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宋将门 > 第279章 粮食!粮食!

第279章 粮食!粮食!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六月的汴梁,太阳似火,连续大半个月没有雨,就连汴河的水都下去了一截。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当然诸如一些高官富户,倒是不用在乎。

就拿欧阳修来说,老夫子的书房里就放了两个冰盆,炎热的暑气都被带走了——别误会,光是俸禄,就够老夫子享受了。

只是这心里的烦躁,却怎么也没法解决。

他最近在整顿御史台,欧阳修认真研究了历年御史台的弹劾况,看完之后,老夫子不停摇

御史掌刑法典章,纠察百官不法之事,是保持官僚体系高效清廉运转的关键。国初的时候,御史台为了整肃弊政,恢复经济,促进大宋的繁荣,做出了许多贡献。可这些年来,心浮躁,越发受不了御史的清苦,越来越多的把御史当成了升官的跳板。

窥视上峰喜怒,利用言者无罪的特权,甘心充当打手、鹰犬,每次朝局动,他们都冲在最前面。

有弹劾皇帝的,有弹劾宰执的,有弹劾外戚,弹劾将门的,内容五花八门,可归结起来,都是党争,都是内斗!

很少有能伏下身,真正关心民间疾苦,替老百姓解决切身的问题。

欧阳修越发觉得应该扭转风气,可是凭着他一个,实在是力有不逮。

老夫子烦躁之下,也不在书房坐着,他迈步往花园走去。到了花园之中,欧阳修突然发现假山处有吭哧吭哧的声音。

老夫子好之下,走上前去,却发现三个小孩蹲在地上,其中一个穿着丝绸的衣服,正是他的幺子欧阳辨。

欧阳修把欧阳发等三都送去了六艺学堂,家里只剩个小儿子陪在身边。

这小子正拿着一只烧,送给两个布衣的小子,嘴里还说着,“快吃吧,别噎着。”

那两个小孩吃得很猛,其中一个被堵得脸都红了,欧阳辩无奈道:“等着,我去拿水。”

他刚转身,却发现了老爹欧阳修,吓得立刻变了颜色。

欧阳修叹气,“愣着什么,你的朋友都噎着了。”

欧阳辩一溜烟儿跑出去了,不一会儿送来了一壶茶,那个小子喝了两,终于缓了过来,可是发现了欧阳老大,他们全都手足不安。

许是当过山长,欧阳修对待小孩子有了不少耐心,没有立刻疾言厉色,而是笑呵呵道:“你们和老伯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嘴馋了吗?老伯请你们吃大餐怎么样?”

见两个孩子不说话,只是低搓着衣角,欧阳修拉起两个孩子的手,到了凉亭,让家取来了糟糕,又拿来了一壶茶。

小孩子哪里抵挡得住美食的诱惑,更何况他们真的饿了。

两个小孩子一边吃着,一边就把事给说了。

原来他们都是欧阳修的邻居,平时和欧阳辩经常一起玩。前些子他们的父母离开了家,把两个孩子托付给了邻居,让他们帮着照料。

哪知道两个孩子淘气,把邻居家的碗都给打了,邻居一怒,就罚他们不准吃饭。欧阳辩看两个饿得可怜,就偷出了家里的烧,给他们吃。

……

欧阳修听完,点了点,“你这是帮助小朋友,为父就不罚了,但是下不为例,以后遇到了事,要跟大说。”

“嗯!”欧阳辩老实答应。

欧阳修又好了,“你们父母怎么匆匆就走了,把你们留下来,为了什么?”

“为了……”其中大一点的歪着想了半天,然后说:“我爷爷要死了,还,还有姥爷,他们都活不成了。”

说着,孩子又哭了起来。

欧阳修越发不解,大点的孩子突然想起件事,他转身跑回了家里,过了一会儿,拿着一封信跑来了,送到了欧阳修的手里。

老夫子随手展开,里面就是普通的农家信件,字迹算不上优美,只是能辨认而已。

信上说陈州连着两年大旱,今年好容易下了一点雨,庄稼长势不错,可五月份就起了蝗虫,一夜之间,把方圆上百里的庄稼都给吃光了。

孩子的爹是首饰匠,老家在陈州,他进京做工养家。突然接到了家里的书信,这才急匆匆返回陈州,去看望父母和岳父一家。

仓皇之下,把孩子留给了邻居看管。

弄清楚了缘由,欧阳修大吃一惊,从信上所说,陈州的灾荒应该非常严重,已经到了饿死的地步。

可是前些子,还有地方官员上奏,说是只有小灾,朝廷发些粮食,就能渡过。

欧阳修不是傻瓜,这封家书不会作假,至于地方官吏,那可就不好说了……

陈州可非比寻常,那里是中原重地,京城的南大门,如果出了子,必定有大的灾民冲到京城,后果不堪设想。

欧阳修想到了这里,立刻让家好好照顾两个孩子,他立刻换上了官服,直接前往政事堂。

刚走进来,贾昌朝就忧心忡忡,老脸都缩成了菊花,不住摇

“醉翁,刚刚得到了消息,说是京畿出了蝗虫了。”

“多吗?”

欧阳修好道。

“不算多,也不算少,会影响一些收成。”贾昌朝忧心道:“久旱比有蝗灾,自古皆然,老夫是怕蝗灾扩大,到时候不好收拾。”

贾昌朝还算坦白,自从把皇帝捧成了天子,董仲舒那厮又提出了天感应,老天爷的变化就和皇帝紧密联系在一起。

尤其是蝗灾,常常突然来袭,一夜之间,就能将庄稼啃食一空,百姓无不痛恨恐惧。

于是很多就把蝗灾视为老天降罪,惩罚间,换句话说,就是他的儿子做的不好。

如果出现蝗灾的时机特殊,很容易被有心利用。

比如刚刚通过玄武门之变抢了皇位的李二,第二年京城就出现了大规模蝗灾。有就趁机大做文章,弄得李二非常尴尬。

好在他也是个狠,在游御花园的时候,竟然抓起了一只蝗虫,对着说道:“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说完,李二当即吞了一只蝗虫。

如此卖力表演,自然百姓感动,群臣叹服,化解了一场危机。

发展到了大宋,们已经变得聪明多了,老天示警,皇帝不能有错,往往就是宰相罢官顶雷。

许多言官早就看不惯贾昌朝,如果真的冒出来大规模蝗灾,没准贾相公的乌纱帽就不保了,难怪他忧心忡忡。

欧阳修气,“贾相公,只怕是已经晚了,蝗灾发生了,而且还不小!”

“啊?醉翁怎么知道的?”

欧阳修就把家书给了贾昌朝,简单说了下经过。贾昌朝立刻警觉,连忙让去查,当天就得到了消息,京城周围出现的蝗虫,并非当地的,是从南边飞来的。而且京城发生蝗灾多在七八月份,眼下才是六月,还差了一个月呢!

贾昌朝脸色骤变,无奈道:“醉翁,你这双醉眼可比我还厉害啊,看起来多半陈州出事了!”

随即贾昌朝也怒了,“这帮混账王八羔子,这么大的事,竟然也敢隐瞒,真是狗胆包天,不知死活!”

贾昌朝立刻安排手去查,结果刚派下去,就传来了消息,说是陈州西关乡出了刁民,围攻官府,抢夺粮食,而且还聚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