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望族 > 第645章 星河明淡(七)

第645章 星河明淡(七)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廷和这样与沈瑞盘点起小皇帝这一年多以来的施政,又叹道,“然则,这些仍远远不够,今年来各地的灾荒、九边的战事,处处要钱,一个小小的西苑能填多少?”

不能光靠节流,还要开源。

先有清丈边镇屯田,自辽东始。

后有盘查各地粮仓场,这未尝不是朝廷与地方争夺财政权的表现。

用盘查与重罚敲打过了地方官员,下一步要做的……

“查革侵占、隐田。”沈瑞脸上复杂。他有多希望自己与岳父猜错了。

但是现在的局势明明白白就告诉了他们,小皇帝这就是要查侵占官田民田、欺隐地税,此次,自京中始。

连宗室、外戚、勋贵都清查了一遍,地方上还有谁敢呲牙。——这大约是小皇帝的想法。

但地方上那些封疆大吏、那些豪族巨贾,真的会因畏惧皇权就吐出中肥吗?

可着史书翻去,哪朝哪代哪个能真正顺利推行清查、真正遏制住土地兼并的?

沈瑞脑子里装着前世的史书,知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却又能与谁说?

他能婉转的告诉张会,把地吐出来(何况那本就不是张会的地),配合一下寿哥的行动,以赢得帝心,赢得在这场风波中全身而退。

但他能告诉寿哥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灯花了几次,书房门被轻轻叩响,长寿在外低低回禀。

沈瑞这才回过来,喊了他进来,听得刘忠那边回信,皇上后下晌在西苑见他。沈瑞长长舒了气,心里又有些茫然起来。

长寿低声问是否要提审那流民老黑。

沈瑞摆了摆手,道:“先晾一晾他。关在柴房就行,不必捆着了,给水给饭,但不要与他说话。我明先去见过师公和姑丈,你看着他一,待我回来再报与我。”

*

仁寿宫偏殿

荣王扑坐在太皇太后脚边,如小儿承欢膝下的姿态,一一个母后叫得亲热然实际上,他是一直养在周太皇太后跟前的,同这位母后不曾有过半分集。

而此刻,他也不是来彩衣娱亲让母后享天伦之乐的,而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苦,说生计艰难。

荣王生于成化末年,是宪宗仍健在的子嗣中最小的一个,因为年纪小,躲过了万贵妃气焰最嚣张的时期,但他也没因此活得多好,他一岁半时,宪宗就过世了,此后他就跟着母妃,在周太皇太后宫中长大。

弘治四年,年方六岁的他同其他兄弟一起被封了王。

弘治十一年起,到十五年时,比他略年长些的哥哥们都陆续就藩了,只他这荣王是连婚事都没着落的。

弘治十七、十八年,周太皇太后、弘治皇帝先后薨逝,荣王因着守孝,这婚事也就彻底耽搁下来。

直到正德元年小皇帝大婚后,他才低调选妃成亲。

虽在弘治十六年就被指了就藩之地——常德府,但就藩之事却一直拖到现在也未成。

说起就藩来,真是一把辛酸泪,恁早定下封国,却不让就藩,这藩地王府也修啊修总不见修好,正德二年又惨到渗漏坍塌。

这房子得差到什么份儿上能渗漏坍塌?!

这一修葺又是小一年,直到今年二月,皇上松许了他往封地去,还命钦天监择了子,又让兵部工部侍郎各一员整理之国事务。

他本就没什么积蓄,子过得紧的,初时想在霸州要块场,被说是武备之地,被御史批得不行,又被皇上申饬。

而后也不奢求了,那就龙阳县要两块临河的地吧,却拢共也就给了百十来倾,这够做什么!

就在五月,他上奏长子次子未受封,用度缺乏,乞赐颁给。

皇上声声念着亲欲从厚,却又说什么祖训禄米自有定制,岂敢有违。

真是给荣王气个仰倒,这侄子真真从一开始就没让他顺当过。

现在,临走临走,又闹出这么一出儿来。

这丰润县的田庄,有当年孝庙所赐,也有他自己添置的,怎么就占了官田民田了?!

荣王真是越哭越伤心,就差没呕出一两血来给他的“母后”看一看了。

太皇太后手里不住转着佛珠,面容悲悯,中却道:“哀家也知你不容易,然你身为朱氏子孙,也要知朝廷不易。”

嘿。荣王都要气乐了。

夏皇亲家赐田多少?二千二百多倾!他刚赶上家个零!他还朱氏子孙呢!皇上的亲叔叔不如皇上的老丈是吧?!是吧?!

当然,他什么都不能说,只有嚎啕,继续说自己的不易。

要不,您赶紧放我回封地去也行。

看看先前那些哥哥们,哪个不是在封地上为所欲为的,只他在京中夹着尾,堂堂龙子凤孙的还要受外臣闲气。

他哭起来就没完没了,足有一个来时辰了,太皇太后早显了倦意,然他这般,却也不好撵了他走。

好在外禀报,皇后、贤妃、德妃娘娘打西苑过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荣王原是有心在仁寿宫留膳,吃饱了再好好唠唠的,如今再不愿也不能呆着了,抹了眼泪再三叩拜,告退了。

末了,太皇太后如那莲台之上的观世音菩萨般,慈和蔼悲悯众生地补上一句:“天下莫不是天家子民,天家子孙要多以百姓为念。”

荣王哭肿来的眼皮跳了一跳,强挤出个笑容来应了句是。得,有这话压在最后,他也不用想着下次再来哭了。

仁寿宫大太监齐松送了荣王出来。荣王错了错身,将个荷包递了过去,陪笑道:“大伴辛苦,一点子东西,大伴留着赏顽吧。”

齐松也不回绝,大大方方谢过收下,旁的却半个字也不露,一问三不知,直送了荣王出去上了小辇。

荣王脸上笑容僵着,直到小辇出了仁寿宫的视线,这脸子才撂下来。

这群阉货!他恶狠狠的将那涂了老姜的帕子塞进袖袋里,心中又将仁寿宫骂了十万八千次。这位真是从宪庙的后宫就开始装菩萨直装到了现在!就瞧她能不能装到死!

骂罢仁寿宫,又暗暗骂了皇上几句。他想着刚才出来时看见门停的凤辇,不免又冷笑起来——挑细选早娶亲,结果还不是一个儿子都生不出来。

那小子,没准儿是随了他娘。

想起旧事来,荣王也是心里恨得厉害。

他是怎么到了这么不受待见的地步,还不是当初他年幼被养在宫里的缘故!

弘治皇帝在时,多年来张皇后就一个儿子立住了,又霸着不许皇帝纳妃,周太皇太后那边已是十分不满,这对祖孙婆媳还闹了个水火不容。

不知怎的就传出话来,说蔚悼王早夭,太子也不是个长寿的面相,养在太皇太后宫里的小皇弟就是为着万一之用。

当时养在太皇太后周氏身边年幼皇弟有汝王、泾王、荣王、申王。

泾王与申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汝王更有益王、衡王两个已就藩的嫡亲兄弟。

宫中便盛传,母妃亡故、孤身一个的荣王是最好的继嗣选。

如此张皇后母子岂能不恨荣王,便是弘治皇帝,瞧见他也颇为不快。因此才迟迟不肯与他选妃,指了封地又被扣着不许就藩。

待张皇后母子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对他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