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358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求订阅)

358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求订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周五,许秋带着莫文琳,再次进行了idic样品的激子结合能测试,测试方法和昨的itic样品一样,低温荧光发光实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二次测试,同样是一次就成功,不过消耗的时间并没有减少太多,从早上九点多开始,一直忙活到下午六点,终于拿到了结果。

结果表明,idic的激子结合能为112毫电子伏特,在数值上,与itic的117毫电子伏特相当。

基于这两次的结果,加上之前进行的dft模拟得到的homo/lumo能级在分子上的分布图,许秋大概有了一个猜想:

“ada非富勒烯受体材料低激子结合能的质,或许是a-d-a这种分子结构所致。

在分子中产生的激子,正电荷会集中在d单元上,负电荷会集中在a单元上,从而导致正负电荷在分子内部便可以实现初步的拆分,降低使其完全拆分成自由电荷所需的能量,表观现象即激子结合能较低。”

这个猜想要验证的话,难度就比较大了。

想要直接证明几乎不可能,只能通过大量测试不同ada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激子结合能数据,进行佐证。

其中,一旦出现一个反例,这个猜想就会被推翻,或者需要修改表述、打补丁。

这也很正常。

毕竟科学的本质,就是不断的建立理论、推翻理论、完善理论嘛。

就像最初牛顿三大定律的建立一样,在宏观、低速世界是成立的。

但到微观、高速世界就不成立了,因此后面就有了量子力学以及相对论分别进行补充,这些理论也共同构筑了近现代物理系大厦的基石。

当然,这些也都是现在的理论,或许未来还会被继续推翻、完善。

毕竟类都是眼凡胎,没有x光眼,本身也没办法近光速运动,那么对于微观、高速级别的东西,就很难说的准到底是什么样子。

就算靠仪器测试,难道仪器显示的数据就一定是真的吗?

进一步,我们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就一定是真的吗?

这种事不能想,因为想到最后,难免就会陷无限循环的怀疑之中。

确实很多东西都无法被证明,也无法被证伪。

这或许也是外国科学家大多皈依宗教,而且还有提出“科学的尽就是神学”的原因。

探索的越多,越接近认知的边界,可能越觉得需要一个绝对的“造物主”来支撑这一切的存在。

,许秋开始着手另外一项激子扩散距离的测试。

这个测试的方法比较多,前几天,他通过检索文献,一共找到四种方法,最终选择了采用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衬底,来测试荧光信号的方法。

原因也很简单,这个实验作,魏兴思之前在漂亮国的时候就进行过,许秋直接复制了魏老师的技能,熟练度中规中矩吧,四阶0%,可能的原因是当时魏老师实的次数不多,或者由于长时间不在一线进行实验,熟练度不升反降。

但不管怎么说,哪怕只有二阶三阶的熟练度,相比于其他方法,都是强很多的,毕竟许秋有系统嘛,系统影像总比参考文献上的文字说明要形象的多。

消耗若积分后,许秋查看了五阶100%“hopg法测试激子扩散距离”的实验作。

作方法看起来并不难,只需要将样品旋涂在hopg上,然后测试不同厚度样品的荧光信号,最后进行拟合即可。

实验原理也比较简单,光电材料在收到光照后产生的激子,一旦扩散到hopg表面上,将有99%以上的概率被淬灭,其中蕴含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被释放,而如果激子在扩散到hopg表面之前就已经复合,那么将发出荧光信号。

换句话说,假如材料的激子扩散距离比较远,比如在100纳米以上,那么对10纳米左右的样品薄膜来说,荧光信号将几乎为0,因为激子平均能扩散100纳米,而薄膜只有10纳米,在这个过程中,激子移动到边界hopg的位置的概率非常高,激子都被hopg给“吃”了,自然无法产生荧光信号。

反之,如果激子扩散距离比较近,比如10纳米,那么10纳米左右的薄膜,自然是能够产生荧光信号的,此时的荧光淬灭效率大约为50%,也就是发光强度为正常强度的一半。

下午,许秋提前买好的hopg,已经被快递送到材一2楼的门房。

hopg指的是热解石墨是经高温处理,能接近单晶石墨的一种新型石墨。

顾名思义,这种这种石墨是高度取向的,可以通过实验作得到非常光滑的高导电率表面,该表面可以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中检查,或者用作其他正在研究的材料的衬底。

根据hopg的镶嵌角(马赛克扩散角)的不同,可将其分为a、b、c三个等级。

a级的镶嵌角最小,通常在0.5度左右,品质最好,也最接近单晶的质,当然价格也最贵。

c级的镶嵌角最大,通常在1.5度以上,品质最差,但价格最便宜。

b级的镶嵌角介于a和c之间,通常在0.8度左右。

许秋在网上货比三家,最终找了一家国内的hopg厂家。

他们卖的最小的尺寸是长宽高10*10*1毫米,也就是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一毫米的高度。

这样的规格,a级的就要2000块,c级的只要700块。

如果规格更大一些,比如长宽高20*20*1毫米,a级的就要8000块,当然c级的也要4000块,如果是长宽高20*20*2毫米的,价格就要上万了。

当然,别看它规格小,买回来一小块hopg,就可以用几十次、上百次,不然这玩意要是一次的话,谁都用不起。

毕竟许秋测试一个体系的激子扩散距离,样品就要准备十几个。

感慨了一下科研圈的物价,许秋最终选择了最小规格的c级hopg,先用700块的便宜货试试水呗。

理论上,他现在进行的是普通的荧光测试,主要利用的就是石墨对激子的淬灭效应,对衬底的要求应该不似扫描隧道显微镜那么高。

许秋从门房取到快递,看着快递盒,随吐槽了一句,“这快递盒好随意,就是普通的小纸盒。”

随后,他戴好一次pe手套,开始拆快递,里面有一个离心管,hopg用纸包着放在内部。

拆开包装纸,到手的hopg和之前在网上看到的描述差不多,10*10*1毫米的规格,一面是暗灰色,另一面是亮灰色。

其中暗灰色一面是反面,亮灰色的一面就是正面。

hopg的模样很像是一枚芯片,或者早期手机里sd存储卡。

不过,许秋知道这玩意就是高纯度的碳。

石墨嘛,就是碳单质。

hopg到手,接下来就是样品制备。

不过,在旋涂样品之前,需要对“厚厚”的hopg表面进行剥离,得到具有新鲜的、具有光滑表面的衬底。

有一些非主流的方法,比如用镊子直接剥离,这个难度就比较大了,很容易坏hopg表面。

比较主流的方法是用胶布直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