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从大周开始 > 第 120章 布政使司(第三更!)

第 120章 布政使司(第三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汴京,卫家!

丁健成天成天的往外跑,忙着运转司的事,如今雪花盐的生意越做越大,锦衣卫大营后面的制盐作坊也愈发的忙碌,从早到晚,升腾的炊烟就从未停歇过。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汴京城里的市场算是基本饱和了,可汴京之外,开封府之外,大周十五路,那些个世家大族,士绅巨富又有多少。

可若是仅仅只凭运转司如今的实力,想要把盐送至大周各地的话,还力有未逮。

丁健想出了个办法。

说起来,这个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了卫家肥皂生意经营模式的启发。

,卫家何其弱小,就连想把肥皂生意做至扬州府全境,尚且有些困难,更别说将生意做到如今这个规模,遍布大周全境。

既然肥皂生意可以和柳家合作,借助柳家的势力,那么为什么运转司的盐生意不能和别合作。

运转司自己虽然没有渠道,但却有世上独一无二的雪花盐,这便是运转司最大的本钱。

丁健很清楚,只有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够不被别牵着鼻子走,如今雪花盐在汴京城的名气,一时无两,银子跟天上掉下来的似的,不断落运转司的袋里。

眼红的多了去了,可因着锦衣卫的关系,却又不敢来!

而丁健要做的,就是待价而沽!

合作做生意,看的不仅仅对方提供的价钱高低,还看对方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这是卫允曾经说过的话,丁健以为然,一直铭记在心。

丁健很忙碌,小卫氏同样也没有闲着,虽然铺子和庄子不需要她亲自打理,可旭哥儿小子衿兄妹俩,却一直是小卫氏在亲自照顾。

尤其是现在元祐帝刚刚下旨,替卫允和英国公张家的姑娘赐婚,小卫氏当即便开始张罗起聘礼来。

方可是英国公独,英国公府乃是整个大周除了皇室之外,最最顶尖的勋贵世家,聘礼若是太薄了,岂不显得卫家不重视这门亲事。

只是卫家的底蕴终究还是太浅了些,这世上真正的好东西,都在那些世家大族的私库里藏着,寻常便是有钱,也没地方买。

小卫氏正为这事儿发愁,不成想那颁旨的李内官又带着一群小内侍,抬着几个箱笼,登上了卫家的大门。

似乎知道小卫氏正在为这事儿发愁一样,元祐帝直接命贴身的赵內官从内库里,挑了三箱子比较贵重的物件赐给卫家,充送给英国公府的聘礼之中。

小卫氏哪里经历过这种待遇,当即激动的差点晕了过去,遥遥朝着皇宫的方向跪拜,对元祐帝这位“圣明”的天子千恩万谢。

压箱底的东西有了,小卫氏的心也就放了下去,不过为了慎重起见,还是特意提着厚礼去了秦府,拜访秦大爷的大娘子孙氏,托孙氏帮着搜罗一些其他的珍贵物件。

前前后后,一共忙活了三个多月,统共花出去三万多两银子,才将给英国公家的聘礼准备妥当。

然后又是挑选良辰吉,又是和八字的,一直拖到了十月份,也就是袁文绍和明兰的大姐姐华兰快要成亲的时候,才将下聘定亲的子定了下来。

——时——间——线

却说另一边,卫允带着白杨还有两个贴身侍,在洛阳呆了两天,便置办了两辆马车,两匹骏马,出发继续西行,从陆路走官道往陕西路的长安府而去。

途中,先是去了函谷关瞻仰了一下这个昔战国时期,发生过无数次大战,为秦国扫清六国,建立大一统政权奠定了基础的雄关。

而后顺着黄河一路西去,途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潼关,不过在潼关却没有停留,而是直接了华地界,过华山,经渭南,然后才了长安府。

陕西路的布政使司便坐落在长安城之中。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提大周区域划分和行政制度了。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大周朝的行政等级划分为了三级;汴京就是中央第一级;然后将全国按区域划分为十五路,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省,也就是第二级;最后就是第三级的府、州以及县,等同于现代的县市一级。

区域划分虽然类似于历史上的宋朝,但行政等级划分,却和明朝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每一路皆设有都、布、按三司,共同治理地方,主要目的自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于地方上的某一之手,出现类似于唐末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况。

三司分别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

其中都指挥使司是每一路的军事总机构,隶属于兵部,负责各路境内的所有军事。

承宣布政使司则类似于现代的民政总机构,省政府办公厅。

而提刑按察使司是则是司法总机构,类似于现代的省公安厅和检察院的综合体。

不过锦衣卫独立于六部之外,直属元祐帝,是以卫允无须去都指挥使司报备,兵部那边也早已经和各地的都指挥使司都打过了招呼。

而且最关键的是,陕西路西北地区与西夏界,驻有重兵,是以陕西的都指挥使司虽然将衙门设在了长安城,可最高长官都指挥使却是由坐镇榆林的英国公他老家兼领着的。

也就导致了长安城里的都指挥使司名存实亡,只有一个空壳子。

卫允可还没有做好去见未来老丈的准备,而且现在英国公知不知道元祐帝赐婚的消息还说不准呢!

还是先缓一缓,等再过些时,酝酿酝酿,确定汴京那边的消息传到英国公耳朵里再说。

不过承宣布政使司,卫允还是要去的,毕竟如今卫允除了是锦衣卫指挥使之外,身上还兼着庆州知州的职位,隶属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麾下。

于理,卫允都得先去长安府的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报道,拜见如今的上官。

五月十二,卫允才慢慢悠悠的踏长安府。

当天下午,在城里的酒楼用过午饭之后,卫允便带着吏部的文书,直接去了承宣布政使司衙门!拜访如今的顶上司,陕西布政使方贺文!

说起这个方贺文,经历还真有几分传奇。

方贺文今年六十四岁,出身寒门,乃是先帝时期的进士,虽只在二甲之列,却考了翰林院,成了庶吉士。

后来先帝薨逝,元祐帝即位,先太后刘氏垂帘听政,方贺文出身寒门,无强大的家族支撑,又无伯乐提拔,勉强留在汴京也不过是虚度光罢了,于是便选择了外放。

先是去西南偏僻之地做了个小小的七品县令。

花了六年的时间,做到了从五品的泉州知州,而后遇上了元祐帝亲政,朝堂之中,员大幅调动变迁,方贺文也一次被调往延州任知州,看似是平调,可延州乃是直辖州,在级别上,和府等同,手中权力不可同而语,也算是升了官。

三年之后,方贺文因政绩出色,被擢升至正五品,获得了连任的资格,不成想就在方贺文做延州知州的第四个年,西夏忽然大举东进,五万大军直延州。

彼时守在西北的还不是英国公,而是郑老将军,当时的郑老将军,正值壮年,正是最巅峰的时候,先是在榆林一代,率军和西夏大军数次野战,互有胜负。

而后西夏增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