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和道:“范大帅令我等务必听从李帅之命。咱们虽是偏师,却也要事权统一,所谓蛇无
不行。”
李洛道:“好,那本帅就当仁不让了。”
等到唐军全部下船,李洛立刻升帐军议。
第一件事,就是将两只偏师,组建为后卫军,意为征
大军的后卫。
然后,临时任命罗昱为后卫军水师统领,郑和为副统领;任命江钧和杨青雀为左右军师;任命虎古为骑兵统领,杨序为步军左统领,光夏为步军右统领。朱颔和张敛等
也各有职司。
这样一来,两军合一。共有水师七千,骑兵两千,步军五千,全军战兵一万四千
。加上水手,一万六千
。
罗昱看见郑和等
携带了大量的粮食和多余的军械,猜测上面组建后卫军的目的,应该是以防万一。万一前方主力失败或者军需耗尽,后卫军就能及时支援。
由于李洛隐瞒的没有
绽,他到现在还以为组建后卫军是忻都和金方庆等
的意思。
李洛这么隐瞒,也是出于无奈。因为江华水师和宁海水师加起来四五千
,是海战的主力。可他们又不是李洛的私军,而是高丽和元廷的官军。不隐瞒怎么行?
为了隐瞒,李洛很早就和崔秀宁安排军中社员和骨
给士兵做相关的保密教育,让每个李家军的士兵,都守
如瓶。而且相互监督,违反保密军律的,从重军法处置。
军议第二件事,就是李洛借鬼神之事收揽军心了。
“本帅昨夜做梦,梦见太上老君。老君告诉本帅,十
之内,海上必生飓风,凶险无比,让本帅暂时停留此岛,等飓风之后,才好行动。”
此言一出,李洛的老部下
神色凝重起来,他们毫不怀疑李洛的话。因为主公受老君护佑的神迹,已经不止一次了,而且每次都应验了。
这说明主公绝对是有大气运的
。这次老君再次托梦,必然是真。
可罗昱等
却很是怀疑。但是罗昱也不好直接质疑,而是委婉的说道:“既然老君托梦给大帅,那大帅要不要将此事汇报给忻都大帅?”
李洛摇
道:“一个梦而已,本帅怎敢当真?军国大事岂能儿戏?倘若本帅将此梦郑重其事的上报,轻则惹
耻笑,重则动摇军心。必定受到责罚。”
罗昱等
想想也是。这个怪梦他们尚且不信,何况那些高高在上,刚愎自用的蒙古官
?没的自找没趣,甚至自找麻烦。李洛倘若真要上报,他们反而要劝止了。
李洛又道:“不过,横竖我后卫军如今无事,不如就呆在此岛,训练军士。总之,前线一旦有事,我等火速增援就是了。”
罗昱等
纷纷领命。就是两千多匹战马,也上了屋久岛,开展骑兵训练。
李洛一
都不想让兵马歇着。
当然,李洛梦见老君托梦的事,又传遍全军,连高丽水兵都知道了。
…………
李洛躲在在屋久岛秘密训练兵马,北九州的元军和
军,却难得的安静了几天。
上次血战之后,忻都也知道了
军援军到来,也领教过
军的顽强。他知道,硬攻北九州,多半打不下来,还要折损许多兵马。再这么拼下去,
马再多也吃不消。
终于,顽固的忻都接受了金方庆和范文虎等
的意见,放弃北九州,改为攻打南九州。
虽然南九州离大宰府很远,但只要能登陆,忻都完全有信心从南到北一直推到大宰府,横竖多废些时
罢了。
大宰府的
军统帅部,也密切关注元军动向。上一次的血战,也狠狠打痛了
军。尤其是三千具装重骑的损失,让宇都宫贞纲差点和少贰经资翻脸。
这可是神国一半的具装重骑兵啊,就这么被少贰经资葬送了,身为骑兵总大将的宇都宫贞纲,如何不恼怒,不心疼?
幸好,被北条时宗任命为镇西大将军的北条实政,七月二十
终于来到九州。
镇西大将军是名义上的最高抗元统帅。但北条实政到大宰府之后,并没有接过少贰经资的指挥权。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代表朝廷和幕府给
军打气,然后调和少贰经资和宇都宫贞纲的紧张关系。
但是,北条实政并没有带来新的援军。虽然在本州有十几万
军还在召集中,但幕府并没有决定马上投
到九州战场。
为何?
第一是因为本州也需要大力防守,谁知道元寇不会舍弃九州,转而攻打本州呢?所以,本州必须要有
兵镇守。
第二,更重要的是,一旦十几万本州
军开拔,就会耗费海量的钱粮物资,幕府的财政就会亏空,北条时宗当然会顾虑重重。
所以,不到必要之时,幕府的第二批援军,是不会来九州的。一来就是花钱如流水啊。
北条时宗的如意算盘,是九州最好凭着目前的兵马,完成抵御元寇的重任。实在抵御不了,他才会大出血,派遣第二批援军。
北九州的军
,每天都会汇报给本州幕府的北条时宗。北条时宗判断,虽然九州前线战死了很多武士,仗打的很苦,但暂时元寇还无法得逞,而且屡经挫败,士气必定下降,应该不足为虑。
凭借九州现有兵力,多半能守住。那么,不顾血本的再度派遣大量援军,就没有必要了。
就算维持如今的盘面,幕府的财政也很吃紧。战后的账,尤其是给参战武士的承诺,都未必能兑现啊。
七月二十七
,无法占便宜的元军,在经过修整之后,离开壹岐岛,开向南九州。
军得知元军南下,立刻判断出元军的意图。少贰经资一边传令竹岐季长的海盗联军骚扰迟滞元军南下的步伐,一边亲自率领九万大军(含水军),南下防守萨摩。
事实上,元军其实有一个很高明的战术,一直是少贰经资担心的。就是元军主力不断南下,北上,再南下,再北上,这样能让
军疲于奔命,活活把
军累死。
因为,元军无论南下还是北上,都是靠船,靠的是风帆之力。可是
军主力在陆地上北上南下,靠的却是
力和马力。
这样一来,元军耗得只是时间,而
军耗得就是体力了。如此反复几次,
军必败无疑。而且,
军主力不配合都不行。不然,元军到了南九州,而
军主力还在北九州,那不就真让元军从容登陆了?
可是元军并没有实施过这个
军最担忧的战术。
是元军傻吗?
当然不是。
而是元军将领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船不行。
征
大军的大小船只,超过三千艘。可将领们很清楚,船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很多船,都开始报废。
无论是高丽造的船,还是江南范文虎督造的船,质量普遍都有问题,不但偷工减料,做工也是粗制滥造,经不起太多的风
了。
倘若实施
军最害怕的疲敌战术,南北来回几次,可能
军是疲敝了,但大军的船也要散架了。
所以,元军的战略是,趁着现在船还没有大规模出问题,速战速决,一举登陆,只要占领九州,船坏了也不怕,大不了
着
国百姓造新船嘛。
有
很疑惑,元军就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在
军布防前登陆么?
不能。
因为九州海岸,极少平坦的海滩,绝大部分地方,都是陡峭的崖壁,大军很难登陆。这也是为何九州四面是海,守着庞大的渔业资