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夺鼎1617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堂货币金融学课程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堂货币金融学课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鲁国之绨楚国之鹿!”常给守汉讲述经史子集的李沛霖此时也明白了过来。

倒是读书不多的福伯和李沛霆二还有些糊涂。

少不得吴老狼要给二讲解一下这样的战术。

齐国同鲁国是近邻,为了搞垮鲁国,齐国便在管仲的统一组织下,掀起了一阵穿用鲁国特产绨的热,但是又在国内下令,严格禁止桑树的种植。同时,为了满足国内对于这种高档丝织品的需求,齐国国相管仲下令,鲁国商给齐国贩来一千匹绨,可得三百金。贩来一万匹,得三千。于是绨的价格拼命往上涨。鲁国百姓觉得有利可图了,就都放弃农活,织起绨来了。很快,国内的粮田便荒芜了起来。鲁国没粮食了,要问齐国买,就要接受齐国的条件。如果向其他国家买。齐国封锁粮食通道,一下子就把鲁国的国君搞得焦烂额,管仲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让鲁国服帖了,老老实实向齐国求救,听从齐国的摆布。(是不是觉得有些眼熟?如今的白鹰家就常用这样的招数。)

至于说楚国买鹿,则是更加的y损。

在楚国被当做食动物,花上两枚铜币就可以买上一的鹿,在齐国商中,变成了齐桓公喜欢的观赏动物,并且价格飞速上涨到了五枚铜币。这样的价格很快便惊动了楚国上下,但是,不久价格便上涨到了四十枚铜币一。楚国的农夫们见一鹿的价钱居然抵得上万斤粮食,太有利可图了,于是都纷纷放下农具,cāo起猎具到山里去捕鹿。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有楚国的农民兄弟。后来就连楚国的官兵也都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去山里猎鹿。就是这一年,楚国的大片田地都撂荒了,而铜币却盆满钵满。于是,鲁国的命运又一次降临在了楚国的上。管仲下令禁止与楚国进行粮食贸易。同时,各个诸侯国也接到了齐桓公发布的统一号令,严格禁止各诸侯国与楚国通粮贸易。这下楚国惨了,粮价疯涨,铜币又不能吃。楚王慌了,派四处买粮,却都被齐国截拦。逃往齐国的楚国难民多达本国的十分之四。

楚国政权因之而风雨飘摇,无奈之下,楚王只好遣使向齐桓公求和,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但是,两广地区,既无鹿又无绨啊!”沛霆还是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早就告诉你,不要每里走马章台呼卢喝雉,要多读些书,你就是不肯听!哪个叫你原本照抄照用的?须知做生意也是和用兵打仗一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同样的孙子十三篇,便有用兵如的诸葛,也有那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马谡之辈!”(赵括可怜的哭了,我读兵书的时候还没有纸好不好?!)

“长史官说的对,李大掌柜的,肯定是没有好生读书,是不是把将军府下发的几本书,都拿来垫枕了?”守汉半真半假的调侃了一句沛霆。

讲述管仲理论的《管子》、被推崇为兵家经典的《孙子》、讲述墨家思想体系和工艺的《墨子》,以及讲述法家之道的《韩非子》都是将军府统一印刷,作为各级官员的必读书籍,被推崇备至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论语》,则是很可怜的被列为选读刊物。

“齐国有鱼盐之利,可以用来对各国的经济民生进行坏,我们同内地相比,拥有的便不是鱼盐之利。”守汉开始进行启发式教学。

“诸位,可以想一想,我们同两广、福建相比,有哪些优势?”

“上述三省,地狭稠,粮食产区不是特别的多,我们南中,有的是良田,可以招引无地少地之到我南中垦荒。以增加我南中的、田地。”

“好!福伯说的是一个,算是我们的目的之一,招揽流民垦荒。”

“管仲用的是购买,我们,可以用我们这里的稻米、铁器、棉布等物,向两广地区进行销售。”

吴老狼执掌税务司,自然熟悉的出况。大批的两广福建商不惜风波涉险到南中地区,为的就是这里的便宜稻谷。

“在下方才算了一下,眼下我南中军中,有常年耕种的水田一千五百万亩零八百二十三亩六分,山林、旱田、水塘不在此列。在册为七百余万,如果加上在各处务工的劳工、官等,还要加上至少五十万。每年收获的稻谷约有七百余万吨,按照主公提出的一三餐饭要吃饱的原则,除农自己留存的余粮之外,各处筑路、开矿、码、钢厂、纺织厂、军队等处消耗的粮食亦不在少数。扣除上述等项,眼下在各处官仓之中、常平仓、思无仓之中至少有历年之积累稻谷近千万吨。”

福伯虽然老了,但是脑子里的数字还是很清楚的。一连串的数字报出来,登时让在场的们一个个喜笑颜开。

眼下全境才不过八百万吃饭,我手里光是稻谷的储存就有近千万吨之多,便是照每每年吃上一千斤粮食,(包含消耗的鱼、、蛋等种类),储存的粮食也是足以够这八百万吃上几年!

“这些粮食,还有我们储备的各种油,以菜油为主,便是我们向两广福建大量销售的物资。”

“还有盐!”

沛霆在一旁补充了守汉一句,他可是知道盐在福建山区的价格。

“盐,自然是要多少便有多少。”守汉淡淡的说了一句,“现在大家讨论一下,我们该用什么样的价格,向两广福建三省销售稻米?”

以前对广西进行销售,不过那是一种带有利益输送意义的销售,每石稻米不过五钱,如今广东的稻米是一个什么行市?远的不说,便是万历皇爷在世时,米价便是七钱到一两一石,这几年来,到处是水旱蝗雹风灾,各地的粮食都在减产,米价亦是扶摇而上,这也就是为什么何士晋和李逢节等不愿意同南中军翻脸的缘由,一但撕脸皮,南中军不再向他们私掌控的米耗粮行供应便宜的稻米,他们又到哪里去寻找这一注财路?

“以往我们卖五钱一石,如今至少也要比这个加上二到三钱!”沛霆是想到哪里便说出来。“前年,天启六年的时候,辽东的米价可是到了每石二两之多!”

“我们卖的贵了,与当地的米价无二,又有谁来买?”沛霖用严肃的气训斥了一下弟弟,“莫要眼中只有银子!”

“二哥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卖的低廉了,从各处收购的价格势必要压低,有谷贱伤农之虞,这样!”

守汉提出来了一个变通的办法。

“以往的五钱银子一石,是指的运到的价格,而且运费包含在里面,如今我们把运费这一项去掉,每石稻米在南中的离岸价格就是五钱银子一石。如果没有船自己运输,我们便要在这个基础上加上运费。”

几个心里默默的计算了一下,如果照这个标准计算,每石稻米顶多加上一钱的成本,相对于内地疯狂的米价而言,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和竞争力的。

“另外,户曹议一议,拿一个章程上来,对于售粮的农户,为了防止谷贱伤农,看看给点什么奖励,比如说拿着售粮凭证,拿着户籍,可以用奖励价格购买各色熟铁、九转钢农具、农药、化肥等项。”

几个听了顿时眼睛里都是喜色,这样一来,汉元商号、钢铁厂、化工坊等处的产品找到了买主不说,各处农有了纯铁制农具,便可以耕种更多的粮田,打更多的粮食,至不济,单位面积的土地,需要的劳动力便少了许多,可以腾挪出不少来用在别处。

这哪里是为了垦民所受的委屈寻觅一个公道,这分明是要为南中的工农业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啊!几个不由得陷了一番对于后更加美好的前景畅想之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