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棠下琼闺 > 第四十三章 修河款

第四十三章 修河款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嘉月正忙于清点大小官员所送礼品,再差小厮一一地给退回去时,殊不知此时朝中局势暗涌动,君臣之间明争暗斗,朝堂气氛剑拔弩张。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永承十一年夏,雨连绵多不绝,接连半个多月连个阳儿都不见。朝臣们第一时间想到了洪涝之事,纷纷上了十几道‘漕运不可一不通,黄淮不可一不治’的奏荐,永承帝以为然,因怜恤百姓拨了一百万两修河款,又特地下旨督促各州府各地官员好生修缮河堤,清理河道。

谁知圣旨颁下才过了两个月,两道八百里急报的折子就送到了永承帝的御案上——一道是黄河河堤溃以致淹没了沿河诸城、民田,现有几十万灾民流离失所。另一道是当地官员弹劾两江官员勾结工部一层一层倾吞挪用一百万两修河款,以致河堤经年失修的折子。听闻这事,永承帝龙颜大怒,即刻下旨彻查。

因在工部主理修河款一事的正是徐老国公的嫡长孙——徐修平。言官御史纷纷上奏弹劾,轻些的便参他个失职之罪,重一些的则明里暗里指他是贪墨银两致使黄河河堤失修,出现溃的罪魁祸首。但永承帝念徐修平任职期间,格方正,沉稳务实,实不像贪墨猾之,只下旨暂免他一切职务,等彻查清楚,再论罪处。

“这一等,不过是借陛下之名,苦一苦百姓,各饱私囊罢了!”

辰王府外书房内,徐允章狠狠一拍桌子,桌上茶碗叮当轻响。只见他一脸愤怒,愁绪不解,“我大哥这几在家中三番四次地想去宫内请旨让他随查贪墨修河款一案,以证自身清白。但都被我父亲硬拦下了,如今被关在家里,成里闹呢!”

辰王冷静道:“此时若修平出手,已不能将大事化小,反而会被言官御史们落个证据确凿的弹劾。既是让对手高兴的事,又何必要。”

“话是这么说,但我大哥又怎肯无动于衷待在家里,让家把这莫须有的罪名给他越扣越紧!”这话说的又气又急,徐允章眉紧蹙,目光凌厉似冰,“如今两江官员中皆有他们的,银子被他们一层一层的都贪了,上下其手,铁板一块!派去查,那是一两也查不出来!现下这一笔烂账,是全栽在我大哥上了,即便后查出贪墨之是谁,但一个失察之罪是逃不了的!”

辰王静静听着,放下茶盏,开道:“所以,要找个绝不会被收买、又有修堤治水能力的去。”

徐允章愣了下,见他心有成算,忙问:“你心中可有选?”

“容景云。”

徐允章微微挑眉,那不是他自个的大舅子麽?

辰王毫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容景云是个为官清正,且有实。他曾出任江南巡抚使去督理江浙水利,在任期间也颇有建功心得。若派他去改善河道、彻查此事,最是恰当,想必陛下与群臣都不会有反对之意。”

徐允章静下心来想了想,不一会儿,又皱了皱眉:“即便如此,但只他一,怕是有心无力。”

辰王至此才忽微笑起来,神色幽:“贪墨修河款一事陛下龙颜大怒,此时已然宣扬的朝野皆知,各府官员都冷眼旁观瞧着,不敢有所动作。可你想,如果没撑腰,他们怎敢如此胆大妄为?若此时我们放出消息去,他们幕后的主子是个冷,狠断果决,不顾底下死活的……铁板了个子,事就好办了。”

当官不怕贪,可是怕蠢,更何况是在这心惶惶之际,总有耐不住子的。

徐允章微微眯起眼睛,心中有了些底,盘算道:“我回府就派把这些消息六成假、四成真的散出去,必定让京里京外官员最快知晓。”

辰王沉吟一下,又说:“如今溃泛滥此事已然确凿,即便是有补助之心,也该从赈济灾民处着手。所以,我会再举荐一个。”

“谁?”

辰王目光转向他,沉声道:“你。”

徐允章的眼皮猛然一跳,有心看了辰王一眼。

辰王不急不速道:“我需要你亲自前往江南省,改善因溃泛滥而恢复民生之事。”

徐允章静了好一会儿,才开道:“……我若手此事,不是反惹旁怀疑麽?”

“怀不怀疑,端得看陛下如何想,况且——”他轻轻看了徐允章一眼,见徐允章目色,似有挣扎,他有条不紊地解释道:“我知你内有才,却装作庸碌之辈。如今此事涉及颇大,朝臣奏荐,陛下按下不发,也有一层意思是因为顾虑着徐老国公的面子。修平此事之后……怕再难担重职,你若再袖手旁观,徐国公府,岌岌可危。”

徐老国公,两朝重臣,陛下总得顾忌着几分颜面,但没有得力继承的国公府,就会逐渐变成失了爪牙的老虎、他眼中的香饽饽,都想分一。倘若看明白这件事,也就无需纠结了。

徐允章不得不承认,辰王爷自小宫中长大,其聪慧心胸、智谋手段无一不缺,句句直点要害!乃至此时,他虽内心极其挣扎,但也不得不承认辰王的想法很对。

辰王又看了眼坐在案前若有所思的徐允章,意有所指道:“若此事能成,那你心中所求之愿,也未必不能。”

徐允章听懂他话中的暗示,眸中闪过一丝光,心下电光火石般盘算了好几个弯儿,几相权衡下轻叹了一气:“成,就这么办!”

辰王微点了点,眸中隐露赞许之意。

徐允章既下定了决心,行事倒是果决起来,立即回府着手接下来的事宜。没过几天,辰王在朝上向永承帝谏言推举容景云为钦差大臣,彻查两江官员贪墨勾结修河款、兼管治理河道之事,又举荐徐老国公的嫡次孙徐允章为赈灾大臣,赶赴江南省赈济灾民、恢复民生。

朝为官,可靠两种,一是科举取士,二是门荫仕。

朝上众臣顿时一片哗然之声,这前者倒还罢了,可后者……众臣议论纷纷,但因是辰王举荐,有所顾忌,不便明说,便只拿些其他说事。永承帝不经意间瞥了辰王一眼,又听下首诸位大臣争辩了两个时辰,最后力排众议,同意辰王的谏言。

后,朝中似有官员宫谏言意欲壮士断腕,割舍两江官场几百名外官的事儿又被有心传了出去。消息传开后,一时间,朝中上下官员都谨言慎行了起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