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晌有课,长辉守着别
走,别收错了银钱。对了,做皮帽子的下晌要来,你收下别忘记账,免得月底跟
结算时说不清。”
长辉道:“知道了,你快去吧!别敲钟了,你还让学生等着。送皮帽子来了,我给签字,记账让他按手印,快去教书去。”
方明武呵呵笑着坐下烤火,“你串子叔就不是教书的材料,一天正经教书不
,有点空闲就钻这里卖货来,好掌柜啊!”
“他能教出几个好掌柜才是正事儿。”方明才哼哼道。
闷子想想觉得也对,教书
啥,串子叔还不如卖货呐!一天教孩子数小木棍,白耽误工夫,一个月还要从姑爷手里领二钱银,拿二钱银
啥?你媳
都娶回家了,咋不想着早点生娃呐!
闷子心里活动挺复杂,却一句话没说,下晌他也有课,跑步就算了,带着孩子们扫
场得了,反正就是让孩子出来放放风,
啥不一样?
“忠姐夫!”闷子老不
愿的跟宁忠打招呼。
宁忠娶的媳
辈分高,跟方明远是一辈
,宁忠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好姨夫。
“出去转转?孩子们都歇晌儿呢!”宁忠打了声招呼,自觉找铲子清理
场去了。
此时的村里大食堂,关于去京城的事儿,董晓莹问明白了,不算郡主的陪嫁
才,还是合伙开店。至于谁去谁不去,董晓莹就不管了,牛老太心里有成算。
牛老太冷着脸,“别吵吵,谁说也没用,咱村里外嫁的闺
多了,谁家没有?”
当然她就没有,她唯一的闺
就在眼前,但,咱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明慧在那边,她也担心的
夜不安。
“婶儿,我想跟去,俺家妮儿的婆子厉害,妮儿刚成亲,咱迁来前回来那一回,跟我说嫁过去就没吃过一顿饱饭。”满堂媳
哭了起来。
小花嘿嘿笑道:“婶儿这话说的,我都问了,村里嫁过来的嫂子们,来家
两年都吃不饱饭,不是不给吃,是不好意思放开了吃,怕婆家
笑话肚量大。”
翠花道:“还是咱这样好,都在大食堂吃,不够的就去盛,谁也别笑话谁!”
黄花拍了她一下,“就显出你能吃了!别多嘴。”
牛老太眯着眼睛盘算,大掌柜李婆子最合适,她儿媳
会做蛋糕,啥样的都会,蛋糕坯子也能烤好。她就一个儿子,明通也跟着去,还能帮忙看铺子,
力气活的事儿,有个男
更方便。
明通家大闺
,二闺
都嫁到河中府那边了,正好路过去看看,儿子长磊就在村里呗!学认字,学算数,还能跟着学手艺。长静年纪小,正跟着学针线,做皮领子,披风啥的不少赚,等出嫁时,说不好已经自己攒够嫁妆银了呐!
再就是长晔两
子,长晔媳
会裱花。满堂媳
跟去不行,但满仓两
子能过去,满仓媳
除了不会裱花,听说帮忙烤蛋挞,也做的很好。
还有老二媳
,她要跟去,黄油只有她和老大媳
会做,她过去,除了做黄油,店里订单多了,她啥活都能伸手做。现在老二媳
也能简单裱花了,这就当是给京城发去一个全才。
卖货呢?牛老太发愁了,要去京城就得两
子都去,不能让
两
子两地分居,这是老四媳
唯一提出要注意的事儿。
“你别瞎琢磨了,啥时候走啊!”族长问。
牛老太道:“快了,过了年,下了正月十五就走,郡主的管事嬷嬷要去打前站,咱们跟着郡主的管事嬷嬷一起走。”
族长皱眉了,“也就个把月的事儿了,按说去京城是好事儿,咱都从河中府过来了,再去京城有啥呐!跟着郡主的
,一路上不受罪,到进城有吃有喝,还不发愁住……”
“对!”牛老太道:“店里要盖烤房,这事儿要咋办?咱去这么多
,住哪?不能都住店里吧!京城寸土寸金,郡主的铺子有这边的铺子大么?要是住不下,咱住哪啊!”
族长看向牛老太,合着你啥也没问清楚,急晃晃先回家来了?
“薛嬷嬷上来就说,郡主还想跟咱合伙开铺子,说郡主京城的陪嫁铺子,到年底就不往外租赁了。打发我回来商量,京城开铺子不是小事儿,我不得先回来商量商量啊!”
牛老太委屈上了,
家今儿来说一句合伙的事儿,咱要是同意去京城合伙开铺子,不得接着跟
商量具体事儿?
族长被牛老太怼了几句,马上改了话音,“是,京城可不是这边城里,赶车两个时辰能到地方,千里遥远的,方方面面的事儿,咱们得细琢磨。老四媳
啥看法啊!”
董晓莹想说,我没看法!“这是族里的大事儿,长辈们和族老商议着定呗!方记进了京城,咱方氏一族的糕点就能闻名天下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