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412 女博士的窘境(求订阅)

412 女博士的窘境(求订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当然,如果实验结果不是这样,那就当我没说。”

本来听前半段觉得许秋分析的很有道理,结果没想到最后补上了这样的一句,皆是笑了出来。

许秋的《焦耳》综述已经初步撰写完毕,正在进行收尾和文章的修改,预计这周投出。

这篇文章只有他和魏兴思两个作者,不能拜托其他帮忙修改,在找魏老师前,只能自己先多看几遍了。

韩嘉莹上周完成了h5、j4材料的合成,周末做了一批器件,采用了it-4f、idic-4f等受体材料与之匹配。

结果表明,h5材料的器件能相较h22,大约下降了1%的效率,而j4和j2能的变化不大,许秋在模拟实验室中,通过多次重复实验,也印证了学妹在现实中的实验结果。

其中,h5的工作,大概率发不了什么太好的文章,上限差不多是弱一区,或者am子刊afm、adv. sci.。

j4的话,有希望发一篇am级别的文章,虽然器件能没有明显提高,但采用氯原子取代氟原子这个思路,解决了材料合成难度这一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亮点。

邬胜男idic-m的文章已经写好投出,目标期刊为ees。

另外,她拿到了两种新的材料,ihic和4tic,都是相对于itic进行d单元共轭结构的改,目标得到窄禁带宽度近红外光吸收的受体。

最终的结果也不出所料,两种材料的光吸收边缘都在900-1000纳米附近,器件能中规中矩,两种受体和pce10、pce11给体材料结合,最高效率可以做到10%以上。

博后学姐打算接下来朝着半透明器件的方向发展,许秋已经帮她提前铺好了路,摸索实验条件的难度下降了许多。

莫文琳继续撰写她的第三篇三元文章,目标期刊aem,现在进度五成半左右,上周许秋没怎么打扰她,她写文章的速度也提了上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