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464 欧气满满的学妹,现实叠层器件效率突破16%!

464 欧气满满的学妹,现实叠层器件效率突破16%!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确实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

其实,以许秋现在的经济实力,还是可以实现“空调自由”的。

但小时候许秋被穷养惯了,长大了一时半会儿还真的挺难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总是能省则省,包括从魏兴思那边拿到的奖金基本上都被他存了起来。

当然,客观上,搞科研的,也没什么地方可以花钱。

整天就是实验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没有太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就无从去消费。

唯一能消费的地方可能也就是给自己配一台好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了,但这两大件加起来最多也就几千到一两万,买了以后还能用好几年。

或者就是看看小说,打打游戏,但只要不死命氪金,也都花不了几个钱。

许秋艰难的起床、洗漱,接着和学妹早锻、吃早点,最后一起前往材一。

在216的门,许秋看到了之前来面试的准博士生范文堂。

范文堂见到许秋二后,主动打招呼道:“许秋师兄,我来的有些早了啊,你们还没有上班呢?”

“是啊,”许秋点了点,回应道:“我们一般是早上九点半开始,不太会过来的太早,因为……”

许秋考虑片刻,没有选择帮魏兴思隐瞒组里的真实工作时间:“因为研究生的话,晚上一般要待到十点,甚至十点以后。”

他认为觉得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大家明码标价,工作强度是怎么样的,预期能得到什么回报,都说清楚,不要说先把骗进来了,然后告诉对方,对不起,我们实行弹工作制,需要经常弹成996。

当然,许秋这种属于学生思维,如果站在导师的角度,骗进来的收益显然更高。

虽然有句古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但当学生之后自己当了老师,能够不忘初心,做到这一点,还是比较困难的。

范文堂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我们原来课题组也差不多,早上七点到,一直工作到下午五点,不过晚上经常的会加班到八九点。”

许秋“嗯”了一声,随后用手虚指了一下范文堂,转向学妹介绍道:“这位是之前说好的,打算过来这边读博的准博士生范文堂,之前是东伐大学的。”

“那为什么他喊你师兄呢?”韩嘉莹疑惑道。

“这个……”许秋顺势解释道:“范文堂,我们课题组没有那么的等级之分,平常大家都可以直呼其名,而且我是今年本科毕业才直博的,所以不用叫我师兄的……这位是韩嘉莹,今年大四,已经保研了,之后要来我们这边读硕士。”

“难怪我看着你那么年轻,原来才刚刚大学毕业。”范文堂感慨道。

随后,范文堂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许秋和韩嘉莹,察觉出两似乎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不过他也没有问出来,而是赞叹了一句:“你们确实厉害啊,韩嘉莹的名字我之前读课题组文章的时候也有印象,学术成果蛮多的,没想到居然是一个本科生。魔都综合大学的学生都这么强的嘛……”

“当然不是普遍厉害,主要是许秋比较强,这可是我们课题组里的金大腿……”莫文琳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三面前,接过话茬:“我是莫文琳,博士一年级,开南大学过来联合培养的,你是新来的博士生吗,我之前好像有听许秋说过。”

“现在还不是博士生,硕士还没毕业呢,”范文堂挠了挠:“今天我把学校那边的事都处理好了,就过来看看,结果没想到来早了。”

“我们先进来吧,别都杵在门了。”说话间,许秋用一卡通卡刷开了房门,带着众216。

随后,许秋将范文堂安排坐在了邬胜男的位置上。

因为博后学姐现在一般常驻在江弯,所以邯丹这边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现在组里的渐变多,确实也应该分成两批,不然一个小小的办公室要挤14个,想想都有些困难。

坐下后,范文堂向许秋说道:“我之前和魏老师打过电话,他说今天有事不在,让我过来以后直接找你来报道就行。”

“嗯,可以,那你就先跟着韩……”许秋本来打算把范文堂给学妹负责,这时看到推门而的陈婉清,便改变了主意:“正主来了,陈婉清学姐,这是你的接班范文堂,你们可以接一下工作啥的。对了,今天你怎么没去蓝河那边?”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陈婉清一边上下打量着范文堂,一边随解释道:“前面几天连续去了四天蓝河那边,今天准备休息一天,学生的时候还是好呀,想休息就可以休息……”

说到后面,学姐的声音越来越小,她仿佛想起了曾经被魏·大魔王·兴思支配的恐惧,最后轻叹一气:“哎,读博和工作好像半斤八两。”

安排好了范文堂,许秋开始规划今天的实验。

虽然模拟实验室中已经取得了突,但总还是得在现实中重复出来才行。

莫文琳今天下午还有一门考试,指望不上她,许秋打算亲自动手。

正当他起身前往里间实验室的时候,却被坐在旁边的韩嘉莹拉住了:“师兄,你要做实验嘛?”

许秋看着学妹:“嗯哼?”

韩嘉莹笑着说道:“有没有什么有挑战的实验,请放心安排给我吧。”

许秋摸了摸自己不存在的胡须,思索片刻,说道:“你这是写文章写伤了?”

韩嘉莹小啄米般的猛点:“是啊,是啊,连着写了快一个月文章,有些写不动啦。”

“……”许秋想了想说道:“那行,今天的叠层器件你来做吧。”

刚好之前自己在《科学》文章中给学妹安排了个四作,现在让她把最优叠层器件给做出来,有这个贡献拿个四作绝对是够了。

这也是小课题组的好处,在作者排序上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如果是多方合作,有三个、四个,甚至五个、六个工作单位,作者排序方面可能还需要经过多边商议才能定下来。

虽然叠层器件的制备学妹之前没有做过,但从原理上来讲,叠层和普通的单结器件差不多,离不开旋涂和蒸镀,只是工序稍微复杂了一些。

因此,对于韩嘉莹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许秋把模拟实验室中最优的几组条件,改了改告诉学妹,让她在一个范围内自由发挥。

虽然最优条件他是已知的,但也不能直接给出来,这样就有些太假了。

安顿好学妹,许秋返回办公室,内心感慨了一句:“难得的想自己做做实验,没想到还被学妹给抢了。”

然后,许秋继续修改《科学》文章。

之前,他只是把初稿给写了出来,得到的并不是最终的版本。

在一些细节之处,还需要继续雕琢,尽量让别看到这个工作,能够有更多的启发。

而不是说让别看完以后,只觉得:“他们把效率做到了多少多少,哇,好nb!”然后就没其他收获了。

因此,除了突出器件高效率外,文章中半经验分析的地方,同样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点。

半经验分析这一部分,虽然是后来补上的故事,但对于材料这类应用科学,理论总是滞后于实践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