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范进的平凡生活 > 第二百七十五章 这个殿试不寻常

第二百七十五章 这个殿试不寻常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乾清宫内的万历天子,亦是一夜未眠。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初时是紧张加上兴奋,并没有困意,直到三更天时才刚刚有了几个瞌睡,可是不等眠,又被母亲慈圣太后李氏叫起来吩咐:

“该起了,不能再睡了。皇帝有赖床的毛病,起床气又大,身边的都不敢叫你。明天是国家抡才大典,早早的就得起来穿戴准备。殿试为国选才,这是大喜的事,皇帝第一不能迟到,第二不能带着气,否则张先生第一个不答应明白么?”

“皇儿明白。天色不早,母后正该休息,不必在此劳心劳。”

“皇帝只要管好自己,不必心哀家。这万里江山是姓朱的,母后不上心,你不上心,别又怎么会上心?老百姓都知道当皇帝好,其实没几个知道,当皇帝是个苦差事。这种事对外说也没用,自己心里有分寸就行。能吃苦吃苦的,便是洪武爷爷那等明君,贪图享乐以此为苦的,便是个败家子。哀家问你,张先生嘱咐你的事,都记下了么?那是大事,不能忘。”

“母后放心,先生吩咐的皇儿都记牢了。母后吩咐的,儿也记着呢,张师兄要进一甲。”

李太后满意的点点,脸上带了几分赞许的笑容。“皇帝好记,这次张先生借殿试设考场,你们君臣之间的戏一定要唱好,不能出纰漏。按张先生的意思,自家子弟,随便中个功名就好,不挑名次。那是先生厚道,咱们可不能如此薄待忠良。太岳先生为国劳很不容易,别对的起我们,我们也要对的起家,这样才有大臣为你出力报效。就像那说岳里一样,岳鹏举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大战华山八百十万,这样的将军,若遇到明主何愁江山不兴?可是呢,大宋怎么就亡了?还不是皇帝昏庸,身边容不下这样的忠良,连这种忠臣都要加害,还会有为他卖命么?”

“母后说的是,皇儿记下了,皇儿一定要做个明君,不能做糊涂,不能让张先生寒心。”

母子之间虽为骨至亲,但是亲却极寡淡。万历从小就与生母不亲,而亲近养母陈太后,李太后对这个儿子也是当皇帝多过当儿子,少了几分母子间应有的亲近。说过公事,竟是无话可说。

过了好一阵,李太后才道:“时候不早了,哀家要去看看你兄弟睡的怎么样,他岁数小,夜里踢被子。现在虽然了春,夜里还是凉,万一冻着了不得了,皇帝且好好准备,切记不可忘了张先生嘱咐。”

“皇儿恭送母后。”

母亲一去,万历点手将张诚叫了过来问道:“张诚,朕问你个事,你得跟朕说实话。你说,张先生安排儿子下闱这事,是对还是不对?”

张诚看看左右,此时终究是夜,除了孙秀、客用等几个心腹太监便没了他。他压低声音道:“婢有句话,不敢说。”

“朕赦你无罪,只管说就是了。”

婢觉得,这科举乃是大事,亦是贫家子弟改换门庭的希望。婢在家里时,曾听老说过,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天下的读书,都是为了这个才在家闭门苦读,只等一朝发达为万岁效力。那些无钱无势,有的只是满腹文章,下场应举就是他们唯一改换门庭的机会。像张二公子这样的下闱,谁又敢不录他?录了不算,还得要他做鼎甲,张公子中了鼎甲,就得有一个十年苦读的寒门学子选不上,这对他们不公平。前朝大臣之子避嫌不下闱,就是为了给科举留一个公道。张先生的公子,学问自是极好的,中一甲本没什么不对。可是例不可开,婢只怕从这里开了,以后各位大员都让子弟下闱,那些先有了功名,再靠着祖父辈关照放了好缺,还有多少好位置留给那些寒门学子?婢以为,张公子下闱好有一比。”

“比从何来?”

“小梁王柴贵夺武状元。”

万历脸色一变,厉声道:“放肆!你这狗东西,把朕的师兄比成什么了?”

“万岁饶命,婢一时失,比拟不伦,万岁爷爷恩典。”张诚跪倒在地,连连磕着,万历怒道:“你可知朕若是把你的话告诉冯大伴,是个什么结果?混帐东西!朕让你说话,你便敢信胡说起来?像你这样的,朕看早晚是要闹出大子的。来啊!押着这狗才去御马监,从今天起,让他跟那帮子武监禁军厮混去,离朕越远越好!”

孙秀、客用两架起张诚向外走去,大殿内只留下张诚一声声哀告求饶的声音。万历的目光望向窗外,外面一片漆黑。再看看室内,几盏灯烛勉强维持着光亮与黑暗进行搏斗,维持着最基本的照明。

以皇帝的身份论,宫里的陈设略失于简单,就连灯也不怎么亮堂。万历自己也抱怨过,宫里太黑,晚上不利于看书。接着就被恩师和母亲分别批评了一回。按先生的说法,如今国用不足,皇帝为天下表率,应该带节俭,节约开支。这话原本是不错的,可是听张诚说,先生家里灯火通明,灯烛之费不知几许,却不知是真是假。

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自己只要在先生那里说错了话,母亲就一定会知道,可见是先生告诉母亲的。对比起来,同为学士的张四维先生就听话多了,不但不会把自己的请托告诉母后,还会顺着自己的心意办事,比如这次把范进点为会元,就做的很对自己心思。

至于殿试……这次自己与恩师联手做局考验群臣,自己也正好借这个机会,考考那些大官。一想到那些平素老谋算的大臣,这次即将掉进自己与恩师联手挖的坑,自以为是考官,实际却是考生,万历就忍不住想笑。

从小与父亲的关系很冷淡,万历最崇拜的,其实是那个从来没见过面的祖父。根据一些宫中老的描述,爷爷若年躲在宫修道,却能把朝局牢牢把持在手中,夏言、严嵩等号称权倾朝野的首辅,在祖父弹指一挥间,全都烟消云散。太平天子不能追求武功,便去追求文治,洪武过于辛苦,皇帝当的好似老农,如祖父那般,才是真正的帝王生活。

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这个年龄,本来就容易不知天高地厚,何况是间帝王。皇帝的年龄本就在中二期,比同龄多看了一些书,又见识了一堆。让张诚去通了个消息就运做了一个会员出来,这次和恩师联手做局,便认定自己天赋异禀,拥有着千古一帝的水平。一直生活在张居正羽翼之下,认为自己离不开先生庇护的万历,第一次有了自己出来独当一面的想法。

在他的心目里,张居正是类比祇的存在,不管天大之事在先生面前总是无事。这次张居正搞的测试却让皇帝看到,原来恩师也不是无所不能强大无比,他一样需要臂助,一样需要别的帮助才能成事。

心中的国,有了一丝动摇。

看了看殿中陈设,万历越发觉得,自己的住处太过寒酸。那些亲信的小太监无聊时,最喜欢谈的,就是前朝皇帝宫中如何阔气,摆设如何奢华,比起那些太监中的皇宫,自己住的,就只能算是瓦寒窑。即使是同居于宫内的手足兄弟朱翊镠,也比自己的住处好的多。

他感受的到,母亲对兄弟的,其实是比自己多一些的。这也与自己从小亲近仁圣而与母亲疏远有关,但不管怎么说,看着母亲对弟弟不吝钱财,到自己上就诸般克扣,万历心里多少是有些芥蒂的。

一样住在宫里,兄弟那里就想有什么有什么,看书玩耍都不受限制,自己看什么书,却都要母亲先审核。就连用钱上,兄弟用钱也比自己方便,虽然都是孩子使钱使不出大花,可是这感觉总是不舒服。就像现在,兄弟可以在宫里睡觉,母亲会关心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