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401 同行们共同做出的选择(求订阅)

401 同行们共同做出的选择(求订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是绿色的,摘要文本是绿色的,小标题是绿色的,超链接是绿色的,包括右上角cellpress(生命科学研究出版社)标识的右边还有一个绿色的大方块,不知道是嘛用的……

要解释的话,大概由焦耳能想到能源,能源又延伸到新能源,最后新能源联想到绿色新能源,因此就是绿色的……

逻辑虽然有些强行,但也勉强算是合理吧。

其次,《焦耳》文章首页是一张贼大的toc,占了大半个页面,下面是一段对toc的文字描述,右侧是“亮点”栏目,要求列出三条文章的亮点,此外还有类似于ees期刊的“context & scale(背景和规模)”,对摘要和引言的补充。

怎么说呢,整的挺全乎的。

但说真的,许秋觉得这样搞意义并不是很大。

读者读起来费劲,作者写起来也费劲,需要把同样的内容换五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给表达出来……

再次,摘要的位置它也不老老实实的起名为“abstract(摘要)”,而是改名为了“summary(总结)”,结论部分的大标题直接省略掉,但内容还在。

正文是双栏的,左边正文,右边备注,空间占比2:1。

但由于大多数况下都没有备注,因此在右边留下了大量的空白,相当于是单栏。

平常其他期刊都是1:1大小双栏的,看惯了1:1的双栏,再看这种2:1的双栏,还真有些不习惯。

分栏和期刊公司有关,《自然》和《科学》的标准文章都是三栏的,acs、rsc、wiley包括elsevier的大多数期刊都是1:1两栏的,cellpress虽然从属于elsevier,但相对独立,因此搞一些花活出来也不奇怪。

另外,类似于《自然》子刊,要求列出详细的实验步骤、作者贡献等。

最后,重点来了,作为《自然》大子刊级别的期刊,《焦耳》稿件处理速度非常快。

其中一篇稿件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如下:

received: april 25, 2015(投稿:2015年4月25号)

revised: may 22, 2015(修改:2015年5月22号)

accepted: june 5, 2015(接受:2015年6月5号)

published: july 3, 2015(正式发表:2015年7月3号)

这是许秋没有想到过的,从投稿到接受只用了40天,而且还包括一次修改。

之前他投《自然·能源》的文章时,也查了几篇《自然》大子刊稿件的关键时间节点,它们没有列出稿件修改的时间,不过大多数文章应该都是有修改的,其中一篇是这样的:

received: 22 november,2015(投稿:2015年11月22号)

accepted: 16 march,2016(接受:2016年3月16号)

published: 23 april,2016(正式发表:2016年4月23号)

从投稿到接受花费了四个月的时间,这是《自然》大子刊的平均稿件处理时间。

而且,许秋翻了五篇文献,这个时间就没有低于三个月的。

当然,如果是nc这样的非《自然》大子刊的子刊,审稿速度就比较快了。

像之前他和学妹各发了一篇nc,审稿速度就是比较正常的,和am、ees相当,大概一个多月时间。

因此,许秋估计这篇《焦耳》文章只要他写的足够快,可能发表的速度会比之前那篇《自然·能源》还要快。

ps:由于剧需要,文中出现新刊的时间和现实中不是完全对应的,现实中《焦耳》是2018年创刊,《自然评论材料》和《自然·能源》创刊于2016年。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