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望族 > 第649章 层云漫涌(一)

第649章 层云漫涌(一)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正德三年的旱灾一直蔓延到了四年年初,这个冬天,北方多地少有降雪,天气却又格外寒冷。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了二月,依旧春寒料峭,北直隶段的运河没有丝毫化冻的迹象。

往山东去赴任的沈瑞和南归奔丧的戴大宾、林福余都是赶时间的,便等不得行船,只好骑马坐车赶路。

沈瑞此去登州,乃是任登州府知府。

原本京官升迁外放都是要升一级的,山东东三府的知府多是六部属官外放,其中最多的就是正五品的郎中,而从五品员外郎乃至正六品的主事也有过不止一

因此沈瑞以正五品官身外放四品知府,在官阶上,完全属于正常升迁。

不正常的,只是升迁速度,他可才得了这正五品还没俩月……

但这事儿偏偏没什么御史给事中的跳出来说话挑刺。

傻子都知道,就算正五品那也是通政司啊,千金不换的位置,从这样紧要的衙门外放到地方,别说给四品,就是给三品也是吃亏居多。

除非封疆大吏,旁处哪里比得上跟在天子身边呢。

而且外放这个地方,山东,如今是又有灾、又有匪,委实是个烂摊子。真是给二品都不去的地方。

不少都因此揣测是不是沈瑞失宠了,又或者内阁中形势有变,毕竟沈瑞身后可站着两位阁老。

当然也有嗅觉灵敏,这登州靠海,二年还许了修船往辽东运军需,沈瑞是出了名的生财有道,保不齐皇上这是要开海了,让沈瑞做个先行官。

只不过嘛,这探路的,风险也是极大,不容易有好下场呐。

言官们集体沉默,也是因着内阁里那些能指使他们的大佬们,对这件事的默认。

*

寿哥与沈瑞谈了许久,一点点勾勒出登州乃至整个山东的前景来,沈瑞虽知纸上谈兵易,践行落实难,但有心中仍是燃着一簇小小的火焰,让他渴望去尝试,去开创一片新天地。

自宫中出来后,沈瑞自然要往岳丈、师公以及姑丈处禀明此事,也同样表明自己心意。

杨廷和得了消息心颇为复杂。

他对这个婿也是寄予厚望的,甚至于比对儿子还看好婿。

所以他对沈瑞的职业规划与内阁诸多阁老一般,翰林院——通政司、詹事府——六部中一处侍郎——九卿——内阁。

弘治、正德朝的阁老们,刘健、谢迁、李东阳、王华、王鏊,还有他自己,无一不是走这路线的。

这也是文臣登顶的最正常路线、最稳妥的路线。

尤其如今沈瑞在通政司做得甚好,又得帝心,刚刚升迁,前程一片大好,这样突然就调出京师,他不免被闪了一下。

丘聚诬告的事儿,沈瑞是一个字儿都没往外漏的,到底得来消息的渠道不正,刺探宫闱这样的事,即便是对岳丈也不能说。

因此杨廷和根本没想过小皇帝是否是疑心沈瑞的问题,他只当小皇帝是过分信任沈瑞,在国库内库空虚、派赵弘沛出去捞钱无果的况下,又把一向有主意的沈瑞丢去山东试试运气。

“皇上是要历练你。这原也是皇上信重之意,这两年皇上越发有威仪,身边得用之也都放在要紧的衙门历练。”杨廷和感慨道。

所谓越发有威仪,还不是感慨小皇帝心眼越发多了,要紧的地方都放上了自己。外都说小皇帝贪玩不理政事,杨廷和这样近臣重臣才知道,小皇帝心中有数着呢,是谁也糊弄不了的。

登州港着实要紧,但山东眼下……

杨廷和一叹:“只山东这境况委实麻烦,你此去,只怕要费上许多心思了。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沈瑞点道:“小婿省得。小婿观各地奏报,登州未见有灾,登州靠海,总有许多法子可想。此外陆家在登州多年,小婿此去,也算捡了个现成的便宜。”

杨廷和叹道:“你到底年轻,想得简单了。不过,有当地大族拥戴,倒是便宜许多。只是你做事,要格外慎重才行。”

想了想又道:“先通政司左通政丛兰,正是登州府士,虽他现在往延绥去了,回调令下来,你也当往他府上拜会一趟。山东丛氏历代簪缨,与陆家又有不同。”

沈瑞忙应下,又说了一些暂时想到在山东的打算。

杨廷和一边儿给他指点,一边儿心里惋惜,虽说在外三年锻炼庶务开阔眼界,后大局观会更好,一朝执政也更能懂得民间疾苦,但,说一千道一万,到底不比在京中更接近权力中心。

且如今内阁之中,李东阳与王华虽不和,却都是老派物,朝中根基;焦芳靠着刘瑾,嚣张一时;王鏊现在颇有些想退隐的意思,只观望,哪边都不想沾;这等况下,杨廷和就显出几分劣势来。

他的状元儿子如今在翰林院,还用不上,倒是这个婿,既在要职,又有圣眷,委实是他的好帮手。

但无论怎样,小皇帝既有这个意思,这就是定局,他知道以小皇帝的格,他再想把婿留下也无用。

而且他们本来就是帝党,正当听从小皇帝的指令才是。

杨廷和也只有接受这个结果了,一边儿帮着婿谋划,一边儿也在幕僚中为婿寻找师爷。

而王华那边,因着自己儿子王守仁就是出去建功立业的,倒不认为留京才是第一位的。

听罢沈瑞所言,王华只捻须微笑道:“你呀,这不肯图清闲的子,倒是同你老师一般了。”

沈瑞笑道:“不敢与恩师相比,孙儿却也想效好男儿立一番事业。”

王华虽是称赞,却也凝视他,目光饱含意,“看过你殿试策问,你的抱负老夫已尽知,只盼你记住老夫当与你说过的话,在外也要慎言慎行,且不可以为大权在握便即冒进。须知事缓则圆。”

沈瑞想起殿试后王华与他的长谈,便一揖,道:“师公放心,孙儿不会贪功冒进,力求做事稳妥圆满。”

王华宽慰的点,又道:“登州临海,境内也有数河,你回与你老师写信,叫他遣些会水的手与你。”

“师公真是将孙儿猜得透透的,孙儿便是这样打算的。”沈瑞笑嘻嘻道。

当初长寿等也是王守仁所赠,可以说沈瑞身边护卫原就是这些打的底儿。

王守仁在太湖指挥过水战,如今又在南京练水师,手下自然也会养有懂水战的护卫,沈瑞吃过这样的甜,又怎会不讨去,他还准备多讨些来呢。

王华笑骂一声机灵鬼儿,又表示他也会写信与王守仁,与公文一并走驿路,还能快些到南京。

王华只遗憾他山东并无故旧。至于幕僚,有杨廷和这个岳丈在,也无需旁手,毕竟幕僚师爷也是主官的亲近,杨廷和与他算不得一伙,因此王华也就自觉不赠幕僚以免惹误会,后有个万一,幕僚之间被挑拨,非但不美,更是给沈瑞添麻烦了。

姑丈杨镇早年也是曾外放过的,因此对于沈瑞外放也给予最多鼓励。

谈了许久,他传授了不少在外为官的窍门给沈瑞。

能在外任上风光升迁回京,又能坐上大理寺卿的,杨镇也不是寻常,沈瑞自然一一记下。

而且,杨镇还有个不错的同年是山东望族出身,其虽在外地为官,家族却是在济南府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