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老子又不是间谍

第一百七十三章 老子又不是间谍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张楠将来当然不会去当什么网红,到时候也不会拿着这几张照片到处宣传:自个如今就已经是亿万富豪,完全和需要炒作自己的不同,只不过是感觉巧遇老普还真是挺好玩的而已!

至于老普来柏林带老婆旅游这事,在张楠看来这也挺正常,因为老普也是个有老婆孩子的,而且这会克格勃的收高呀!

不旅游消费就一味存钱?

犯得着嘛!

不知道这会秘的克格勃员的收状态,张楠是一清二楚!

按照1985年苏联部长会议和财政部的规定:苏联克格勃机关派驻东德工作员,可以领取两份工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一份是正式的职务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津贴),在苏联国内开支,用卢布支付。

另一份是在东德开的用等价马克支付的驻外工资津贴,数额为其国内卢布工资的249,外加每月85东德马克的伙食补助。

另外,如果有不工作的家庭成员,也能享受一定数额的补助:有一名不工作家庭成员的,每月补助400马克,两名的补助650马克。

这可是很不错的一笔收了!

说苏联后期生活物资紧缺,什么都要排队,但如果真正了解苏联的物价的实际况,估计绝大多数都会喜欢生活在苏联!就算需要排队也无所谓了,更不用说87年这会的物资供应还不是特别紧张。

因为1985年前后苏联的猪生产成本大约325卢布每公斤,零售价约为185至2卢布每公斤!

而从85年至8-九年之间物价基本没变。

是的,零售价比成本都要低!

因为苏联有大量的价格补贴,所以卢布的购买力极强,虽然这会需要排队买。

1985年苏联一位中校军官的基本工资大约是250卢布,另有相当基本工资20的职务津贴,共计300卢布。

老普这会的月收应该是300卢布的国内工资,85马克的伙食津贴,747卢布的驻外津贴,两个不工作的孩子津贴650马克(87年这会卢布和东德马克的汇率约1:2左右),共计1415卢布的样子。

这在苏联属于高收,而当时的一个苏联部长月薪只有900卢布,老普的收比个部长明面上的收还多!

……

9月8上午9点半,一架空客320中型客机从西柏林机场腾空而起。

张楠三昨晚最后检查了一下自己随身的物品,将前期拍的所有照片都寄回了纽约,消除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潜在因素。

飞机上大约有150个座位,不过根本没有坐满,最多只有一半。亚洲面孔倒是还有两个,说的是俄语,张楠知道他们应该是苏联:一百多个民族的国家,有什么面孔都不怪。

乘客组成中没有一个未成年,从这点就能发现乘客们的特殊

项伟荣上飞机后,对张楠说了句:“七十个里大概有十个以上的特殊物,都间谍扎堆开大会了!”

最顶级的间谍当然就算是同行也看不出来,但有些这种工作的其实身份是半公开的,就相对比较好认了。

整个航程大约两小时,机舱里聊天的不多,听着说话的俄语的最多,德语的也不少。

当飞机降落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后,三拉着旅行箱到了海关检查子。

苏联的海关员制服同军队制服差不多,检查也很仔细:连相机后盖都要打开查看。

因为手续周全,海关也没为难这个怪的组合,还算顺利。

不过过海关这一段,让张楠想到了电影《火狐》中的一段镜: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扮演的美国飞行员冒充商身份进苏联,海关员检查他的随身行李,结果翻出个半导体收音机来。

“你在我们这还想用这个收听你们那些可笑的节目?”--这是海关员的话。

里那个收音机似乎里边还别有乾坤,不过电影里的检查员没看出来,最后还给了伊斯特伍德扮演的“假冒商”。

昨天张楠都很想搞个收音机试试这个桥段,看看苏联海关会不会为难自己。

不过那片子是美国拍的,绝对不会说苏联的好话,想想还是算了。

出了机场海关,在专门的窗换了卢布,就得打算前往莫斯科城区。

这里到莫斯科城内还有二十多公里,得坐出租车。

“关哥,过会咱们去出租车站,找到停着的车绝对不要先问哪里去不去,直接坐进去再说!”

“为什么?”

张楠笑笑,道:“因为我不希望你想着要杀!”

这下关兴权和项伟荣都感觉怪了,坐个车怎么能和杀联系到一块?

“莫斯科的出租车司机其实都是国家公务员,平常跑多跑少没多大区别。如果你在车外问他,有些可能根本不会理你,随便你怎么问!说多了还会骂,特别是据说对华夏的态度很不友好,没办法,二十几年的宣传后遗症很难改,而且骂的话会很难听!”

这就是原因之一,据说对各个国家的都有一套不同的骂法,这会可有不少吃过这亏!

张楠很难想象,要是有个老毛子敢骂关哥、话还很难听,那最后会发生什么!

“不过只要我们不打招呼坐进去了,那就不一样了。因为那时我们成了乘客,司机就有义务立马进工作状态,这时他们的态度就会变得完全两样。”

很葩是吧?

这会的苏联就是这样。

果然,在出租车站,看到所有乘客都是一言不发坐进车内,没一个先问东问西的。

张楠三个也是坐进去再说!

“去马涅什广场的莫斯科酒店。”一上车坐好,关兴权就对司机简单的说了一句话。

那名司机收起刚才还在看的报纸,看了眼这三名亚洲乘客,按下计价器出发。

80年代的莫斯科其实和东柏林差不多,只是更加繁华些。而且如今还是九月初,天气虽然已经很凉爽,但还不冷,也算是最适宜来这里的季节之一。

街面上的小轿车、电车很多,那些苏联看上去非常自信!张楠算是真正亲眼看见了这个红色帝国最后的辉煌!

记得上辈子有一次出差回来,同事和自己说了一句:“昨天苏联没了!”

那一瞬间的滋味竟然很难形容!

“苏联没了?它怎么就没了呢?”这大概是当时很多华夏一瞬间的感受。

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那一瞬间的滋味张楠记得一辈子!

能住在位于马涅什广场的莫斯科酒店里的都不简单,不是苏联高官就是很有钱的家伙,那个司机也就没有问东问西。

那座酒店是苏联的第一座大型酒店,建于1930年代末,而且它的设计和其它一般酒店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它的左右两边不对称!

看上去怪怪的。

传说酒店的最终设计是斯大林亲自批复的:设计方当初为斯大林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外立面设计,图纸由一条线隔开,两边是不同的效果图。

斯大林同意了,但他的签名竟然就压在这条线上!

那会可是肃反时期,没有谁敢询问斯大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