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明朝做塞王 > 第二百一十章 全部用来办教育

第二百一十章 全部用来办教育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更何况,朱楧这么痴迷于哈密地区,除了它无比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迪丽娜扎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矿石。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哈密的矿石有很多,最吸引朱楧的是锡矿。

锡矿有多少作用朱楧不知道,他只知道一点——可以用来上产马铁,而马铁却是生产罐的利器。

的出现可以说是军事史上的革命,这还要归功于拿仑,这位老兄一辈子南征北战,战线拉的太长,粮食运输十分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全国发出悬赏令,一来二去终于弄出了罐这种东西。罐的出现为他的征服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为这个军事天才再也不用担心令疼的后勤问题了。

朱楧也是在网站上看到这则介绍的,但马铁和罐具体来说怎么制作他也不清楚,只能给工匠们去解决了,我们在商代就开始利用锡这种资源,在铁皮上镀层锡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大明生产的罐质量肯定比不了后世,可以保持里面的食物好几年不变质,朱楧也没打算弄出这么逆天的存在,只要能让食物品质保持半年左右的时间,那绝对是吊打一切的存在了。

有了这个器之后,在利用西北一带广阔的原饲养自己的战马,培养出数万锐骑兵,那到时候寡就可以做到直捣王庭,战不旋踵了。

毕竟终于王朝进攻游牧民族一直有两个巨大的困难无法克服,第一个就是粮问题,千里运粮真不是动动嘴那么简单,汉朝那么强大的国力不也照样被掏空了吗?但是有了罐,这个问题就不用考虑了,相当于自己的军队可以半年不吃饭,那是多么bug的存在啊。

第二个就是机动力问题,步兵打骑兵防守还可以,但要是进攻就太扯了,等寡的山丹军马场建成,再加上其他的马场生产的战马,以及和少数民族茶马互市换来的战马,寡就可以组织起装备良、数量庞大,而且半年不用吃饭的骑兵,到时候什么鞑靼、瓦剌,什么黄金家族,全都要跪在寡的脚下唱征服。

要永清大漠,完成秦汉盛唐以来,所有伟大的帝王都无法完成的事业!

“农业是我肃国的立国之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不过,一个国家的发展要百业俱兴,光靠农业是不行的,还要发展工商业,这不是什么舍本逐末之术,而是可以与农业互相促进的行业。举例来说,就说我们制作的大水车和手压机等物,不就很好的促进了我们农业的发展吗?没有它们我们也收获不了这么多粮食。所以这三百万两银子中,本王还有拿出一百万两来作为本钱,发展我肃国的工商业。”朱楧批准了户曹判书张文远的报告后,又略微沉吟了一下,自顾自地说道。

“王上圣明,臣等恭听王上训令。”众位大臣齐声答道,虽然他们不知道王上要用本钱什么?但既然他说要那肯定就要,反正钱是他的。

“王上,此次瓦剌趁我军主力西进之时进犯,虽然已经被打退,但胡虏皆有虎狼之心,不可不防,剩余的一百万两臣请王上拨出来用于修建边墙、打造盔甲等军械,用于防备北虏的侵犯。”说话的是兵曹判书管子玉,此次瓦剌进犯虽然没有造成什么大的损失,但是也让肃国的官员捏了一把汗,对方的骑兵来去如风,趁肃军的主力还没有撤回来,集中力量打击明军防线的一点,让负责留守的明军很是疼,若不是此次庆王殿下及时派兵支援,肃国的留守部队怕是要遭受较大的损失了。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有了这次教训,管子玉认为加强北部的防线十分重要,毕竟他制定的战略就是北守,北边的防守一定要坚固。到底是这个时代的,管子玉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罐这种东西,在他的认知里,肃清大漠是十分不现实的,朱楧要是现在提出这么,他一定会拼死进谏。

“王上,此次我肃国举全国之力大战回鹘,国民因此节衣缩食,子过得十分辛苦,臣以为除了管判书说的以外,改善国民生活也很必要,请王上分一些银两出来用于改善国民生活,让举国百姓一齐来歌颂王上的恩德。”说话的是吏曹判书纪君用。虽然吏曹主管的是事,但他是文官之首,这种军国大事自然有很大的发言权。他认为肃国的百姓此次为了同时应付西边的回鹘和北边的瓦剌出了很大的力,吃了很多苦,为了打仗和修建边墙将家中的壮劳力都派去了,耽误了农时,生活水平大为降低,现在好不容易打赢了,是该回报他们的时候了,这也有助于心的安定。

“不,用来办教育。”朱楧端坐在大王座上,几乎是想都没想,一就否决了他们两的建议,语气犹如寒冰一般坚硬。

兵曹判书管子玉和吏曹判书纪君用这两位二品大员瞬间懵了,这位王上真是不走寻常路啊,自古以来的治国者从来都没有走过这个路数,互相对望了一眼,似乎是心有灵犀地说道:“启禀王上,臣以为可以拿出来一笔钱办教育。但是,军备和民生也应该兼顾。”

“不,全部用来办教育。”朱楧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犹如被坚冰冻住一般,十分坚毅地说道。

看到这一幕,没有敢于反驳了,两位判书大又是互相看了一眼,额上都不自觉地因为朱楧的威严冒出了一丝丝汗珠,虽然不理解朱楧的路数,但还是恭恭敬敬地行礼道:“臣遵旨。”

朱楧霍的一下子站了起来,双手负在身后,抬眼望着大殿外遥远的天空,一副畅想的样子,坚定而自信地说道:“五年之内,寡要让这肃国境内每一个都识字。”

听到这句话,殿内的文官全都面面相觑,他们之所以能身居高位,就是因为掌握了读书识字这个大明朝很少有掌握的技能,若是真像朱楧说的那样,让所有都识字,那将来跟他们抢生意的就实在是太多了。

但看到朱楧如此坚定的样子,他们当中也没有有胆子站出来反驳,只能齐声俯首道:“臣等遵旨。”

朱楧对他们的态度十分满意,是智力型动物,所以一个民族的将来根本还是在教育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的创造,让他们能创造出更多好用的工具来为类服务。但这肃国民的创造朱楧是左右不了的,他没有能力将每一个肃国民都变成因斯坦,他能做的,就是让他们每个都具有基本的读写能力,可以自己去获取知识,然后再建立类似于知识产权之类的制度,为他们的创造提供良好的环境。

解决了这个问题,接下来就是此次会议的重戏了——封赏有功之臣。兄弟们刚刚帮你打了一个打胜仗,不给封赏怎么能行,毕竟家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给你活,为的就是荣华富贵,可不是来跟你喝酒论的。

朱楧早就列好了长长的封赏名单,最主要的三分别是:将军佥事张龙,舍命护主有功,追赠一品将军,子张彪封三等侯爵,世袭罔替;将军瞿能,攻敌军甬道,逆转攻守形势,居功至伟,封三等侯爵,世袭罔替;指挥使王虎臣,生俘敌军大将博尔忽,特准连升两级,封为一品将军。其余等各有封赏不提。

另外,阵亡和伤残的军都有优厚的抚恤,此外每家每月还发放五斗粮食的补贴,使得他们的生活不至于陷困境,如此一来,肃国的将士们全都断了后顾之忧,可以安安心心地为肃王殿下效力了。

朝会又决定了几件大事,朱楧对此颇为高兴,出于对教育的重视,他专门设立了督学大臣来管理肃国的学政,正二品官职,与六曹判书的地位相同。第一任督学大臣由之前肃王府的教授俞恩远来担任,俞恩远也算是个老学究,本来想好好督导肃王殿下学习圣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