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望族 > 第684章 朱阙牙璋(二)

第684章 朱阙牙璋(二)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抚两地,给他偌大权柄!

“巡行天下,抚慰军民”,巡抚可协调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处理地方军政事务,这是直接给河南、山东地方官上加了个太岁。

这般跨行省总制军务的,沈瑞倒也不是一份,先前刑部尚书洪钟就是总制湖广、陕西、河南、四川等处军务并总理武昌等府赈济事宜。

后陕西军务归了杨一清管,现下又将河南剥出来给沈瑞了。

沈瑞特殊之处在于他的京官职衔——礼部侍郎,又是可管宗藩事宜的!

既管了军务,就能调度地方卫所军将,又有高文虎这老熟带着三千兵卒,尽可听他差遣,这既是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他的身安全,也是将他锻造成一把利剑,以对付河南宗藩,以及,妄图北上的宁王。

无论如何,这个结果比沈瑞预想得好上许多,他也真心诚意谢了恩。

因提及宁王,沈瑞将差事中的种种讲了一番,便又提了张鏊之事算是报备。

寿哥听到那些宁藩私产时,一直是噙着冷笑,直到听到张鏊之名,才略感诧异的挑了挑眉。

然而,这位的关注点却是有些跑偏,没在意张鏊是否通藩,反倒咂咂嘴,道:“也怪哉,沈林这谢老先生的亲外孙没动静,倒是张鏊这外孙婿跳得欢。”

沈瑞……默默撇开,都不知道该作何表了。

寿哥依旧是那调侃语气,漫不经心道:“谢老先生也该是养老的时候了,不过张鏊既这样想寻个长辈庇佑,那就,让他丈回京吧。”

沈瑞不免认真看了寿哥两眼,以确认他这是玩笑话,还是……

却见寿哥慢悠悠指了指他,道:“既你不肯去工部,那便让沈理回京,做工部尚书罢。”

沈瑞足足愣怔半晌,直到寿哥哈哈一笑,表示君无戏言,绝非玩笑,他这才反应过来,再次叩谢天恩。

这消息是比让他作巡抚还惊讶,更是惊喜!

王华、杨廷和都与他谈论过这六部尚书侍郎的选,哪个也没想到沈理身上去。

原以为因有谢迁,只怕沈理一二十年内不会回京中任职。这却真个是意外之喜,这可是京堂!

沈理的能力也是担得起工部尚书这担子的,他虽不如李鐩那样通工程,但这些年在地方上,也已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当能有所作为。

沈理进京后,谢家若还剩下门生故吏,也只会投奔他去,还有张鏊什么事儿。

有沈理这老泰山看着张鏊,张鏊怕也不敢轻易为宁王做些什么,便真有个万一,沈理也可为儿和离,摆脱张鏊。

从哪方面看对沈家来说都是天大的喜事!

“沈理委实将湖广治理得不错。”寿哥如是评价,“朕看了折子,他倒是用了不少你山东的法子。”

沈瑞笑应是,表示兄弟二一直有书信往来,有了好的经验做法也会互相流。

湖广先前也收了灾,同样匪寇横行,其实没比这会儿的河南好多少。有了沈理这份先例,沈瑞对河南也多了几分信心。

既是如今接了河南赈济,少不得要与寿哥“讨价还价”。

沈瑞负责查抄事,清楚的知道多少银子了账,自然要为河南多讨些赈灾款。

而山东这边主要是事调动,寿哥应了沈瑞的举荐,升莱州知府李楘为山东布政使司左参政,调登州知府丁焕志为兖州知府(兖州与河南相邻),升登州同知林富为登州知府。

如此,既可保山东海贸基调不动摇,也便于与河南互通。

沈瑞犹豫再三,还是道:“臣还想向皇上讨一个……臣窃以为,若此能为河南水利工程尽一份力,则经营河南事半功倍。”

寿哥扬了扬眉,道:“你可是瞧上工部哪一个了?这你族兄还没接手工部,你便先来挖墙脚了。”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沈瑞却是笑不出来,他低声道:“臣,知李鐩李大恐有重罪,但其在水利、营造上实是才,听闻成化年间,李大在山西救灾同时,广开水渠,救得万顷良田,政绩斐然……”

寿哥骤然沉下脸来,冷冷打断他道:“难道昨张会没告诉你清楚吗?”

自然是说了。沈瑞抿了抿嘴。

张会当时叹道,若是李鐩在他手里如何会不来给沈瑞送信,实是李鐩之事乃皇上亲自过问,也关在原内行厂的牢里,众皆要回避的。又劝沈瑞不要沾手。

沈瑞也不是圣母,没那普度众生的心,但实是技术才稀缺,不由得他不惜才——既是惜李鐩这水利才,更是想保下李延清这军事器械天才来!

即将到来的热兵器时代,委实太需要李延清这样有想法又有动手能力的技术才了。

而现下他要经营河南,水利也是绕不开的一道坎。

正值黄河夺淮海阶段,水患频发,须得行家来治理;而河南这几年一些府县的旱灾,更是需新式农田灌溉工程来解决。

李鐩,他实在是想争取一下。

沈瑞吸了气,道:“张二哥已告诫过臣了,臣,原也不该提。但臣想,再重的罪过,不过一死……恕个罪说,臣以为,一个死了的李鐩远没有一个活着的李鐩有用。”

“赐死李鐩,也不过震慑一时,三年五载,哪个还记得。

“而若让李鐩,唔,哪怕以囚犯之身呢,回其原籍河南营建水利,他既能活命,又是为故里,焉有不尽心之理?如此既是造福百姓,亦是为朝廷分忧。

“若能修得一二得用百年的大型水渠,便是以他一命换得活民千千万,受益数代,史书上也必有皇上宽仁厚德知善用的美名!”

寿哥面色稍霁,却一直沉默不语。

沈瑞觑着寿哥面色,又添上一个砝码,“更何况,还有李延清,其于军械上,无能及。李鐩若论罪死刑,李延清便是得活命,朝廷诸公怕也不敢轻易委他重任了。而活一个李鐩,便更多活一个造军械的才李延清。皇上您最知武事,就说这一件利器,会杀敌几许?又活我军士几?更能挽救多少边关百姓!”

寿哥抬眼看了沈瑞半晌,方轻哼一声,道:“甚好,这些话,你去同李鐩说。看他,肯不肯开。”

这般一说,沈瑞倒不知接什么话好了,他实不知李鐩到底犯的什么事儿,寿哥想问出来的是什么。

寿哥斜睨着沈瑞,正是问道:“你可知李鐩是什么罪?”

然却不是要沈瑞回答,他便径自凉凉道:“曹雄给刘瑾的礼单子上,有两件价值连城的宝贝,抄家没抄出来,刘瑾咬死了不认,说没这样东西。王岳则道只怕在刘瑾宅里。而东厂有揭发,刘瑾暗暗修了处宅,呵,还是个地宫。”

沈瑞不由愕然,是真没想到会是这样。

史上都说刘瑾谋反,但一个没儿子的太监为什么要造反?便是成功了也是别的儿子坐江山啊!

一个太监要当皇上,要引起多大争议,朝野谁会服气?!他这位置,坐得稳吗?

这样一件费力不讨好、又容易为作嫁的事,刘瑾是傻了么才去做!

但若是地宫,便又有不同,生不能成帝王,死后享受帝王陵寝一般的待遇,再谋个来生托生到帝王家,倒像是刘瑾这样的内官能做出来的事儿。

而这私修地宫那可是大大的僭越了,说是“有谋反之心”也是辩驳不得的。

怪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