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就
,许秋用一次
pe杯接了大约150毫升甲醇,将反应瓶内的溶
,直接用一次
滴管缓缓滴
甲醇中。
随着溶
的滴加,暗红色的固体沉淀析出。
全部反应溶
滴加完毕后,许秋开始安装布氏漏斗。
主体是一个陶瓷漏斗,名字就叫布氏漏斗,上面有很多小孔,可用来过滤,不过要配合滤纸使用,需要用剪刀将滤纸剪成圆形的形状,铺在漏斗内部,盖住所有小孔;
下面则是一个接
瓶,三角烧瓶的形状,带有支管
,其支管
与水泵连接,可以用来抽真空;
此外,还有一个橡胶垫片,垫在布氏漏斗和接
瓶之间,可以保证体系的高气密
。
接着,许秋打开水泵,固定好布氏漏斗,将混有产物的甲醇溶
倒
布氏漏斗中,进行真空抽滤。
在此过程中,反复用水冲洗,目的是除去可能残留的硝酸,不断用ph试纸检验滤
的酸碱
,直到滤
的ph维持在7左右。
最后,用不锈钢刮刀将布氏漏斗上的产物刮下,用滤纸包好,转移至真空烘箱中,70摄氏度,高真空度下进行烘
。
“搞定。”许秋试着打了个响指,没有打响,才发现自己戴着多层手套。
看了看周围,实验室空空
的。
许秋忍不住高歌一曲,“只剩下烘箱陪我谈了一天,睡着的
相色谱……”
了一会儿后,继续实验。
又花了一个多小时,完成pdi3-b-8的分离、提纯。
清点产物,这次算是大丰收了,三种初代3d-pdi分子均获得300-400毫克的产物,产率平均在70%左右。
将三者复制到模拟实验室中,让模拟实验
员遍历不同给体材料,探索三种受体分子的光电
能。
虽然有两个分子之前已经试过一次,但毕竟批次不同,可能会有所差别,而且考虑到器件制备的固定成本,摸索的体系越多,
价比也就越高,许秋就把它们也
给了模拟实验
员。
这次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增加pdi分子氮原子位置上的侧链长度,是否能提高其光电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