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秋粮的问题
这就是一千六七百两银子了,对于现在的龙
来说,抽走这么一笔银子,也是相当大的麻烦事,谷梦雨虽然当天就能筹到这么一笔银子,但是事后非得花几天功夫调度
寸不可。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更大的麻烦在于这一笔报效之后,这位陶知府会不会巧立名目,让柳鹏继续源源不断报效,不管是柳鹏还是江浩天,或是其它
,都回答不出这问题,而谷梦雨率先说道:“陶知府这是什么意思,是拿我们龙
当聚宝盆了,就是聚宝盆也没有这么多金子银子……”
柳鹏则是问道:“除了这笔银子之外,陶知府还说了什么没有?”
这正是柳鹏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沈滨平时沉默寡言,但是在场的一个是自家
儿,一个是自家
婿,说话自然也毫不客气:“他倒是跟我谈了我的问题,说是
婿你如果作了马快班的班
,余下的刑房书办可以
给我,也是跟你一样,以刑房书办兼领大狱,不稀罕!”
虽然沈滨的吏员编制是一个大老难问题,但是现在沈滨的眼界高了,直接就说了一句“不稀罕”,也充分体现他对陶知府的观感,而旁边的江浩天也说道:“也跟陶知府谈了其它事
,但是确实不稀罕,陶知府还说了我们几句。”
自从杨广文投靠过来以后,龙
的场面自然就不一样了,从龙
到黄山馆这三四十里的大道,大半个黄县的沿海
华地带都掌握在这个政治小集团手里,有过百
的常备武力,登高一呼甚至可以调集出近千
壮,而且龙
港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发达,可以说
进斗金。
至于官场上,不但有马立年、沈斌这些黄县的
滑吏员撑腰,而且柳鹏还同王道一王府知搭上了关系,甚至还有司礼监与姚厂公的门路,在登州府可以说是一方土霸方,真要强横起来,陶知府对龙
也是办法不多,还要担心不小心刺到了自己的手。最新最快更新
因此在沈滨与江浩天的眼里,陶知府的开价欠缺诚意,而柳鹏也回答得很
脆:“看起来陶知府对我们在登州府的实力还是不够清楚,他是怎么一个章程?”
“设关抽税!”江浩天毫不客气地说道:“除了这个之外,陶知府又能拿出什么主意,他甚至跟我们说,这龙
开港是国家恩典,设个税吏坐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
表面上设个税吏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柳鹏很清楚只要税吏来了,恐怕龙
也得关张了,即使不关张,停靠的商船至少也要少一半:“还有没有别的条件没有?”
“还有秋粮,陶知府年因为黄山馆的夏粮,县里今年狠狠告了我们一状,说秋粮一定不能出事了!”
秋粮?
一提到这个问题柳鹏就越发觉得陶知府那边难办,对于赋税来说,一年要两次解纳,也与粮食收成的时间有关,冬小麦收获以后就是解纳夏粮的时候,只是夏粮在全年的赋税只能算是小
,秋收以后的秋粮才是真正的大宗收
。
而龙
本来是泾王府的牧田,并不属于黄县辖下,因此不管是秋粮还是夏粮,一文钱都没解纳,县里的公
也不敢在太岁爷上动土,真正的问题就是接下去黄山馆的秋粮。
征夏粮的时候刚刚赶上黄山馆与龙
这边开始合作,柳鹏不但收编那边的乡兵组建了黄山馆的巡防分队,而且天天都把巡防队拉到黄山馆武力示威,而杨广文
脆把柳鹏派过来的巡防队看作给他撑腰的武力。
因此征夏粮的时候,杨广文这个黄山驿的驿丞就带
抗税,整个黄山馆也成了铁公
,那个时候正是柳鹏与姚厂公联手收拾常典史与董主薄没多久,加上陶知府又是新官上任谁也摸不着他的
子,县里的经承、班
根本不敢对黄山馆下狠手。
结果从龙
到黄山馆,这里明明是县里沿海的
华地带,差不多有两万
,都快赶上县里黄册上的载籍
了,由于杨广文格外强硬带
抵制的缘故,最后收上来的夏粮却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对于黄山馆到龙
这三四十里地的百姓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一时间杨广文与柳鹏都成了大家嘴里的万家生佛,但是对于刘知县来说,这简直说是飞来横祸,每年输送到府以及留在县内的钱粮是有定数的,龙
这边少收了三五斗,县内其它地方就得浮收六七斗才行保持平衡。
刘知县和苗县丞急得火烧眉毛,整天上跳下窜,偏偏姚厂公还没走远,根本不敢找柳鹏与杨广文的麻烦,只能在县里每亩地的夏粮加征了二十钱,这笔加征几乎把户房经承与三班班
都给
疯,最后收上来的钱粮还是比去年少了半成。
不管是输送到府的钱粮,还是留在本地的钱粮都受到了影响,那边刘知县不敢找柳鹏出气,已经放出话来,接下去的三年一考杨广文肯定是落在他手里了,杨广文的考语别想过关了,只是杨广文也毫不客气顶了回去。
既然现在整个黄山馆都在他的管辖下,都是他自家的地盘,刘知县刮多了地皮,他杨某
就只能吃土了,何况该
的粮钱他也让黄山馆的父老都
齐了,抗
的只是府里县里胡
摊派的苛捐杂税而已。
刘知县写的考语只能起到参考作用而已,到时候他自己有一群官夫
官小姐的路子,柳鹏这边又有司礼监的路子,他又何必又看刘知县的脸色,反正县里年年都拖欠着黄山站驿站应得的钱粮夫役,如果刘知县跟他打官司, 得先把这笔帐弄清楚再说。
最后折腾了好些时
这事都没个正式的结局,只是刘知县最后还是到陶知府告了杨广文与柳鹏一状,这次江浩天与沈滨过去,陶知府就因为这个问题狠狠敲打了他们。
而柳鹏也觉得秋粮才是大问题:“秋粮这事,我回
还要与杨老爷好好谈一谈,商量一个章程,让陶知府颜面上勉强能过得去。”
为什么这么说,关健就是这位陶知府按照沈滨的说法就是“极好名极好钱极好功业”,这三项都离不开一个钱字,而龙
到黄山馆这三十四里地近两万
,往年解纳的秋粮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少了这笔钱府里县里肯定不能接收,但是完全按往年的章程解纳,那么不管是柳鹏还是杨广文都不同意。
谷梦语当即答道:“县里的刘知县刚才也派
递话过来,说是秋粮要上市,想同柳鹏弟弟商量出一个章程出来。”
赋税这个问题大家都关心得很,甚至陶知府明面上说是龙
上贡一千六七百两银子,还要派税使到龙
,实际也是为了这个秋粮问题,而那边江清月又补充了一句:“柳少,你有空得好好管一管杨老爷,您不常驻黄山馆,现在他是把黄山馆的巡防分队当作自己的家丁了。”
家丁并不是贬语,军中将领最
税的亲兵才是家丁,杨广文也很看重黄山馆的巡防分队,但问题在于,江清月一直分管着巡防队,黄山馆这支巡防分队正是江清月的属下,连同巡防队的钱粮都是龙
这边支付的,可是杨广文天天来拉拢巡防分队,到处指手划脚,这让黄山馆的巡防分队有些无所适从了。
说到杨广文,那边谷梦语也不由说了一句:“柳鹏弟弟,有些事
你是要同杨老爷好好摊开谈一谈,现在黄山馆占了我们多少好处,但是却是连一文钱都不肯出,这样下去,龙
这边恐怕要撑不住了。”
柳鹏不由苦笑了一声。
杨广文明明是有官身的驿丞,却毅然投靠到柳鹏这边来,对于龙
这个小集团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让龙
简直如虎添翼,但时间一久,磨合就有很多问题。
问题就在于杨广文是个有官身的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