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历史粉碎机 > 第九十三章 分化瓦解

第九十三章 分化瓦解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不过在继续向北进攻之前杨丰还得先把盖州拿下。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是进攻的基地。

这座小城的一千守军当然不值一提,可加上近万旗老弱孺就不太简单了,可不要小看老弱孺,真到了拼命的时候老弱孺也一样会变成战士,这一点江百姓就是很好的例子,只有寇旅四千,而且还得留下一部分堵青石关的况下,轻松攻克盖州可不容易,真要死伤个一两千,那向北进攻就完全可以说是扯淡了。

“陛下,臣以为对于这些逆民应区别对待。”

他的向导官刘成说道。

“区别?如何区别?”

杨丰问道。

“建以旗分民,但旗下并非都是建,满州,蒙古,汉军各自分别,这是旗,但旗之下又有包衣,若以旗为主子,那包衣就是主子的家里仆,平时供养伺候主子,战时轻壮为兵编包衣营,其构成复杂,多系野猪皮初起在辽东征战之时俘虏或购买的,这是旗的亲信家。另外还有一类为尼堪,此语原是他们称呼我汉的,但实际又有区别,其中有台尼堪,可以将其直接视为建就行,这是最初投靠建的,除极少数做了包衣,其他绝大多数都是正身旗。还有则为尼堪和抚顺尼堪,这两类相近,都是早期投靠建的,但晚于台尼堪,故此这两类除极少数为正身旗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包衣,还有最下等为阿哈尼堪,也就是纯粹的隶,这个是前些年关外大战之时,被他们掳掠的辽东百姓,在建里面身份低等受尽欺凌。另外还有朝鲜,他们的身份不同于尼堪,除少部分为正身旗外,绝大多数都是八旗满州的包衣,但他们多数都是之前建朝鲜之时掳掠的平民,对建其实也没什么忠心可言。”

刘成说道。

“那又如何?”

杨丰问。

“回皇上,旗是肯定不能赦免的,无论满蒙汉都死有余辜,但包衣或可另外考虑,毕竟有主从之分,比如包衣杀其主而降者,完全可以视为将功折罪,至于阿哈尼堪就更不用说了,只要陛下肯赦免他们立刻就会倒戈,而那朝鲜包衣若陛下赐其汉民身份,允许他们继续世代居住原地,并将其目前所耕种土地赏赐他们,或者愿意也可返回故土,那么他们同样会倒戈的。”

刘成说道。

“有道理!”

杨丰点了点

很显然这个小刘同志也是心肠歹毒的,他那个包衣杀其主视为将功折罪的想法,无疑就是在怂恿那些包衣卖主求生,这个问题实际上在广宁时候就已经需要面对了,但广宁城到最后那些旗把值得赦免的都吃光了,所以也就没有再麻烦着甄别。

“传旨,晓谕盖州之民,但为建语阿哈尼堪之良民,往朝廷之军保护不力,致其为建掳掠而不得已附逆,其责在朝廷而不在其等,切勿助纣为虐,自取灭亡,有归降朝廷者,一概既往不咎,所耕种之土地,皆收归皇田赐其耕种,除缴纳田赋外,只需缴纳一成地租即可。而为旗之包衣者,虽亦有可原,但其跟随建作战已属大逆,故可允其将功折罪,但有包衣以旗首级归降者,可免其死罪归内廷籍,为朕修陵以赎前罪。

惟旗罪在不赦,除与低于车之孩童外,其他一概杀无赦!”

紧接着他说道。

这样就可以了,他就不信那些包衣和隶们都愿意给野猪皮家族殉葬,那些被掳掠的汉隶,这个直接解放为良民,然后又是一支忠心耿耿的力量,至于那些包衣,这个正好以后留着修金字塔,话说他那个大金字塔也该开始筹备了,反正雇佣老百姓还得花钱,让这些包衣们当苦力又不需要花钱,就是这地点还需要考虑一下。

“若有建冒充汉民呢?”

他突然问道。

“陛下多虑了,那建和咱们的长相颇有不同,虽然粗看都差不多,但熟悉他们的一眼就能分出其样貌,这建自称是真后裔,实际是胡扯的,真早就被蒙古杀光了,他们是北海岭北一带南下的生番,实际上和索伦同源,只是他们南迁后受我华夏影响多少开化了些,自己给自己加了个真后裔名,反而把索伦视为蛮族。”

刘成笑着说。

“那这甄别任务就给你了!”

杨丰满意地说。

“臣尊旨!”

刘成忙说道。

“朕以后要在辽东设省,黎玉田至今还兼着辽东巡抚,你就先代理着海盖复金四州兵备道吧,这辽南一带的恢复工作就给你了,若是得好,朕就赏你个布政使。”

杨丰说道。

这个刘成实际上是以前盖州卫的一名高级军官,世代都居住在这里的,盖州沦陷后跑到山东被编水师,目前身份只是一个小千户而已,不过杨皇上都能任命高第一个总兵当兵部尚书,那么任命一个千户当兵备道也就没什么可惊讶的了。

实际上从到山海关开始,皇上任命官员已经早就已经不按照什么规矩来了,武官文职,文职带兵的事屡见不鲜,去年还把南边送来的一个普通小吏,直接任命为丰润县令。吏部尚书王永吉一开始还坚持一下原则,后来那个小县令在守将受伤的况下居然指挥丰润军民,硬是靠着一座大的小县城顶住了多尔衮半个月的猛攻之后,王尚书也只能承认皇上在知善任方面,的确还是很令钦佩的。

话说击败清军后,就连吴三桂对阎县令守城的本领都叹为观止。

不过如何把圣旨传达到盖州城内,这就很需要一番脑了,清军肯定不会让明军进城贴告示的。

造投石机扔传单?

投石机会被大炮轰成渣的,而老百姓也没几个识字的。

在城外喊话?

除非上大功率喇叭,什么嗓门能让几百米外都听见?距离城墙少于五百米都会被大炮按着打的。

呃,除非从天上喊。

上热气球!

杨丰立刻做出了决定。

紧接着他设计出图样,由一艘速度最快的水师战船送往山海关。

两地不过才四百里水路,往返都是侧向吹来的东南风,最适合帆船航行,而山海关有宋应星和无数各行业的工匠,皇上点名急用的东西,工部全力以赴自然花不了多少时间,再说本来这东西也没什么高科技,仅仅第四天这艘船就和运输左翼第四镇的船队同时返回盖州。

就在那些明军好的目光中,督造的锦衣卫们从船上卸下来一个巨大的,用丝绸缝制而成的袋,而且还是用多层丝绸缝制的,这个巨大的袋在岸边的军营内直接展开,然后又抬下一个大号的竹筐挂在袋,筐子上面还架着一盏巨大的油灯。

或者用火炬更确切一些。

毕竟棉芯都快赶上胳膊粗了,再叫油灯也未免夸张了点。

然后在皇帝陛下亲自指挥下,那个用陶罐改装,上用铁皮封住只有这根棉芯露在外面的油灯被点燃,内部随着毛细作用上升的酒立刻化作栩熊熊燃烧的火焰,随着热空气不断升起,那个巨大的丝绸袋也开始逐渐鼓了起来。

“这是个大孔明灯?”

刘成愕然说道。

“对,可以载的大孔明灯!”

杨丰说道。

“进去吧!”

紧接着他一脸庄严地说道。

“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