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第216章 进击的学妹与放飞自我的学姐(求订阅)

第216章 进击的学妹与放飞自我的学姐(求订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周学妹送样的表征数据陆续返回,结果和许秋在模拟实验室ii中得到的近乎一致,收到消息后韩嘉莹和陈婉清皆是一喜。

学妹是因为表征结果验证了她之前的猜想是正确的,而且之后她和许秋投的反应都是基于她的“推断”,自然很开心。

学姐则是因为验证了d单元是双醛基取代的,可以安心的进行后置的反应。

此外,许秋他们也取得基于合成的pdi分子的第一批器件数据,效率最高值5.21%,体系是pce10:pbi-5,器件当然是韩嘉莹做的。

pbi就是pdi二聚体的名称,后面再加上代表其侧链碳原子数的数字,或是桥单元的名称,比如pbi-5、pbi-2-t之类的。

许秋用模拟实验室ii,消耗12小时,1200积分,基于四种pdi二聚体受体,初步遍历了一遍现有的给体库,效率最高值是5.86%。

然后,收获了两个初步的实验结论:

第一,桥接型的pdi二聚体比扭转型的光电能差,当然这只是个初步结论,因为变量还有很多,也可能和中间桥单元的选择有关。

第二,在pdi分子二聚后,对侧链碳原子的数量要求多于简单pdi分子,许秋推测是因为单个分子的尺度变大了,所以需要更多的侧链才能保证原有的溶解度。

总的来说,pdi体系的地基已经打实。

而有机三组名义上的老大,陈婉清则一直留在张疆实验室,甚至周六都跑过去加了一天班。

历时两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拿到了她合成出来的第一批a-d-a小分子,并被她命名为c1。

虽然许秋和韩嘉莹都吐槽了这个命名,但学姐并没有要改的意思,看来是打算放飞自我了。

然后,许秋在周偷偷用模拟实验室ii帮她实验了一下——基于当前给体库,耗时5小时,初步遍历得到的最高效率只有0.67%。

emmm……

也不知道学姐得到这个结果会做何感想。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