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从1983开始 > 第三十一章 大新闻

第三十一章 大新闻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80年代初文学热,全国三个青年,两个半搞创作。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1981年的时候,中青社举行过一次大型座谈会,就谈一首诗和一篇。写诗的叫顾城,写的叫马卫都。

当时还是工的马卫都,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叫《今夜月儿圆》,写一个车工被车间上的故事。

这年是个稀缺品,

《中国青年报》发行量500万,再加上传阅的次数,起码几千万,老马一夜就成了款,读者来信都用卡车拉。

后来《青年文学》的主编亲自登门邀请,老马就成了杂志编辑,学历最低——小学四年级就辍了学。

至于汪朔,以前当过兵,倒腾过彩电,卖过假药,从医药公司辞职后专业写作。这会已经写了《空中小姐》,在文坛略有薄名,但远没到养家糊,大红大紫的地步。

都是大院子弟,认识很早。今天老马是陪汪朔来泡妞,就是那个生沈叙佳,也是《屈原》的主角。而起冲突的那两个,亦是沈叙佳的仰慕者。

却说四上了车,互相通名。汪朔刚才怂的一,现在又能耐了,“哥们嘛的,以前练过?”

“没有,就是平时锻炼。”

“那也不容易,瞧这身子骨,哪儿啊?”

“鞍城的。”

“过来出差?”

“不是,在《红楼梦》培训班当演员。”

“哦,红楼梦啊!”

汪朔一眨,有点惊讶,随即嗤笑道:“你演什么啊,红楼梦里还有练块儿的贾宝玉呢?

我听说导演是王扶霖,这我觉得不靠谱,他拍那《敌营18年》就不靠谱……听说你们还找了帮红学家来改,哎哟,哪有这么的?红学家多无聊啊,一帮全是考证索隐派,都不是正常文学评论。

我跟你讲,中国两大不靠谱读者群,一个是吃鲁迅饭的,一个就是红学家。这帮的话不能听,他有利益在里,他吃这碗饭的,怎么还能改呢……”

许非听得直乐,目光在仨身上转来转去,新鲜又有趣。

这货真是一话痨,个没完没了,末了一转,“不过今儿你仗义,我这不欠,正巧赶上,一块去搓一顿。”

“我还得赶回去,心意领了。”

“嚯,不给面子?”

“真不是,我住的地方太偏,晚了就没车了。”

对方再三拒绝,汪朔有点不爽快。但老马结婚数年,都奔三十了,过了那个混不吝的劲儿,道:“那就不勉强了,咱们留个电话吧,有机会再联系。”

汪朔说没电话,只老马留了个单位座机。

许非把纸条揣进兜,也不以为意,看看前面站台,笑道:“我到站了,两位回见。”

一声汽响,车门打开,他后脚刚迈下去,就听着一声嘀咕,又好像故意让自己听见似的。

“卧槽,装什么啊,我特么请吃饭谁不给面儿?”

汪朔啐了一,继续道:“现在基层群众这么牛了么,我看这孙子也是低阶级,得教育!”

大院子弟嘛,看哪儿都是基层,看谁都是傻,刚才客气几句,都是看在出手相救的面子上。

老马却揉了揉鼻子,道:“我觉着这挺有意思,像咱们搭话,见面聊天,肯定要问你嘛的啊,在哪儿工作是吧,你看他问了么?什么都没问。”

“对,他刚才看我们是那种眼神,特新鲜,又带着点好玩,反正挺奇怪的。”沈叙佳道。

“奇怪什么啊?就不许家斜眼白内障么?我看就是一装蒜的。”

汪朔大脑袋一晃,给许非的形象拍了板。

…………

天蒙蒙黑的时候,许非才回到招待所。

在院子里,正赶上陈小旭和张俪逛街回来,晃晃悠悠的,手里还拎着半拉西瓜,没塑料袋,用麻绳兜着。

现在已经允许农民进城卖东西,京城还划了几个自由市场,啥东西都有,价格还便宜。

“你什么去了?”

“看舞剧呗。”

“哟,你还真自己去了。”

俩姑娘眨眨眼睛,跟着都掩嘴一乐。

“不然怎么着,也没陪。”

许非提起就不愉快,这一天过的真是彩纷呈。

“这话说的,我们为什么要陪你?”

陈小旭回了一嘴,又觉得不太对,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好在张俪接过话,“好了,上去吧,我们请你吃西瓜。”

到了二楼,胡则红和东方文樱不在。陈小旭从来不活,张俪就找了把刀,准备切瓜。

“哎,等会儿!”

许非连忙叫停,“你这么吃瓜是没有灵魂的,我去拿个勺。”

他飞速跑到三楼,拿了个羹匙下来,“吃西瓜得这么吃,这才叫……呃……”

他挠挠,一个勺,三个,三个,一个勺。

“算了还是切吧。”

嘁!

俩姑娘齐齐鄙视,张俪利索的切成小块,手法娴熟,一看就常做家务。

西瓜还没到大幅上市的季节,感稍差,但在炎热的夏夜里也十分满足。陈小旭啃着瓜,偶然一抬眼,注意到许非的手背上有擦伤。

“你又跟打架了?”

“什么叫又啊,我就不能是蹭的?”

“哼,你以前跟打架,就是这种擦伤!”

“他经常打架么?”张俪奇道。

“小时候经常打,后来就少了,带着我跟一群小孩子,一个对八个,被打的满脸是血都不求饶。”

陈小旭吐出一粒籽,幽幽道:“真怀念小时候。”

什么鬼?

许非翻了个白眼。

“出事了!出事了!”

正怀念童年时,胡则红忽然跑了进来,“出大事了,你们还有空吃瓜?”

她抄起一块西瓜就啃,“乐韵跟王导吵起来了,好大声,乐韵刚走!”

“啊?为什么啊?

“这大晚上,她怎么走的?”

“小轿车接的,说认识个男的,要出国。”

“什么出国,是去香港。”

东方文樱也进了来,消息更准确一点,“说是认识个香港明星,家要带她去香港结婚,乐韵就同意了。王导不放,俩就吵起来了。”

“……”

面面相觑,事来的太突然,也太劲。而且不光205,楼上楼下糟糟的,看来已经传开了。

当然,闹心的是剧组领导,同学们都是看戏的,还有觊觎王熙凤的那几个,瞬间觉得自己机会来了!

许非对这事了解一点,但不晓得啥时候发生的,原来她这么早就认识罗烈了。

据后世的八卦文章记载:罗烈受邀来做一个活动,乐韵也有参加,对其一见倾心,就开始追求。

乐韵才十七岁,年轻单纯,很快坠网。

这年大多崇洋媚外,削尖了脑袋往外钻。香港在内地眼中,就是个繁花似锦,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能嫁给香港,还是个大明星,是件非常荣耀的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