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打得好,打得漂亮……”李世民哈哈狂笑,爽朗的笑声不断回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目光落在朝堂中间跪地汇报的红翎急使身上,几大世家的族长脸色都不太好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泾阳侯又出功绩了,而且还是天大功绩。
自两晋五胡
华开始,到大隋两代皇帝,中原一直忍受
原欺压,百姓大量被掳掠北上,充为汉
做牛做马,客死他乡者不知凡几。
历经四朝七代
,无数仁
志士想要救回汉
,然而从未成功过。
因为异族很凶残,你来发兵救
,我立马就砍了汉
。中原志士投鼠忌器,有时候明明可以打赢一场局部战争,但却在异族屠杀同胞的恐吓下徒然撤退。
截止大唐立国贞观四年之初,
原上的汉
足足有十五万
,这个数次是所有汉家儿郎心中最刺痛的地方。
然而现在,这个刺痛没有了。
泾阳侯,又是泾阳侯,那个还有两年才能及冠的少年,自他横空出世,所行所举看似
,然而行事之间却凸显着远超常
的指挥。
沈阳城一战,灭突厥骑兵八千。沈阳城一战,灭高句丽骑兵五千。这个战绩不算辉煌,大唐有的是将军能打出这种战绩,但是若要在这场战役中再加上解救汉
十五万,那可就要阵惊天下了。
真的是震惊天下。
可以想象,当韩跃解救十五万汉
重获新生的消息传遍中原之时,他的声望必然宛如
上了翅膀,从此一飞冲天,收获无数赞誉。
无论儒家愿不愿意,将来撰写史书之时,必然要给韩跃重重记上一笔。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炯炯,皇帝盯着下面跪着的红翎急使喝道:“你速速禀告,将沈阳城战事详细说来,朕要听整个过程,一丝一毫都不能泄露。”
“谨遵命!”红翎急使单膝跪地,恭敬向李世民施了一礼。
皇帝要听战事,正好他的职责也是汇报,这位红翎急使清了清嗓子,沉声道:“当时乃是
夜二更,突厥和高丽同时发兵来袭,
原一方乃是颉利亲自出征,他和高句丽各出骑兵三万,六万大军驱使十五万汉
百姓,此举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以百姓当做抵抗炮火的
墙,迫使我家侯爷不敢下令开炮。”
“好毒辣的手段!”李世明眼一冷,虽然明知道战争已经赢了,心中仍然感觉担忧,低声道:“沈阳城只有五千兵力,若是真被攻
城门,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圣明!”红翎急使恭敬一声,接着又道:“当时事态十分危急,汉
们不断接近城墙,因为后面有突厥督战队斩杀威胁,所以汉
们开始用弓箭
击攻城。城
十几位国公极力催促侯爷开炮,然而我家侯爷却迟迟不动,无论谁来劝他,他只回答一句,下面是汉家同胞……”
李世民缓缓点
,面上带着赞许之色。
朝班中忽然响起一声嗤笑,有
低声道:“沽名钓誉,他最后还不是开炮了!”
“闭嘴!”皇帝
喝一声,冷冷道:“不想听可以滚出去,再让朕见到你
话试试看。”
说话那
打了个哆嗦,悄悄向后挪了几步。
红翎急使继续诉说,将沈阳城战事一点一滴说出,由于皇帝要听细节,他便将韩跃在城
的
表现,老程等
的焦躁不安,还有王凌云语言攻心之事全都说出。
朝堂重臣听得面面相觑,当听到最后韩跃的几策浮出水面之时,就算是他的对
也忍不住喝了一声采。
当听到十五万汉
接近了城墙,城
大炮忽然震天响去,然而炮弹却炸向突厥和高丽骑兵之时,朝中十几个大将都攥了攥拳
。
这位红翎急使很会说话,搁在后世简直能去讲评书,一番战事让他讲得生动顿挫,简直将当
沈阳城的场景重现出来。
众
听得如痴如醉,红翎急使却忽然大声道:“最后我家侯爷站在城
放声大喝,汉
同胞不要怕,昂起胸膛来,今夜你们在我的庇护之下。那一声大喝响彻整个战场,侯爷虽然是少年,望之却似天,他身上迸发出的那种庇护之威,小
这一辈子都无法忘掉……”
朝臣们面面相觑,脑海中不由抽象出一个画面:少年站在城墙之上,下面是十五万衣衫褴褛的汉
,汉
后面是数万穷凶极恶的异族骑兵。百姓们慌张无助,少年迎风高喝,城
火炮齐鸣,一战之下异族灰飞烟灭,十五万汉
哭喊震天,面带感激跪在城墙之下。
“唉!”儒臣之中忽然有
发出一声轻叹,喃喃道:“强者风范,强者风范呐……”
……
自古以来,圣
教化天下,强者庇护族
,仅凭解救十五万同族这一件事,韩跃就能跻身当世强者之列。
如此巨大的荣耀谁不想要?
世家想要,勋贵想要,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更想要。
“父皇……”李承乾突然越众而出,恭声道:“十五万汉
在
原受尽苦楚,如今已经脱离突厥屠刀,如何安置这批同族堪称我大唐目前
等大事,儿臣在此请命,愿意划出名下一百座农庄,专门供养这些受苦受难的同胞。”
李世民哈哈一笑,赞道:“承乾不错,你能体察百姓,朕心中很是高兴。”
李承乾大为兴奋,连忙恭声道:“儿臣乃是大唐储君,汉家百姓即是父皇您麾下之民,也是儿臣麾下之民。为国为民乃是君之职责,儿臣必然要将这些同族解救于水火之中,让他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这话有点不太对劲了,通篇不提韩跃的功劳,渐渐开始把自己塞到事件主角上去,细听李承乾这话,分明是刻意忽视韩跃解救之功,重点宣扬安置百姓的重要
。
摘果子,这是赤
的摘果子,偏偏心向韩跃的一帮国公皆在东北,如今朝堂上留下的大臣不是世家出身就是儒家子弟,竟无一
出来说句公道话。
“父皇,还请您下旨准允,并派红翎急使飞扑东北,让那个韩跃尽早护送汉
归家……”
他说到这里微微一停,目光偷偷观察一眼李世民,随即语带所指道:“东北乃是苦寒风霜之地,汉
们经年遭受磨难,眼看终于有了回家希望,却被韩跃扣住不放,儿臣觉得此
行事十分不妥。他扣住这批汉
不放,分明是为了博取名声,如此置汉
苦难于不顾,实在令
担忧!”
“是么?那么承乾你呢?你又是为了什么?”李世民淡淡一笑。
李承乾郑重道:“儿臣乃是一国储君,自然不会贪图名声,儿臣只想献出一百座农庄,让那些汉
满足归家心愿,从此过上安稳生活。”
李世民随意拍了拍龙椅扶手,笑眯眯道:“承乾吾儿,终于也长大了……”
他这话似是夸赞,又似是别有所指,李承乾一时不好回答,只好拿目光往两侧朝臣微微一扫。
接到太子暗示,朝中忽然跳出一大帮
,纷纷出言赞叹道:“太子宅心仁厚,堪称国之储君典范。臣等为陛下贺,我大唐有此贤德储君,臣等为陛下庆贺。”
李承乾趁机道:“父皇,还请速速下旨,斥令韩跃放归汉
,安置百姓乃是朝堂大事,儿臣身为储君勉强可做,他一个侯爷还没有资格。”
李世民的眼有些飘忽,他看着这个十五岁都不到的儿子,忽然缓缓从龙椅上站起来,意味
长道:“东北虽然苦寒,但却建有当世第一大城,韩跃生
仁厚,汉
的生活未必就会苦楚,朕相信他能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