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亏空
可是谷梦语可是真正在行的财政专家,只不过两刻多钟就把赵显星肚里的货掏个
净,甚至还从他手里拿走了第三个帐本,赵显星没想到谷梦语这么厉害,但既然如此,他就起身告辞了:“我先走一步了,以后咱们和丰仓有什么大事只管来找我!”
只是他话里的意思还是有那么几分愤愤不平的意味,柳鹏笑了起来:“希望和丰仓不会发生什么大事才好,回
再拜见赵大使!”
只是送走了赵显星,和丰仓内自然是越发热闹起来,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柳鹏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但却是和丰仓的新任当家
,一众仓攒、斗级赶紧围着柳鹏转个不停,生怕这位和丰仓的新当家对自己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最新最快更新
客套话说了一圈,大家对柳鹏那是无限热
,当然大家的意愿自然是这和丰仓在尽可能维持现状的同时,让自己多弄一点好处,但是谁都明白在这一
新的权力博弈之中,总有失意者与得意者,因此对柳鹏越发热
起来。
一整个上午连同中午,都是在这样的喧哗之中度过,大家只恨事发突然没准备好礼物,更不知道柳仓使的具体喜好,一时间有点坐蜡,不过跟柳鹏一起吃过一顿上任的洗尘宴以后,大家又稍稍安心了。
“柳少,咱们和丰仓现在到处都是漏子,你得想想办法啊!”说这话的是邱云飞邱仓攒,现在他是整个和丰仓的第二把手:“仓里一直都在跑耗子,偏偏来支粮的
那是一
接着一
,都把咱们和丰仓当作一块肥
了。”
和丰仓管着整个登州府与登州卫的大部分支出,特别是官员军丁的俸给都是由和丰仓来负责,结果就是每天都有
来和丰仓领取所在部门的俸给,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拖欠工资已经成了惯例中的惯例。
而现在连拖欠工资的惯例都快维持不下去,邱云飞三代
都在和丰仓办事,对于和丰仓可以说是很有感
,总想把和丰仓的事
办好,因此柳鹏当家以后,他给柳鹏提出的建议就是要好好整治和丰仓:“可是这些支粮的
当中,当领与不当领可以说是各占一半,还有一些
,天知道他们是哪里冒出来的,根本没有勘合,却是让我们给他们支粮,而且还真能从我们和丰仓领到钱粮!”
按照大明的官场体制,不管
什么事,勘合是必需的,离开了勘合什么都玩不转,就象柳鹏到和丰仓,赵显星第一件事就是跟他要验看勘合,但是真正有权有势的大
物自然能打
勘合,哪怕手里没有勘合也能把事
办了,柳鹏到和丰仓任职这件事就是最好最典型的例子。
和丰仓作为府仓,自然是大有油水可捞,不但有很多
上下其手,甚至有很多
仗着自己有门路明明连勘合都没有,却一定要到来和丰仓来支粮,柳鹏当即问道:“都是省里府里的大
物批过了吧?”
邱云飞苦
婆心地说道:“批过了又怎么样,账上没法走啊,而且
家一石至少要六斗、七斗!”
大明官方放粮一石向来是只有五斗,正是所谓大斗进小斗出最好的范例,但是
家有门路,肯定不愿意按一石五斗的官场规矩走,一石至少要六斗、七斗才行,甚至连赵显星这位仓大使都顶不住压力,只能按
家的要求来办,但是那样一来,和丰仓自然就有了亏空。
说到这,邱云飞觉得和丰仓非得好好整治整治不可:“现在咱们和丰仓是内外
困,稍稍有个风吹
动,官米都没法支了!柳少,新官上任三把火,你得烧一烧才行!”
柳鹏却是摇了摇
说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又能烧得多久多旺,接下去我得先办一件大事!”
邱云飞十分关心地问道:“什么大事?”
他之所以建议柳鹏要在和丰仓烧上三把火,就在于于公于私他都有好处,而柳鹏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我要去陶知府好好谈,只有陶知府全力支持咱们,咱们才能把火烧旺了!”
邱云飞当即明白过来:“这火得烧得越旺越好!”
柳鹏原来并不在意这个不
流的位置,何况还是署职而已,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拿到这个仓副使的缺是很有些好处的。
原来在陶知府的公厅外面,大家都会
接耳地说自己两句小话,但是现在没
敢说柳鹏的小话了,恰恰相反,在知道柳鹏的新差遣之后,各县的县丞、主薄,还有驿丞、百户纷纷过来跟柳鹏打招呼,顺便跟柳鹏寒喧几句,在恭喜过柳鹏升官发财之后,都请他以后多多照顾。
这自然是在业务上加以照顾,和丰仓是府仓,大家以后要打
道的地方多着,而且正所谓“小鬼难缠”,柳鹏想要挑你的毛病找你的麻烦那是轻轻松松。
别的不说
夏粮和秋粮的时候,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米豆运到府城来,总以为没白辛苦几个月,结果柳鹏一句话就卡死了你,几千石米豆外加几百号
、几十
骡马就硬生生被晾在和丰仓门
的露天场地上,想要运回去那是千难万难不知要折腾多久,呆在原地且不说这每天要多少
钱才够
吃马嚼,哪怕来一个雨打风吹都是胆战心惊,到时候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现在柳鹏虽然是署仓副使,但是大家已经听说了,他到和丰仓去就是具体管事得,跟他搞好了关系,不管是收粮还是支粮那就方便了,纷纷过来跟柳鹏打招呼。
只是柳鹏跟大家没客套几句,一个绍兴师爷已经把柳鹏请了进去:“柳仓使,知府大
请你进去!”
“多谢多谢,我这就进去见知府老
了!”
对于跟柳鹏见面,陶知府有些不
不愿,在他眼里柳鹏就是一个无法无天的豪民
吏,大明的政治都败坏在他们这些
的手里,但是他也知道柳鹏这种
不得不见。
毕竟福王庄田的事
是柳鹏一手帮登州挡下去,现在姚厂公虽然暂时被取回京师,但是京中的几位好友都说姚厂公很得郑贵妃的宠信,这样的狗太监与狗官还是不得罪得好,因此他随手就拿了一本《史记》在那里漫不经心地翻阅。
而柳鹏一边走进来一边跟陶知府打躬:“小
见过知府大
,多谢知府大
的安排,小
现在已经到和丰仓就职了。”
柳鹏没有多余的话,但是陶知府知道他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当即就问道:“和丰仓那边
况怎么样?”
柳鹏当即问道:“知府大
是要听实话还是假话?”
“实话,把实话给我说清楚了。”
只是说起了和丰仓,陶知府就觉得
皮发麻,和丰仓是府仓,整个登州府名正的大部分米豆都储存在和丰仓,但是和丰仓几百年运作下来,表面上相安无事,实际却已经是积重难返,到底有多少亏空,陶知府根本不敢去问,生怕揭了盖子就是天翻地覆。
但是柳鹏要揭盖子,陶知府也不反对,而柳鹏就说道:“问题很严重,和丰仓账上有米麦二十万石,见在米麦十九万石,实际只有十七万石……”
只短少了三万石!
陶朗先陶知府松了一
气,虽然说三万字已经是一个大数字,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只亏空了三万石,这个数字完全可以接受,只是下一刻陶知府就明白过来:“柳仓使,你三万石包括不包括耗米?”
柳鹏就是一脸痛苦地说道:“已经把耗米算进去了,还是亏空了三万石。”
陶知府立即意识
况的严重程度了,这亏空已经不是用大窟窿来形容,简直是叫
没法活了。
按照大明定制,为了考虑形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