往的设定和预防措施被证明没有卵用!
等等问题被残酷的战争激发并且不断放大!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帝国防卫军,随着战争的进行而发生了各种严重的问题。以往的设定和预防措施被证明没有卵用! 
 贵族军官依然可靠,但是战争中随着有经验的贵族军官不断牺牲,新上来的军官是否可靠就难说了,对帝国能有多少感 也难说了,享受较高待遇的帝国士兵开始也是可靠的,但是那些补充的各个民族中下层
也难说了,享受较高待遇的帝国士兵开始也是可靠的,但是那些补充的各个民族中下层 士就完全和可靠两字不挨边了!勃鲁希诺夫攻势为何能成功?和不少民族士兵抵抗意志脆弱,不战而降有极大的关系!不是俄国
士就完全和可靠两字不挨边了!勃鲁希诺夫攻势为何能成功?和不少民族士兵抵抗意志脆弱,不战而降有极大的关系!不是俄国 太猛了,而是奥匈太水了!
太猛了,而是奥匈太水了! 
 同样,在帝国防卫军中表现不好的时候,守护本土的地方守备部队却在防御作战中表现不错,比如说蒂罗尔 手部队,当意大利
手部队,当意大利 突然宣战后,这支部队在近乎悬殊到无法计量的
突然宣战后,这支部队在近乎悬殊到无法计量的 况下拖住了意大利部队的进攻,而被奥匈政府授予了皇家
况下拖住了意大利部队的进攻,而被奥匈政府授予了皇家 手部队的称号。不过这也一支部队在防御自己家乡勇猛异常的同时,对于其它战场的战局同样漠不关心,如果不是被指挥官忽悠的话,他们甚至不愿意支援相邻战区的友军!
手部队的称号。不过这也一支部队在防御自己家乡勇猛异常的同时,对于其它战场的战局同样漠不关心,如果不是被指挥官忽悠的话,他们甚至不愿意支援相邻战区的友军! 
 于是乎拥有这样一支部队的奥匈帝国还敢打世界大战,穿越者不得不对老弗里茨的自信和骄狂说一声佩服!没有民族凝聚力、没有共同信仰、各种分裂和民族思 横流的部队能坚持4年,也是怪不容易的!
横流的部队能坚持4年,也是怪不容易的! 
 除了 的问题之外,奥匈帝国的装备问题同样非常严重。以开战时为例,看看奥匈帝国的部队和火炮数量比例你就能知道奥匈部队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先不说西线了,英法德三国的
的问题之外,奥匈帝国的装备问题同样非常严重。以开战时为例,看看奥匈帝国的部队和火炮数量比例你就能知道奥匈部队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先不说西线了,英法德三国的 锐部队云集,用这些部队来对比奥匈部队那是欺负它!单纯就东线来说,奥匈部队甚至连俄国都不如!
锐部队云集,用这些部队来对比奥匈部队那是欺负它!单纯就东线来说,奥匈部队甚至连俄国都不如! 
 东线开始时,由普利特威茨指挥的德国第八集团军一共拥有4个军和数个独立师级单位,总兵力为16个师,20万 和1044门火炮。(重炮数量少一些,一共才156门。)一个师平均65门各种火炮。
和1044门火炮。(重炮数量少一些,一共才156门。)一个师平均65门各种火炮。 
 俄国 则集中了6个集团军,一共拥有52个步兵师和21个骑兵师,一共拥有3203门火炮,平均每个师有43门火炮。其中兵力最强的第二集团军,拥有14个师,702门火炮。
则集中了6个集团军,一共拥有52个步兵师和21个骑兵师,一共拥有3203门火炮,平均每个师有43门火炮。其中兵力最强的第二集团军,拥有14个师,702门火炮。 
 好了,咱们现在开始看看奥匈军团!奥匈怎么着从表面上看也是一个大国,摆出来的架势倒是挺吓 的!一字排开了4个集团军,355个师的步兵和11个师的骑兵,总兵力也有85万!但是,但是作为最重要的支援火力的炮兵才拥有1728门火炮!平均一个师才37门火炮啊!而且就这样一支部队中还充斥着大量的旧式火炮。
的!一字排开了4个集团军,355个师的步兵和11个师的骑兵,总兵力也有85万!但是,但是作为最重要的支援火力的炮兵才拥有1728门火炮!平均一个师才37门火炮啊!而且就这样一支部队中还充斥着大量的旧式火炮。 
 然后双方在加里西亚地区进行了第一次碰撞,在320到400千米的站线上,俄国5个集团军和一个支队的兵力对抗奥匈4个集团军和1个后备军的兵力,在长达一个多月的 战中,奥匈部队损失40万,其中10万
战中,奥匈部队损失40万,其中10万 被俘!而俄国损失23万,在德法英三国看来装备不咋地,部队素质也不咋地的俄国终于在奥匈帝国身上找到了自信!要知道,这些部队可是当初奥匈最
被俘!而俄国损失23万,在德法英三国看来装备不咋地,部队素质也不咋地的俄国终于在奥匈帝国身上找到了自信!要知道,这些部队可是当初奥匈最 锐的部队啊!(这个资料出自毛子资料,不过对比其它数据后,感觉差不多。)
锐的部队啊!(这个资料出自毛子资料,不过对比其它数据后,感觉差不多。) 
开始就这么怂,后来就更怂了!火炮库存量少的可怜,当意大利参战,奥匈帝国甚至要动用一门不知道什么时候制造的65青铜炮。正因为这样,穿越者认为奥匈帝国的军火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第二更奉上~~~,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