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望族 >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传到了李振文耳里,他最清楚并不曾派刘丰出去办事,便立刻意识到不对,略查问了一番就来禀报贺东盛,希望动用更多资源去把刘丰找回来。

贺东盛一张脸更黑了几分,沉声道:“去找。处理掉。”

李振文身子一颤,他知若有从刘丰嘴里问出贺家的秘密,很可能给贺家致命一击,更可怕的就是出现在公堂上。

所以绝对不能留活死了,就可以什么都不认。

但便是养只猫狗还有感,何况一个亲手调教了十来年的,李振文忍不住还是涩声道:“……大丰最是嘴严,且他老娘媳儿子都在府里,不会说话的。若是……”

若是给他些银子远远送走……

贺东盛只冷冷看着李振文,直看得后者心里发寒,再说不出一句话来。

贺东盛又缓缓道:“梳理一下府内,要紧的都得闭嘴。”

李振文如堕冰潭,终还是艰难应了一声,默默退了下去。

贺北盛也觉得自己牙齿打颤,上次处理掉贺祥,他就已心下反感,如今……

之后贺东盛缺了对他训导的兴致,说了几句,就放了他去了。

贺北盛只觉得浑浑噩噩,一路从书房出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贺老太太礼佛的小佛堂院前。

自从贺老太太进了京城,就住进了这小佛堂,吃起长斋,诵经,说是要替儿子洗去罪孽,祈求佛主佑他平安归来。

贺东盛夫劝过几次,老太太执意如此,便也只好由着她去了。

院门粗使婆子见贺北盛走来,忙低声道:“老太太在诵经,五爷待会儿再过来吧。”

贺北盛却摆摆手,表示无妨,悄然走进去,一路阻止了问好的丫鬟婆子,走进外间,在蒲团上盘膝而坐。

内间里传出母亲低沉暗哑的声音,虽声音不大听不清诵的是什么,可鼻端是浓郁的檀香,耳畔是隐隐佛音,还是让的心一下子沉静下来。

贺老太太一篇经诵完,起身出来吃茶,才见小儿子盘坐在蒲团上,双目不知道盯着何处,眼空,一脸黯然。

贺老太太叹了气,她育有四子,长子最为出色,仕途之路也平坦;次子读书上没甚天赋,却懂经营,将老家打理得蒸蒸上;三子原也是个读书种子,可惜早殇。

到中年才得幺子,不免宠惯一些,且有长子在官场,次子在老家打理族产,原也不需要幺子有甚出息,安稳读书,悠闲度就好。

可如今……

贺北盛回过来,发觉母亲出来,连忙起身扶住母亲。

贺老太太由他扶了在主位坐下,仆奉了茶过来,她润了润喉,问贺北盛道:“怎的寻来了这里?可是有事?”

贺北盛沉默片刻,道:“无事,就是……路过,进来看看娘。”转而又道:“娘,明起,我也每过来,陪您诵经吧。”

贺老太太叹了气,“可是心里有事?”

贺北盛摇了摇,勉强挤出个笑脸,“就是替二哥祈福。也陪陪您。也想……静一静。”

贺老太太沉默片刻,断然道:“你不必来。我知道你担心你二哥的案子,你且放心,我手里还有沈家一个把柄,若是判案不公,我便去击鼓鸣冤,告他沈家。”

贺北盛呆了一呆,一直以来母亲虽对于二哥的案子表现出某种笃定态度,但却从来不曾斩钉截铁说过一定会赢的话,而那什么沈家的把柄更是半点不曾透露过。

贺北盛有些疑惑,忽然又想起大哥先前说的,娘提过一件沈家五六十年前的旧事,不知道是不是这桩。

只听那边贺老太太兀自道:“你且放心吧,只是不到说的时候。现下三司密审,既不知道结果,我们贸贸然提了反倒惹猜疑,坏了事。只待最终判语下来再论。贺家断不会生受这冤枉。”

贺北盛便也不再问,点了点

贺老太太慈的瞧着幺儿,摆了摆手,“去罢,你不必太过难受。你二哥行事也有不妥之处,这次便算是他的劫难,过了这道坎,他也能改改心,未尝不是好事。”

贺北盛却并不应和,只默默行礼而去。

在他心底,还是认定自己的科举连累了二哥。

有因有果,若非二哥被以买题的把柄相,也不会有之后的种种不法之事,更加不会……有大哥现下种种凌厉手段。

他却忘了当初贺南盛怎样险算计了沈家,也忘了当初贺东盛是怎样执意要将贺平盛灭

忘了他的两位兄长本就是这般狠绝。

贺老太太慢慢喝罢了香茶,缓步又走回佛堂,持着佛珠跪在蒲团之上,默默咏诵起经文。

佛祖在上,我儿若有什么罪孽,要是报应,都报到我这没教好儿子的老婆子身上罢,愿佛祖佑我儿平安。

城郊,沈家庄

果然如第一批灾民所说,他们不是唯一逃荒出来的,之后陆续又有灾民抵达京城,只是每一批数量多少不一。

有的是独立一个村子的出来,不过四五十之数;有的是则是多个村落聚集一起,三两百之多。

这算下来,零零落落也有几千

天寒地冻,西苑也不能大面积开工,并不需要这许多以工代赈。

沈瑞又暗中上了修路条陈,指出后西苑必成热闹繁华所在,周围路况须得畅通方能让更多游赶来。

修路也是苦差事,征发民夫既影响耕种,给百姓造成负担,而粮饷银于朝廷而言也是一笔大开销。

让灾民去修路,既能以工代赈,又能极大缓解上述问题。

小皇帝心下满意,隐去沈瑞名姓,招内阁与工部、户部合议,又明着表示可以由内库出部分银两用于工程,很快便通过了。

后来朝廷彻查南海郡君仪宾,退还侵吞灾民土地,发放补给粮、减免税赋等消息也在灾民中传来。

许多灾民都生出了返还家乡的愿望。只是已然冬,路途难行,才不得不滞留京郊。

只等开春就会有陆续离开,这样也解决了工程结束后灾民安置问题。

而对于现在的灾民安置,朝廷虽然已作了应对,设了粥棚和临时安置点,但英国公府、驸马蔡震等勋贵都纷纷上书表示,愿意将自家城郊的庄子作为灾民在城外的暂时落脚点,安置灾民几,教教规矩、查查疫病,再陆续分批送进城里安排工程。

这些勋贵家无一例外都有子弟在锦衣亲卫中任职,在小皇帝身边当差。

这样的勋贵集体发声,摆明了是小皇帝默许甚至是小皇帝指使的,内阁也乐见小皇帝能为百姓多多考虑,此事比修路更快通过,就此成了定例。

沈瑞家的庄子也在继续收留转送灾民,只是越发低调,夹在一众勋贵家中,毫不起眼。

但各家派出来历练的主事子弟如张会、蔡谅等却都知道沈瑞得了皇上嘉许,纷纷跑来沈瑞这边取经,这安置灾民之事便隐隐以沈瑞为首,接待灾民最多的也还属沈家庄。

沈瑞并不回避这桩差事,既是想在小皇帝那边取得好感,也是想真真正正做些实事。

此外,能与一众勋贵子弟如此好,也算是意外之喜。虽说仕之后文臣武将各成体系,未必有集,但同在京城圈子里,多个朋友总是多条路的。

且武宗一朝战事颇多,沈瑞也不乏报国之心,也是有意多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