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三国小霸王 > 第725章 好消息(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

第725章 好消息(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天子站在廊下,垂着手,一动不动。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唐姬站在一旁,轻声细语地解说着最新收到的况,提醒天子待会儿要注意的事项。朝廷收到了冀州牧袁绍送来的表,虽然这封表奏中看不出一点应有的谦恭,但象征意味却很浓。

袁绍承认天子,承认朝廷了。不管他内心是否愿意,他至少低了。在形式上,朝廷又得到了所有的尊重,保持了疆域的完整。从现在开始,天下只有尾大不掉的权臣,没有割据自立的叛臣,所有都承认正朔在长安。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月,荀彧谋划的大局就完成了第一步,足以证明心思汉,大汉天命未绝,还有中兴的机会。

荀彧说,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小心谨慎。这个是好消息,但一旦处理不好,很可能就会成为坏消息。袁绍低还只是表面文章,只是一封表奏,而且还要向朝廷讨要扬州牧和豫章太守两个官职,该给朝廷的贡奉却绝不提,连客气话都没有。不仅如此,这里面还有一个陷阱:他为会稽周氏三兄弟请谥。这是朝廷表态,要借朝廷的刀来割孙家父子的,当然也可以看作借孙家父子这块石来试朝廷的刀。

斗争才刚刚开始。这封表奏一旦公布,蛰伏了很久的党肯定会闻风而动,迫朝廷表态。而那些虽然心向朝廷,但容易冲动的读书也会以为形势大好,迫不及待的想要更进一步,早点实现天下太平。

“陛下,待会儿若是司徒杨公有什么过激的言论,陛下不要正面答复,尽可能让司空士孙公去解决。如若不行,荀彧会想办法说服他。”

天子点了点。“朕知道了。会议之后,朕会单独召见他,听听他的意见再做决断。”

唐姬欣慰地应了。天子单独召见荀彧,可见他已经有了与丁冲等对抗的勇气,开始主动出击了。

天子与唐姬告别,走过走廊,来到殿上。杨彪、士孙瑞和荀彧等已经在殿外等着,司徒掾刘、侍中刘晔也在,这两个年轻是刚到长安不久的年轻俊杰。他们的到来给了天子很大的鼓舞。

看到天子出现,侍中丁冲高呼唱喝,杨彪等依次上殿,向天子行礼。天了还礼,请他们座。杨彪心大好,刚坐下便大声说道:“恭贺陛下,冀州刚刚送来表奏,袁绍迷途知返,再奉朝廷正朔。”

荀彧上前,将收到的表送到天子面前。天子打开看了一眼。内容他已经知道,现在只是走个形势。可是看到真切的字体出现在眼前时,他还是有点激动,不失稚气的小脸上泛起了微红。

“这都是诸卿运筹之功。”天子盖上表,努力让自己恢复平静,保持声音的平稳。“对袁绍所请之事,诸卿以为当如何处置为好?”

杨彪说道:“臣以为不妥。刘繇虽是宗室,又有仕宦经验,品德才也算上佳,但他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甚至没有做过县令长,突然让他领一州,恐怕能以胜任。不如任他为扬州刺史,观其行迹,如果能胜任,再转为州牧不迟。至于豫章太守,眼下周术并无过错,似乎不宜代换。且高如何,有无才,都不清楚,不宜骤任太守,不如委任一县,察其德才。”

天子心中暗自点。杨彪到底是老臣,这一手软硬兼施,做得不错。看似驳回了袁绍的所有请求,但又没有完全否决。让刘繇做扬州刺史比扬州牧更合规矩,回了袁绍的面子,又让袁绍无话可说,但实际上好处又给了袁绍,让他不至于狗急跳墙。

“司徒拟任高哪一县?”

“南昌。”

天子不置可否,心里却笑了一声。果然不出他所料,南昌就是豫章郡治所在,南昌令随时可以接管豫章太守。周术是袁氏故吏,说不定会主动让贤,直接把权利给高,自己拱手而治。据他所知,扬州六郡的太守不是袁氏故吏就是党中坚,只有陆康是例外,所以他被陈登赶走了。

只可惜,这几个袁氏故吏和党都是虚有其表的废物,一个个被孙策打得鼻青眼肿,没几个月的时间就有三郡落孙策之手。不管怎么说,扬州都已经不是朝廷的扬州,就看孙家父子和袁绍怎么斗,不管谁赢谁输,对朝廷都有好处。

当然了,最好还是孙策赢。毕竟孙策还把朝廷当回事,南阳运来的贡赋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终于有钱有米过年了。除了钱粮之外,南阳送来的纸也非常不错,兵器也很致,天子都非常喜欢。

“庐江、九江、丹阳三郡,该如何处置?”

杨彪沉吟片刻。“陛下,臣以为孙坚取庐江、九江有太尉朱公之令,取钱粮以助军事,并无不当。孙策为周昕所阻,杀周昕也勉强能说得过去,擅取丹阳则不可。朝廷宜委任才赴任,不能让孙策肆意妄为。”

天子看了荀彧一眼,心道荀彧果然对杨彪很了解,知道杨彪会冒进,做出不切实际的判断。孙策占了丹阳,他能让出来?这时候正是需要孙策与袁绍对抗的时候,岂能刺激孙策。万一再把他急了,撕那层遮羞布,与朝廷决裂,丢脸的只会是朝廷,不会是孙策。

就眼下而言,不管派谁去丹阳,孙策都不会放手。只有会稽一郡,他是无法打袁绍堵截的。为了让孙策能平衡袁绍,朝廷明知孙策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还要扶持他。这很无奈,但这就是事实。

天子转过,看向士孙瑞等。“诸卿以为呢?”

士孙瑞不紧不慢的开了。“陛下,杨公所言甚是,的确不宜助长孙策风气。不过丹阳民风剽悍,易动难安,山越为祸已有数十年,普通怕是难以胜任,否则必为刁民所害。司徒府选任官吏时还是谨慎一些好,被赶回来事小,送了命可就不好了。”

杨彪冷笑一声:“陛下,司空思虑周全,臣感激不尽,臣一定小心遴选,选才何必司徒府,如果司空府有什么合适的才,也不妨推荐一二。”

士孙瑞笑着摇摇。“司徒府才济济,司空府望尘莫及。举贤不避亲,司徒不必有太多顾虑。”

杨彪再拜。“臣举荐侍御史朱皓出任丹阳太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