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替汉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抱杀

第一百一十五章 抱杀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汉灵帝以来,天下兵,加以饥馑,民不聊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毗陵地处江南,远离中原,本来受到战的波及不如中原大。

但江东一地早期强宗遍地,加上吏治昏暗,大户与官府勾结,自成王法。

他们剥削百姓,江南庶民苦不堪言,纷纷逃山中,成为山越为祸江东各地。

在任何时代,战对庶民的坏是最强的。

他们原本就是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经济,战一旦到来,这种脆弱的不受保护的个体农耕经济,瞬间受到了致命的坏。

家中存粮被抢走不说,已经种植好的田也遭受到了坏。

许多江东的名门望族,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良机。

他们家中储粮丰盛,他们先拿出一些存粮用高昂价格卖给百姓,为了活命,百姓只能纷纷倾家产买下这些粮食应急。

但应急过后,因为家中无甚余财,连明年的稻种都买不起。

甚至还未等到明年,先前所买的粮食都已经吃完,因此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以田地作为抵押,借贷于各家大户。

可是江东的总体动局势并没改善,若再遇上天灾,命都难保,又何谈有收成可以还债?

于是第一年贷田地,第二年贷家,第三年贷自己,一年一年后,他们手中的筹码越来越低,借贷的数目却越来越大。

不出三年,就会有大量的迫于生计,只能让自己失去了自由身,成为了那些债主大户的家中佃

无数的庶民家庭家亡,而许多江东大户却借此快速发展起来,他们借助于良好的名望为自身洗白。

他们有时会造桥铺路,但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自己的乡,造桥铺路只在县城范围内,那么那些善举是造福谁?

造福的是,那些喜欢依桥作诗的世家子弟。

但世事无绝对,大部分世家贪婪无比,榨取百姓的鲜血当做自己发展的养料,可是总有些世家是清醒的。

他们不会因为一时的贪婪而为自身埋下隐患,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利益,放弃了他们能够成为的根本。

在当初,恽氏一族族长恽泰见许多世强取豪夺,家业越来越大,他的心思便也动了起来。

他本欲有样学样,通过此法来让恽氏的家业更上一层楼,但他长恽清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却及时劝阻了他。

恽清对他言道,“今世而欲多积财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又县里百姓多饥乏者,不如以谷物赈济贫民,以财物结豪杰,如此广施恩惠,方为世之道。”

恽泰当时迟疑,恽清再劝道,“吾恽氏以经学起家,根本在于学业及声名。

若因发展产业而污名,纵使最后富可敌国,将来也恐为他中之食。”

说完恽清还举了一件当时震惊天下的大事,那就是董卓烧毁雒阳,迁都长安。

在这一件事中,多少巨豪之家财两失,惨死道边,但那些名士受到的损害却不大。

听到恽清举出这个令心惊的例子,恽泰最后才决定听从恽清的建议。

他不仅罢了强取豪夺百姓家产之意,还拿出一些粮食赈济贫民。

虽然赈济的不多,但也让恽氏在毗陵中的清望不仅没下降,反而还略微有点提升。

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如恽氏一般作为的并不是只有这一家。

如陆家在陆逊的指导下,也采取了这种做法,还有当年的鲁肃自散家产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后来孙策投奔袁术,其家本在徐州境内居住,但被陶谦迫害只能南逃回江东。

孙策家到了毗陵县后,恽清向其母提议道,“听闻母亲与孙家老夫有卷帕之,其既落难至此,母亲何不接纳其府,好生恩养乎?”

恽清之母常氏听后有不愿。

孙家自孙坚死后声威大跌,且孙坚在世时,曾经擅杀名士,在江东士族中的名声并不好,所以常氏对这件事有所犹豫。

恽清却看出常氏犹豫为何,她坚定己见对常氏说道,“虏将军虽死,但其长子孙伯符在江淮一地声名不输其父,多为江淮俊杰所附。

如此少年,来成就定不止仅为一校尉,母亲今若能接纳恩养其家,来对我恽家必有助益。”

常氏也不是一般子,她听了恽清的话语之后觉得有理,便从恽清之见,派礼遇孙母并将其家一起接府中。

后来孙策快速崛起,数年间就成为了江东之主。

在其成为江东之主后,虽然其本身对江东士族没什么好感,但念及恽氏对其家谊,他在位时,对恽氏还是颇为礼遇的。

恽清对其父的建议需要时判断,对其母的建议却很快应验。

经那事之后,恽氏家中上下对恽清就起了佩服之心。

因此今恽清贸然闯厅中,对恽泰说出那句话,恽泰第一反应不是认为恽清无礼,而是反而细细思量起恽清的那句话来。

恽清身材高挑,容貌殊丽,今的她一身白衣,更是衬托着她有了一出尘的气质。

她莲步轻移,来到恽泰身前一拜后说道,

“张允放下此大罪,张氏一族断无幸免之理,张温身为其子,虽年幼,但君侯一定不会放过他。

如今程县尊、徐中领军兵围在外,虎视眈眈,他们现在不冲进来,乃是看在吾恽氏曾对太夫有恩。

但若是父亲迟疑不出张温,此二一怒,率兵冲杀进来,治吾恽氏一个包庇叛逆之罪,到那时,恽氏之覆灭只在朝夕之间矣。”

恽泰知道恽清说的有理,只是他也有自己的顾虑,他叹了一气说道,

“汝之所言为父岂能不知,只是张氏与我恽氏有世,温儿前又以晚辈之礼前来拜会于我。

他家一落难,我就马上将其出,这件事传出去了,吾必声名大损,于吾恽氏也是大大不利呀。”

“当你也曾对为父说过,恽氏一门根本在名,若是吾名声有污,那可如何是好。”

恽泰边说脸上边充满了愁思。

恽泰这个自小饱读诗书,再加上他一辈子因为出身名门顺风顺水的,所以他这个格有些迂腐和优柔寡断。

恽泰的担忧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实在是现时代的对义一字看的太重。

他今要是将张温给徐琨了,的确是对其声名的莫大损伤。

恽清格温婉,她听后柔声劝道,“往吾劝父亲惜羽毛乃是为了防止来大祸,现今大祸就在门外。

若是父亲因为声名二字而视之不见,大祸即刻就会进门,到那时,再好的声名又有何用呢?”

恽泰听了恽清的这番话后无力坐下。

他虽有些迂腐但也不算蠢笨之,他知道到了这一步,今他只能在声名和生命中选择一项了。

他沮丧地摆摆手,对恽清说道,“温儿就在内堂,就由你将其带到门外吧。”

他已经决定将张温给徐琨、程普二,若再由其亲手送至门外,他都不知道这张脸往哪里搁了。

他的几个儿子又恰好在外游历,那么现在只能由恽清亲自将张温送出去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