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魏兴思突然出现在216门
,说道:“许秋,韩嘉莹,你们俩那篇jacs的审稿意见也已经返回,我转发到你们的邮箱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许秋点
应下,这篇文章他和和韩嘉莹是共一,学妹排在了他的前面,因为涉及的体系是h22:itic,而h22主要是学妹开发出来的,三作挂的是莫文琳。
许秋打开电脑,和韩嘉莹一起查看审稿意见,莫文琳也拉了个凳子坐在后面围观。
浏览了一遍审稿意见后,许秋发现这次学妹的这篇jacs比他刚被接受的am“运气差了一些”,遇到的审稿
比较严苛。
虽然三个审稿
给出的意见都是正面的,但是修改起来比较麻烦,最终编辑的意见是大改,期限二十天。
1#审稿
要求补充共振软x
线散
(r-soxs)表征测试。
这个测试,许秋在一些国内同行发表的文章中偶尔能够看到,也知道去魔都光源就可以测试。
不过,r-soxs测试的线站和giwaxs不是在同一个线站,需要单独申请机时才能够测试。
和giwaxs用到的10或18千电子伏特的硬x光不同,r-soxs用到的是284.8电子伏特的软x光,主要用来表征薄膜中的相分离信息,也就是可以测试得到相区的大小。
对于传统富勒烯衍生物的体系来说,激子扩散距离通常在10纳米的尺度,最佳体系测试得到的相区尺度通常在10-20纳米左右。
审稿
比较感兴趣的地方是,这种新的高
能itic非富勒烯材料,会不会在相区大小上有什么独特的表现。
这倒是给了许秋一个之后研究的思路,不过现在手里没有机时,显然是来不及测试了。
每年3月份、9月份,光源会审批两次申请书,他们应该能赶得上9月份的那一场审批,审批通过要测试也是明年的事
了。
想到这里,许秋转
说道:“莫文琳,你来撰写一下r-soxs的申请书吧,我等会儿把之前申请giwaxs的模板给你,你把里面的giwaxs替换成r-soxs,再替换一些描述即可,比如把‘表征分子堆砌结构’改为‘表征相分离形貌信息’,只要完成首次申请,
后就可以通过发文章申请奖励机时实现永动。”
莫文琳点
应和:“好的。”
韩嘉莹问道:“这个意见怎么回复呢?”
许秋不假思索道:“只能先应付过去了,可以这样回复,我们非常感谢你的意见,但由于客观原因无法测试
拉
拉……”
2#审稿
表示“恭喜又一非富勒烯体系的效率突
10%”,然后要求“出具电池器件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第三方检测报告,这确实是个问题,现在效率只有10%其实还好说,之后如果效率进一步提升,试图打
世界纪录,没有第三方检测报告的话,别
不一定会认可。
一方面,不同实验室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都不完全一样,难免会产生类似“你的12%真的是12%吗?”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数据造假。
毕竟一根j-v曲线,如果从负0.2伏特扫描到1.5伏特,以0.02伏特为间隔,也不过85个数据点,想要造假太容易了,随便“优化”一下,效率翻个倍简简单单,而且光从数据上也根本看不出来是假数据。
像之前徐正宏课题组idtbr体系的10%、11%效率,也都是送检过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审稿
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像之前许秋pce11那篇am就没有被要求送检。
但搞科研嘛,还是要尽量做到完备,别
不提那是别
的事,自己做的工作还是要尽可能的扎实。
不然,一个全是漏
的工作,哪怕结果
能再好,也会让
产生怀疑:“会不会是测试过程有问题,或者
脆就是假数据”。
关于国内的检测机构,许秋也是有所了解的。
最大的就是位于京城的国家计量科学研究院(nim),这是国内规格最高的检测机构。
像他们清北大学以及中科院的臧超军、卢长军,都在京城,过去送检就比较方便;
而像魏兴思这样远在魔都的,如果送检到nim,最快的是坐高铁,路上都得五个多小时,器件效率一定会有所损失。
许秋本来打算退而求其次,送检魔都计量科学研究院。
结果发现这里不能进行有机太阳能的光电转换效率检测,属实有些坑……
而其他许秋所知的,可以做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检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基本都在国外。
没办法,只能强上nim了。
许秋转
吩咐:“莫文琳,组织
给你一个光荣的任务……样品制备以及京城出差。”
“好呢。”莫文琳表面微笑回应,内心暗自吐槽:“我这个第三作者还真是实至名归呢。”
许秋登录nim网站,看着送检流程图,上面写着检测报告通常要10-15个工作
才能到手。‘这也太久了吧,文章大改期限只有二十天。’
然后他仔细一看,10-15个工作
的是仪器检测的时间,而太阳能电池器件这种,没有标明。
致电询问后,对方表示在1-3个工作
就可以出具检测报告。
像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检测属于非强制检测,手续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带着样品过去测试即可,如果是强制检测,还需要出具相关的证明材料。
许秋好奇查了一下强制检定的含义,发现强制检定指的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及环境监测四个方面列
国家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的一种检定。
光看定义还有些不好理解,不过看了眼需要强制检测的东西,包括:尺子、体温计、热量计、砝码、天平、秤等等。
许秋顿时就理解了,所谓强制检定,其实就是字面意思,这些东西不经过检定就不能出现在市面上。
在了解了检测流程以后,许秋开始关注nim的收费标准。
nim是先检测,后付费,付费后才能够拿到检测报告,支持现金、刷卡、京城支票以及银行汇款,不过不支持支付宝、微信。
倒也正常,很多行政单位都不支持非国有的第三方付款方式,对于寻常百姓个体来说,这些第三方支付比较便利,但对于体制里来说,反而比较麻烦。
然后,许秋查看了一下价格,检测一个样品1350块。
他当场就惊呆了,这比在外面拍tem都要贵。
而且这还是一个电池单向扫描的价钱,如果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要求正向扫描加反向扫描,价格要翻倍。
如果同一个器件上有多个样品点,每多测一个点,都要额外付1350块。
许秋不得不感慨一句:“高校科研机构的钱是真的好赚啊……”
好在组里的检测费还剩下不少,都是可以报销的,也不心疼。
这种感觉,就是国家把钱从自然科学基金发出去,然后再用垄断的手段接回来,左手倒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