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第267章 一作文章,顺利拿下(求订阅)

第267章 一作文章,顺利拿下(求订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之后的几天,有机三组主要在邯丹活动,材一216房间七再次齐聚,重新变得热闹了起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陈婉清怀着复杂的心,处理着上周测试得到的实验数据,并以am的模板开始撰写idt-icin体系的文章。

许秋和韩嘉莹已经协商好了分工。

学妹先是做了一批tas的样品,并给瑞典冯盛东老师那边寄送了过去,然后开始补充三代b4t-8和b3t-6系列的实验数据,同时对之前第二代体系的文章进行收尾。

许秋则负责处理实验数据、制图,偶尔帮忙做做实验,并撰写基于三代b4t-8体系的文章,目标期刊为ees。

之所以从am改成了ees,是因为最近组里wiley的好文章投的有点多,魏老师决定平衡一下,不能老是往同一个期刊公司投稿,影响不太好。

ees是rsc旗下的期刊,缩写是energy environ. sci.,即《能源和环境科学》,同样是材料类的顶刊,和am《先进材料》档次差不多。

不过,ees的影响因子更高一些,其中一个原因是ees的编辑团队比较喜欢“经营影响因子”,他们早期创刊的时候他们找各路大牛约稿,在上面发表了很多的综述文章,硬生生把影响因子给拉了上去。

不同期刊公司有着不同的经营理念,或是扩张,或是坚守,或是维持较低的发文量以保证质量,或是每年发表数千文章用来敛财。

具体到某一本期刊,负责的编辑发生变化,也会对一个期刊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拿《自然》、《科学》两大顶刊来说,《自然》的出版公司比较喜欢扩张,到现在子刊已经达到40本左右,涉及到各个细分领域,影响力在持续扩大。

除了《自然》主刊外,与有机光伏相关的大子刊包括,《自然·材料》,《自然·光学》,以及马上要出的新刊《自然·能源》,此外还有《自然·通讯》这种回收稿件用的综合类小子刊,啥领域都收,来者不拒。

而《科学》系列的期刊就很少,除了主刊外,早期只有《科学·信号》、《科学·转化医学》两个子刊,这些都和有机光伏领域没什么相关,而且影响力也一般,第一个《科学·信号》还是二区,影响因子还没10,第二个医学类的期刊,虽然影响因子10了,但和《自然》大子刊30+的影响因子来比,还是比不过的。

最近的新子刊《科学·进展》sci. adv.倒是和有机光伏还有点联系,不过另外两个马上要出的新刊,《科学·免疫学》以及《科学·工智能》就和许秋他们八竿子打不着了。

也因此,这些年来,有机光伏领域在《自然》主刊以及《自然》大子刊上发表文章有几十篇,而《科学》上只有二十篇不到。

在这个领域里说起《自然》,们会想起它以及它的一群小弟(子刊)们,而说起《科学》,也就只有《科学》一个罢了。

周三下午,许秋之前投稿acs energy letter(acsel)的非富勒烯综述文章收到了返回意见,三个意见,都是正面的,一个建议直接接受,另外两个建议小改。

修改难度并不大,许秋花费了半天的时间,按照审稿意见,修改了文章正文,并写好了“审稿意见答复”,由魏老师发送给编辑。

周四中午,编辑回复邮件,表示文章正式被接受,许秋的第五篇一作文章,顺利拿下。

然而,现阶段acsel还不算一区期刊,系统的进阶任务仍然卡在“发表2/3篇sci一区文章上面”没有完成,只能等待那篇nc了。

说起来,acs期刊公司在化学领域有着行业顶刊jacs,但在材料领域并没有特别顶尖的期刊,这或许就是他们推出acsel这个期刊的原因——拿acsel和am、ees之类的期刊扳扳手腕,打造一个acs旗下的能源、材料相关的顶刊出来,补足这个缺,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得偿所愿。

这也只能给时间来证明了,五年后答案便能够基本揭晓。

晚上八点,韩嘉莹那篇关于“第二代b4t体系”的文章修改完毕,投了出去,目标期刊cm。

这几天,许秋和韩嘉莹非常忙碌,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在同一房间内,但却没什么时间流,这主要是因为两的“时间管理”做的比较好:

学妹在里间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许秋在外面办公桌处理数据;

学妹做器件做累了想切换着写会儿文章,许秋要帮忙在实验室蒸镀或是测试;

完美错开。

今天学妹的文章投了出去,也算是卸下了一个小担子,两在晚上九点钟的时候找了个机会直接开溜,一起出去吃宵夜。

现在临近五月,小龙虾已经陆陆续续的上市了,韩嘉莹挑了一家名为“张记一哥”的店,主打烧烤、龙虾,正好开在大学路上,离学校不远,不行二十分钟就能到。

一路沿着校园里的水泥路漫步过去,经过材料二楼、遗传学楼……

一边走,一边聊着校园八卦,主要是韩嘉莹在讲,许秋在听,偶尔接几句话。

“师兄,我跟你讲,我们辅导员和我们班一个生……”

“是嘛,说来听听。”

“最早是我们班长发现的……”

……

“师兄,我一个室友前几天脱单了,他男朋友是隔壁财大的,本科毕业已经工作了两年,我估计过几个月她就要搬出去住了,我也能享受两间啦。”

“你关注的点好像有些奇怪……”

“嘛,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啦。”

……

很快,许秋和韩嘉莹两在“张记一哥”的店面前驻足。

大红色不锈钢制造的招牌,上面的led灯变幻着各种色彩,美中不足的是“张”字有一边的灯不亮了,亮着的地方就变成了“长记一哥”。

此时,大学路这边的客流量还不少,店里店外二十多张桌子都快坐满了,毕竟只是晚上九点多,魔都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隐约还能听到几间店面相隔的一家酒吧里,驻场歌手的沙哑声音:“漫天黄沙掠过,走遍每个角落,行走在无尽的苍茫星河……”

随意挑了一个店外的二小方桌,韩嘉莹把凳子搬到一边,两并排坐下。

许秋拿起菜单,随意扫了一眼,78一斤,偏贵了一点,不过考虑到大学路房租不便宜,再加上大众评点上这家店的评价还不错,最主要的还是今天中午acsel接受后,魏老师按照15影响因子的标准,给了许秋3000元的奖金,兜里有钱,并不是很慌。

“吃什么味的?”许秋指了指菜单,“十四香、蒜泥、麻辣、啤酒、椒盐、咸蛋黄……这边是两斤起做,我们选两种味,来四斤虾再加点配菜,应该能吃饱了。”

“唔……都想要怎么办呢,”韩嘉莹纠结了一会儿,做出了决定:“蒜泥和麻辣吧,配菜我要藕片、莴苣,饮料我要喝冰阔落。”

“行,”许秋招手唤来服务员:“蒜泥和麻辣各两斤,配菜加藕片、莴苣、土豆还有千页豆腐,再来两听冰可乐。”

服务员核对了菜单后,转身离开。

继续聊着刚才路上的校园八卦,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