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明朝做塞王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对蝗灾的处理

第二百二十三章 对蝗灾的处理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少为寡收一点赋税,说不定还和一些大户商量好了,要中饱私囊一下。因为这个,寡才生气的。若是百姓真的过不下去了,寡又岂能坐视不救?他们可都是寡的子民啊。”

黛昱竹这才明白朱楧的心思,不禁大为惭愧,自己差点混淆了王爷的判断,让王爷遭受损失,脸颊不禁一红,带有一丝愧疚地说道:“是臣妾愚笨了,差点坏了王爷的大事,请王爷恕罪。”

朱楧又岂会真的怪罪黛昱竹,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丫,心地又很善良,被那群老滑骗了很正常。朱楧可不一样,他的身体虽然只有十八岁,但是他的灵魂却已经有了三十多岁,而且饱经世沧桑,不会去轻易相信一个所谓的好心。所以,兰州布政使赵华清尽管在奏折里将话说的很漂亮,说什么免税赈灾是尧舜之举,将会是民齐声歌颂王上的恩德,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朱楧也不为所动,因为他一眼就看出了这里面的猫腻,你小子想偷懒就直说,用不着搞这些弯弯绕,又挑了挑黛昱竹俊俏的小下,坏坏地笑道:“你是寡最懂事,最让心疼的淑妃,寡怎么会怪你呢?你也是为了寡好,寡心里知道。”

黛昱竹甜甜一笑,能被自己的丈夫所理解、认可,对于每个来说都是值得开心的事,嘟着嘴,却又一脸疑惑地说道:“可是王爷从未出过敦煌城,是怎么知道那里的灾是不严重的?”

朱楧得意地一笑,这不是着寡自己夸自己吗?顺手拿来两道奏折,递到黛昱竹的跟前,得意地炫耀道:“事的真相都在这两道奏折里。”

黛昱竹面色一惭,低着,红着脸,喃喃地说道:“请王爷莫要取笑臣妾,臣妾不识字啊。”她的出身就让她很自卑,虽然朱楧从来没有因为她曾经是自己的婢而轻视过她,但大明朝的还是很注重出身的,子似乎是更加在意这一点,因为男可以像朱重八那样去创业,而这时候的子只能依靠自己的父母和丈夫,父母没有势力,找丈夫也找不到多么有背景的,就算是找到的话,也只能像她这样给做小妾,成不了正房。

再加上她不识字,跟另外那一后三妃比起来又差了一大截,那三位要么是大家小姐出身,要么是就是一国的公主,文化水平都不比那些秀才们低,只是她们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而已。

出身加学历,是压在黛昱竹心的两座大山,让她永远感觉自己低一等,在某些时候甚至感觉有点抬不起来,只能卖命地伺候朱楧,希望能博得王爷更多的宠幸,借此来抵消她的些许自卑心理。

朱楧看她的样子,心颇为不忍,孩子的心思真是细腻如发,虽然他是无意为之,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不小心就触动了自己可的淑妃的经,连忙安慰道:“好了,乖。是寡不好,寡跟你直说吧,这两份奏折一份是兰州巡按御史上的,另一份是车岗统领的仪卫司的一名校尉上的,他们都说兰州的灾并不严重,两者可以互相印证,因此寡就判断出,这件事是那个叫赵华清的布政使想要偷懒。”

原来是这样。黛昱竹恍然大悟,看来王爷早就有先见之明,派将官员系统监视了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他们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了,说实话朱楧刚一开始这么做的时候,她还有一些不理解,因为这种做法并不符合中所说的明君的举动,戏文里的明君都是信任大臣、尊敬大臣的,朱楧这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不过经历了今天这件事她终于明白了,所谓的“用不疑,疑不用”这句话完全都是骗小孩子或者是自我标榜的,连一个店掌柜都不可能相信,都是贪婪的,自私的,让他们替自己掌握国家的兵马钱粮,不派监督怎么行?那样岂不是明摆着鼓励他们将钱都装到自己的腰包吗?

黛昱竹将扎进朱楧的怀里,顿感一阵温暖涌遍全身,跟着一个英明武对自己又好的君王真是很有安全感,他可以给自己遮风挡雨,让自己永远不会有失去幸福的危机感,盈盈一笑,冲着朱楧说道:“王爷英明,刚才是臣妾多嘴了。臣妾今后再也不会质疑王爷的决定了。”

朱楧摸了摸她圆圆的小脑袋,笑道:“寡不会怪你,寡跟你说过,今后你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跟寡提出,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寡相信你是为了寡好,就算是说错了也没关系。”

“臣妾谢过殿下。”黛昱竹又抬起来,瞪着一双滴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朱楧,轻声细语地娇羞道。

朱楧又安慰了她几句,随后开始自顾自地想着心事,今天自己能够得知灾的真相,完全是因为兰州巡按御史和车岗的仪卫司尽忠职守,可是他们也是,也会被收买,若果将来他们联起手来欺瞒寡,那该如何是好?必须再找一群来压制他们。

想到这里,朱楧又想到了那一类特殊的群——太监,太监虽然也是,但是一群特殊的,他们没有家,甚至没有亲戚,活就活自己这一辈子,因此也没有给后代留家产的念,最不容易被收买。而且,太监们的生死荣辱全都系于皇帝的一句话,他们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你要是不好好当差,惹得皇帝不满了,就会立即被安排去扫大街,倒马桶,马上就会有新来的太监顶替你的位置。因此他们为皇帝做起事来是最忠心的。

有必要设立类似于东厂之类的机构了,朱楧心理感叹道,当然,他的特务组织到这里就算到了,不会再像明朝后来的皇帝那样再设立什么西厂、内厂之类的机构,这玩意儿设置的多了不仅只能重复,费钱粮,还会造成全国臣民的恐慌,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凡是还是适可而止比较好。

只不过现在提出来怕是会遭到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设立司礼监分了他们的权力已经让他们心中不爽了,再设置东厂之类的机构来监视压制他们,他们岂能善罢甘休?况且老朱明令严禁太监政,他们一定会拿出这件事来做文章,如果自己准备不充分,冒冒失失去做的话,说不定会被他们集体顶回去,到时候不仅碰一鼻子灰,还会使自己的威信降低。

这件事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来做,而这个契机朱楧已经想到了,他的心微微一动,嘴角挂起了一丝邪魅狂涓的微笑,这不是有一个送上门来的吗?但现在还不能着急,必须找到足够的证据,将事坐实,要不然被对方反咬一可就麻烦了。

鸷鸟之击,必匿其形;一发不中,百发尽悉。做事一定要低调,悄悄地打枪的不要,最后在突然发,一举成功。

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解决子学院的问题。朱楧在淑妃那里留宿了一晚,为了弥补今对黛昱竹一不小心造成的伤害,晚上对她百般宠,而黛昱竹也有几天没有服侍过王爷了,内心也是很想念,对朱楧也是百般逢迎讨好,服侍的十分到位,二又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

第二天,按例该是上早朝的时间,朱楧照例穿上了自己的九章衮龙袍,并且在黛昱竹的服侍之下,带了一顶紫金冠,穿着打扮非常的正式,非常的华丽。

肃国的诸位文武大臣见到朱楧这副打扮,心里都打起来鼓,七上八下的,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他们这位平时很随和的王上一旦穿的这么正式,那肯定就是有大事发生,到底会是什么事?群臣心里都在嘀咕,谁也摸不清这位年轻的王上的心里。

难道是前几天选才艺少的事?这事是有几个御史进谏了一下,有的说王上刚刚建国,不宜如此奢靡无度,有的说就算是选也应该从良家子中选,怎么能在战俘营和隶营中选?对于这些奏折,朱楧的态度全都是留中不发,他也知道这些御史是为自己好,只是不能理解自己的行为而已,懒得跟他们解释,就当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